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日本国家天文台宣布在早期宇宙中发现了83颗由超大质量黑洞(SMBHs)驱动的类星体。这项新研究大大增加了早期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的数量,首次揭示了那个时期超大质量黑洞的普遍程度。
超大质量黑洞是在星系的中心被发现的。它们的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或数十亿倍。尚不清楚它们最初是何时形成以及在早期宇宙中数量几何。虽然不能直接观测到它们,但是落入超大质量黑洞的大量物质释放出类星体,这种能量表现为明亮的光,可以在宇宙中看到。
一个研究团队利用Subaru望远镜寻找遥远宇宙中的类星体,他们发现的最远类星体距离我们130.5亿光年,提供了130亿年前超大质量黑洞发出光的图像。在这个时候,宇宙只是它当前年龄的5%。
这83颗类星体现在已被添加到类星体勘测列表中。以前,研究只对最明亮的类星体感兴趣,因为它们意味着可以找到最大质量的黑洞。但该研究还发现超大质量黑洞之间的平均间距是十亿光年。该研究团队的负责人称,将进行测量的数量密度和亮度分布与理论模型预测之间的比较,了解SMBHs的形成和早期演变,还可以用目前和未来的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后续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