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开展石墨烯标准化合作 拟联手推出国际标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1-09
  • 你知道石墨烯吗?它是由碳原子紧密堆积而成的二维晶体,具有超薄、超轻、超高强度、超强导电性等特点,是一种战略性新兴材料。

    11月8日,中英石墨烯标准化合作工作组会议在重庆召开,双方将共同研讨制定石墨烯产业化的相关标准,并将标准推向国际市场。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英国贸易和出口促进部长罗娜·费尔海德出席并致辞。

    石墨烯材料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前沿新材料,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中国目前有30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50多名专家在参与石墨烯的研究和开发。

    今年6月,中英石墨烯标准化合作工作组在伦敦成立。这次会议是工作组成立以来举行的首次工作会议,标志着中英双方石墨烯标准化研究领域实质性合作的开始。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围绕石墨烯在中英两国的应用情况、中英石墨烯标准化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重点对拟合作开展的国家标准项目进行了讨论,达成了预期成果。

    会议为何选择在重庆召开?将对重庆的石墨烯产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重庆质量和标准化院副院长解如风介绍,石墨烯分为粉末和膜两种材料,目前整个石墨烯产业属于先导性、前沿性产业,正处在技术储备、技术研究向产业化发展的中间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化。

    “重庆目前主要生产石墨烯膜,有着很好的基础,不仅在产业化方面规模最大,在科技研发领域也是 领头羊 。”解如风说。

    事实上,早在2013年,九龙坡区就在重点扶持石墨烯这一新兴产业,此后陆续有相关成果发布。就在本月5日,市经信委、发改委、财政局和科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重庆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还提到,重庆计划打造完整的石墨烯产业链。

    “在石墨烯产业化方面,标准还是比较缺乏的,产业要发展,标准要先行。”解如风说,此前,重庆已经成立了地方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了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标准的制定。通过这次会议,重庆的专家和企业将有机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对重庆企业发展、石墨烯产业化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田世宏表示,希望中英石墨烯标准化合作工作组成为双方在石墨烯领域科技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磁石”作用,吸引更多人才,共同推动石墨烯领域标准化工作和科技进步。希望中英两国专家能够紧贴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对标准的需求,发掘双方共同的“兴趣点”,共同合作开展国际标准研制。同时,把中英石墨烯标准化合作做成典范,为其他领域将来的合作提供经验模式,推动拓展中英标准化合作领域,促进建成中英标准化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机制。

相关报告
  • 《山西煤化所纳米领域国际标准取得重要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27
    • 5月7日至1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纳米技术委员会(ISO/TC229)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和系统纳米技术委员会(IEC/TC113)联合第一工作组(JWG1)和联合第二工作组(JWG2)以及IEC/TC113相关工作组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加拿大标准协会、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及CSA集团联合主办。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国家60多名专家参会。中国代表团在会前通过网络会议和预备会议等形式做了精心准备;中国专家在会上先后做了8个主题报告,主持1个工作组会议,并对其他国家的提案提出多条意见并被采纳。中国代表团就7项主导国际标准和1项新提案进行了积极推进,力争更多国际专家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陈成猛副研究员于IEC/TC113 WG11(纳米储能)工作组会上做了题为“Nanomanufacturing –Key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 Guidance for testing nano-enabled electrode of supercapacitor”的新提案报告,该提案提出针对超级电容器电极拟建立一套空白详细规范,指导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力争获得更多专家的支持。该报告引起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同时建议山西煤化所人员加快制定超级电容器材料空白规范的相关IEC标准。   山西煤化所黄显虹助理研究员于IEC/TC113 WG8工作组会上汇报了IEC/TS 62607-6-13(石墨烯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测定 化学滴定法)和IEC/TS62/607-6-22(石墨烯粉体灰分含量的测定 燃烧法)的工作进展,与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山西煤化所主持制定IEC/TS 62607-6-13于2017年9月正式立项,目前稳步推进,即将于2018年6月进入CD征求意见阶段,且同步制定《石墨烯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测定 化学滴定法》的国家标准也于2018年5月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石墨烯粉体灰分含量的测定 燃烧法》于2017年11月在IEC工作年会上提出,由于该方法的急迫性和前期扎实的工作基础,该提案一经提出成即为了PWI项目,标准号为IEC/TS62/607-6-22。山西煤化所扎实的工作基础和精彩的工作报告得到了现场专家的高度认可。   本次会议中国代表团的积极参与,推进了我国国际标准在纳米材料、纳米制造及纳米应用方面的标准化工作,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相关领域的发展。   本次会议期间,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指导下,中国代表团充分展现技术能力,主要成果如下:   1. 由深圳标准技术研究院主持的IEC/TS 62607-3-3项目会议效果达到预期,顺利推进到CD阶段,将于6月份发起CD征求意见;   2. 由深圳贝特瑞主持的IEC/TS 62607-4-7顺利通过DTS投票,意见回复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预计今年内出版;   3. 由深圳华烯新材料IEC/TS 62607-4-8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IEC/TS 62607-6-22得到多数国家专家的支持与积极响应,为顺利通过立项投票打下坚实基础;   4. 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IEC/TS 62607-6-13和深圳华烯新材料IEC/TS 62607-6-14稳步推进,将于6月份发起CD征求意见。   5. 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新提出的项目建议《超级电容器纳米电极材料指南》引起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建议制定相关材料空白规范,且与IEC/TC 40 电容器和电阻器技术委员会取得联系,寻求共同制定的可能性。
  • 《石墨烯新团体标准发布 规定相关新产品命名方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29
    •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7日在京发布新制订的团体标准《含有石墨烯材料的产品命名指南》。这项标准规定了石墨烯材料相关新产品的命名方法。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石墨烯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探索,以石墨烯材料改性或制造的新产品陆续上市。但部分新产品的名称存在命名不科学、不准确,有的甚至以石墨烯为卖点夸大石墨烯应用效能,使公众和下游应用企业对石墨烯相关产品真实性产生怀疑,影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指南对石墨烯产品的分类、命名原则及方法等进行详细规定。例如,规定产品名称描述应以特征、用途相结合的命名方式,便于消费者辨识。同时,规定产品命名不应有夸大、虚假内容,不应使用“衍生特性或衍生用途”进行命名,如“石墨烯减肥腰带”“石墨烯理疗护具”等。 指南还规定,厂商应主动向社会公示产品相关信息内容,如使用石墨烯材料的基本信息、关于新增性能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等。 此外,与指南同时发布的还有新修订的另一项标准《石墨烯材料术语和代号》。据悉,此标准于去年6月发布,首次明确了石墨烯的内涵,提出了石墨烯材料等系列相关术语,此次修订增加了石墨烯相关新知识及新认识,并与国际标准的差异进行对比。 “这两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为我国石墨烯行业建立共同认知的交流语言提供依据,对促进新产品被下游客户和公众正确认知、促进行业自律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联盟标准委员会秘书长戴石锋说。 石墨烯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的电、热、力、光等性能的二维材料,在新能源、电子、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支持下,联合国内上百家从事石墨烯技术研发的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成立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旨在提升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石墨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