《液冷磷酸铁锂储能+全钒液流储能!内蒙古电网200MW/800MWh侧储能电站项目建设项目公示》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7-10
  •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包头百灵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辐射类)审批结果公示。
    公示信息显示,本项目为蒙西电网关键节点电网侧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所处区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红格塔拉村境内,达茂旗境内有一座 500kV 变电站百灵变。百灵变规划 4×750MVA 主变,目前已全部建成。
    目前达茂旗地区电网已经形成了以百灵变为中心,通过辐射状网络为地区负荷供电及新能源送出的结构。本项目储能接入后,一方面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变电站在新能源大发方式下的倒送压力,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提升电网受输电通道限制而无法送出的新能源场站消纳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局部电网峰谷差,从而有效延缓甚至减少电源和电网建设。
    本项目规划新建一座 220kV 储能电站,本期安装1 台容量为240MVA三相有载调压变压器,以 1 回 220kV 线路接入百灵500kV 变电站220kV侧,导线型号为 JL/G1A-2×240,线路长度约 1km。储能电站本期一次建成 200MW/800MWh,采用非步入式液冷
    磷酸铁锂
    储能(195MW/780MWh)+全钒液流储能(5MW/20MWh)。
  • 原文来源:https://news.bjx.com.cn/html/20240709/1387881.shtml
相关报告
  • 《应用标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南都电源打造高可靠液冷储能系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1-13
    • 今年,南都电源中标鹤壁鹤淇集中式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规模为100MW/200MWh。经过前期准备及调试,目前系统已全部完成发货。该项目采用南都全新一代Center L Plus液冷储能系统集成技术。 项目投运后,将作为巨型“充电宝”,助力当地电网削峰填谷,缓解高峰供电压力,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稳定性,促进新能源消纳,预计每年能消纳新能源1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万吨。 一体化液冷板设计打造高可靠液冷储能系统 该项目由60个20 尺集装箱组成,采用南都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集成技术。系统通过定向金属级热传导路径的一体化液冷板设计,大幅提升了电池温度的一致性及系统效率。 南都电源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说:“南都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通过多级变径管路设计,实现管道内每支路流量均匀,从而确保PACK内温差小于3℃ ,系统内温差小于4℃。” 此外,凭借丰富的储能电站运营管理经验,南都电源还通过云边协同、数字孪生等技术,全方位监测电池状况,确保电池和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 坚持叠片工艺制造高安全储能大电芯。 方案采用了南都自主研发生产的280Ah储能专用锂电池。与其他厂商不同的是,南都电源自一开始便选择了叠片工艺,而不是市场主流的卷绕工艺,主要便是考虑到电芯的安全和长寿命属性。 “卷绕工艺存在多处折弯区域和集流体焊接区域,长期使用后,外层和里层的受力是不一样的,散热情况也会不同,最终会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南都电源技术人员介绍。 而叠片工艺生产的电芯在循环过程的极片膨胀收缩中,极片平整,应力分布均匀,不存在弧形拐角处的应力集中问题,安全无忧。 该项目是南都电源液冷储能系统集成的应用标杆项目,全部并网后,可为鹤壁宝山经济开发区解决双电源供电问题,增强化工园区供电可靠性,降低用户用电成本,并将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多维度持续创造价值。
  • 《全国电网侧商业化运营容量最大的全钒液流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并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9
    • 8月27日21时46分,中核汇能中帛源50MW/200MWh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是目前全国电网侧商业化运营容量最大的全钒液流独立共享储能项目,也是中核汇能首个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 项目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一期储能工程规模为50MW/200MWh。作为中核汇能首个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在缺少成熟施工经验借鉴的情况下,突击队和全体参建人员团结一心、拼搏奋进,成功克服冬季不利天气影响和施工难关,在坚持安全可控、质量过硬的原则前提下,圆满完成项目建设目标。期间,为了确保项目建设进度,突击队主动作为,与生产厂家、设计人员紧密沟通对接,提前对可能遇到的施工难点进行预判及剖析,抓住关键路径共同制定应对措施计划,创造了提前15天实现项目配套升压站结构封顶的“好成绩”,确保了后续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通过不同价态的金属钒离子相互转化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并以水系溶液为支持电解质,具有安全可靠、易扩容、寿命长、环保、调节灵活等诸多优点。该项目的投运,极大地降低了电力系统的整体成本,有效解决了弃风弃光问题,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甘肃公司将继续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采用创新业态模式在新能源产业升级转型方面先行先试,助力甘肃河西地区能源结构优化,持续提升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为甘肃省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