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EN说,新的核能将确保法国的能源安全》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20-07-13
  • SFEN在6月16日发布的一份技术报告中说,如果法国的电力系统只依赖大规模部署可再生能源以及仍在发展中的技术,那么到2050年法国的能源安全将面临风险。这些技术的工业成熟度还不能得到保证。

    SFEN表示,未来30年,法国电力系统将面临三大“特殊挑战”。首先,中国将不得不更换大部分现有的反应堆,因为它们将在本世纪40年代的上半年运行60年。它说这可能会有“悬崖效应”的风险。其次,法国必须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第三,根据《能源转型法》,中国必须减少对核能的依赖,而核能是电网稳定的关键。

    SFEN说,法国还面临其他可能影响其能源供需的重大不确定性。例如,该国的供应安全可能受到邻国能源战略和相互联系的影响。法国的国家低碳战略预测,到2050年,电力消耗将增长30%,主要与交通和住房电气化有关。SFEN说,在法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速度和潜力,以及在能源存储、发展灵活需求和发展电力互联能力方面,也存在技术和行业上的不确定性。

    Compass Lexecon研究的两个方案是基于法国政府于2018年11月发布的“多年度能源计划”(PPE)。这不是一项立法,但提出了未来十年在能源政策方面应遵循的轨迹。它有两个主要目标:减少中国的化石燃料消耗,确保一个明确、公平和可持续的过渡。PPE要求到2035年关闭14.9兆瓦的核能发电能力,并关闭运行60年的所有核反应堆。另一种设想是研究到2050年可能替代21.5兆威的核电能力。第四种设想是在2050年之后没有核能发电能力。另外两种方案着眼于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包括使用电池、利用过剩发电能力生产氢气和甲烷、互连器和需求响应。

    SFEN表示,Compass Lexecon模拟的情景表明,即使目标是到2050年将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降低30%,该国“可能会面临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如果这个比例降低,紧张局势将成倍增加”。报告称,在任何情况下,风能和太阳能“都将被推到极限”,接受度受到重大限制,“对灵活性需求的管理将基于对技术和产业不成熟技术作用的重大押注”。

    SFEN指出:“除了技术风险,还有经济框架(监管和市场参与者)的核心问题,以便实现预期的轨道和目标。”“这些情景显示批发价格的高度波动,部分与间歇性能源的‘同类相食’现象有关,模型存储手段放大了这种现象。”因此,建模工作凸显了建立适应所有低碳技术的新框架的必要性。它特别指出,为了电力系统的整体经济平衡,需要保持核能的稳定作用。”

    SFEN说,不更新核潜艇最快将在2030年产生后果。“放弃核能选择,决定不启动船队更新,或者不做决定,可能会对本世纪30年代中期产生重要而明显的后果,无论是对我们的电力供应战略还是实现我们的气候目标……法国今天必须通过启动一项计划来保证这一核选择,该计划将巩固其建设发电厂的能力,并产生提高竞争力所需的一系列影响。”

    SFEN建议法国在covid后的恢复计划中包括建造一系列三对反应堆的项目,并确认该项目将在2021年年中调查结束时启动。它还说,欧盟应该把新核能纳入绿色协议和相关的金融机制计划。

相关报告
  •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强调了核能背后需要“新动力”:核政策》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0-10-15
    • 在这份名为《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WEO 2020)的报告发表之前,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上周发表评论说,气候挑战的规模意味着世界无法承受将核能排除在外的后果。与拉斐尔•马里亚诺·Grossi联合专栏,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干事,Birol写道,低碳发电需要三到2040年将世界有望达到能源和气候的目标,说“很难看到这是如何做到的没有一个相当大的贡献从核能”。 《2020年世界经济展望》将重点放在未来10年,并探讨了摆脱2019冠状病毒病危机的四种不同途径:既定政策设想(步骤)、延迟复苏设想(滞后复苏设想)、可持续发展设想(SDS)和2050年净零排放设想(NZE2050)。 国际能源机构表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以及太阳能、风能和能效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10年将见证“氢和碳捕获、利用和存储的大规模增长,以及核能的新动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清洁能源政策和投资激增的一部分,到2030年将新建140千兆瓦的核能发电能力,这将使能源系统走上正轨,全面实现可持续能源目标,包括《巴黎协定》、能源获取和空气质量目标”。到204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增至599千瓦时,全球核电产量将达到4320千瓦时,较2019年增长55%。在NZE2050年,到2030年将新建180兆瓦的核能发电能力。 源的灵活性 核电在大流行期间受到电力需求下降的影响,国际能源署估计,2020年整体发电量将比2019年下降4.5%。不过,从运营角度来看,核反应堆在关闭期间表现良好,为许多市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灵活性来源。 除了需求下降,永久性工厂关闭也是产出下降的部分原因。在发达经济体,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有12座反应堆关闭,其中一座开始建设。报告指出,运营收入的减少也削弱了投资扩建现有核设施的理由。 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地区有望看到同比增加一代从2020年核能,它说,主要是由于全年运行始于2019年6月,两个大型反应堆以及输出另一个核反应堆,2020年8月开始运营。 核电占全球电力供应的10%左右,是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低排放源。2019年的全球核电产量是有记录以来第二高的,高于2010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之前的水平。报告称,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电力需求下降,可能导致今年核能发电量减少125特瓦时,到2024年需求将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报告说,从2019年到2030年,全球核电产量增长了约10%,但其占电力生产的份额略有下降,两种不同的地区趋势变得明显。从2019年到2030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核电产量增长超过60%,但发达经济体的核电产量将下降10%。 到2023年,随着电力需求的恢复,核能发电量将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从2020年到2030年,全球核电产量将逐步增长约15%,但由于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区域发展模式,其占总发电量的份额略有下降。在SDS地区,到2030年,全球核电发电量将进一步上升至30%。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核电产量从2019年到2030年增长了三分之二,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略有提高,达到6%。 中国引领产能增长 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0年初在建核电装机容量总计42千瓦时(全球62千瓦时),2030年核电装机容量从110千瓦时增加到180千瓦时左右。报告称,中国有望在2030年左右超越美国和欧盟,成为核能的领头羊。 中国是少数几个将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纳入《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的低排放战略的国家之一。俄罗斯、印度和中东正在进行的重大项目可能会促进核能的扩张。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发达经济体中有超过70千兆瓦的核电将逐步永久关闭,而延长使用年限将延长大约120千兆瓦的使用寿命,否则这些核电将在2030年之前关闭。2020年初,芬兰、法国、日本、韩国、斯洛伐克、土耳其、英国和美国在建的新核电装机容量约为20兆瓦。除此之外,发达经济体未来10年预计的新增装机容量有限。 到2030年,欧盟的核电总容量将下降20%,降幅最大的是德国、比利时、西班牙和法国。到2030年,美国的核电容量下降了10%。在日本,装机容量从2019年的33千兆威下降到2030年的约30千兆威,不过逐步重新启动核电机组提高了核电产量。 报告指出,即使是在支持核电的国家,由于极具挑战性的市场环境和与新资本投资相关的风险,核电也有可能比采取措施更快地“消失”。报告还说,尽管有证据表明,延长使用寿命支持清洁能源的转型,而且在几个市场上,延长使用寿命是最具成本效益的低排放电力来源,但仍存在这种情况。 呼吁投资 作为报告的回应,世界核协会总干事Agneta上升表示:“我们欢迎国际能源机构的识别潜在的核能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过渡到清洁能源系统和我们强烈支持国际能源署呼吁投资清洁能源,包括核能,从目前到2030年能源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她补充说:“我们支持国际能源署的观点,即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设想中所确定的清洁能源转型,就需要采取近期行动来支持核能,包括支持延长核能使用寿命和扩大新的建设项目。” 然而,还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Rising呼吁世界各国政府促进对新核电建设的投资,以解决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系统性问题。 她说:“许多模型表明,有序的能源转型将需要更多的核能。”她指出,在IPCC的1.5摄氏度特别报告中,例如,到2050年,核能将增长6倍,核能占电力结构的25%。 她补充说:“对核能的投资加强了能源安全,创造了长期就业机会,并可以促进热和氢的生产,从而使其他经济部门的碳脱碳。”
  • 《国务院:确保能源安全保供!》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28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加强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确保居民用电用气价格稳定。 全文如下: 《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做好节日期间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强化属地责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重点机构、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加强分级分层分流救治引导和居家患者健康指导,做足医疗救治特别是重症救治的应对准备,切实保障重症救治和正常医疗秩序。做好药物、检测试剂的生产供应储备和配送工作,依法查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行为。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引导群众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二、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低保金,按规定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对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帮扶,做好受灾群众冬春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加大稳岗支持力度。推进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满足群众节日物质文化需求。加强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确保居民用电用气价格稳定。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产销衔接,强化联保联供,实现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不断丰富节日市场供给。制定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预案,加强市场监测预警,适时增加储备投放。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文艺活动,安排优秀电影、电视剧展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丰富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凝聚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规范文化旅游假日市场秩序,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推动文化旅游消费有序恢复发展。 四、做好群众出行保障。按照满足群众出行需求、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提供安全便捷服务的原则,组织做好春运工作。指导企事业单位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意愿错峰休假,指导学校错峰放假开学,实现错峰出行。适应客流变化做好运力供给,加强热点区域、线路、时段的客运保障,优化运输衔接和旅客换乘,强化道路疏堵保畅,减少旅客出行拥挤和聚集。针对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疫情、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等情况,优化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确保重要客运枢纽不关停、重要客运线路服务不中断。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五、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化危险化学品、矿山、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消防、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渔业船舶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排查整治各种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草原火险等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和重点物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强重点部位安全防范,严防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紧密结合岁末年初社会治安的规律特点,加大对多发性侵财犯罪、严重暴力犯罪、“黄赌毒”、“食药环”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六、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协同发力。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带好队伍,严格家教家风。倡导勤俭文明过节的良好社会风尚,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反对铺张奢侈浪费,摒弃婚丧嫁娶陋习。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条件艰苦地区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的同志,做好对因公去世基层干部家属的走访慰问、照顾救助和长期帮扶工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者福利、公车私用等问题加强监督,对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行为从严从重处置。大力纠治在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帮扶救助、安全生产等方面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坚决纠治岁末年初以总结部署工作等名义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 七、做好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突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等制度,保证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准备工作,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确保重要情况第一时间请示报告并及时有效处置。直接服务群众的单位要安排好节日期间值班执勤并保证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