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国家“大粮仓” 农业农村部部署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工作》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2-26
  •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供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全球各地的黑土数量、质量和生态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何保护好我国黑土地这一宝贵资源?如何让其永葆活力?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工作推进会,部署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工作。

    会议指出,近年来东北四省区农业农村部门和北大荒农垦集团围绕黑土地保护,在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侵蚀防治、土壤改良培肥、科技研发、法律制度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黑土地保护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需要综合施策,采取过硬措施,落实落细黑土地保护重点工作。”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先后印发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出台并施行了黑土地保护法。目前,已形成的保护机制与政策体系,为黑土地保护工作持续加力赋能,取得较好的实效。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上述负责人介绍,要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把符合条件的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工作协同联动和资金项目统筹,推进工程与农艺、用地与养地深度融合;加强科技支撑,推广一批农民看着好、用得起、效果佳的技术。此外,加快摸清黑土地质量家底,合理划定黑土地保护范围,科学编制“十五五”时期黑土地保护实施方案。依法保护黑土地,坚决严厉打击盗挖盗采等破坏黑土地行为。

  • 原文来源: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5/0226/c1004-40426539.html
相关报告
  • 《农业农村部召开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座谈会》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1-06
    •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黑龙江召开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座谈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贯彻落实关于对东北黑土地实行战略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从2020年开始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4年实施面积已超过1.12亿亩,有34个项目实施县实施面积在100万亩以上,保护性耕作减少风蚀水蚀、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降低作业成本等方面的效果持续显现。 会议强调,要在加快提升实施质量上下功夫,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秸秆覆盖程度不够、资金兑付不及时等问题,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核查验收,优化技术模式,加快资金兑付,突出差异化补助导向,推动保护性耕作与密植、水肥一体化等单产提升技术集成配套,持续强化保护性耕作生态和增产效果,确保2025年高质量完成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会议还对东北黑土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同志、保护性耕作技术专家、基层推广机构和实施主体代表参加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 《农业农村部部署推进土壤三普国家级成果形成工作》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6-04
    • 5月20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成果推进专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听取了土壤三普工作进展情况,审议通过了国家级成果清单,安排部署下步重点工作。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技术总师张桃林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康绍忠、张佳宝、徐明岗等专家出席会议。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汇报相关工作进展。   会议指出,当前土壤三普已进入成果形成阶段,任务重、挑战大、时间紧,仍需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持续强化质量控制,扎实推进普查各项成果形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是组织各地加快形成土壤普查基础数据集,完成相关数据、图件、专题报告等成果编制,统筹推进土壤资源库建设、省级土壤样本流转入库。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成果形成的重要性艰巨性。要切实提高站位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各责任单位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土壤三普是一项必须高质量完成的政治任务,组建高水平队伍,强化监督管理,做好条件保障。要准确把握国家级成果目标定位。普查成果要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在耕地质量保护、农业绿色发展、数字土壤应用、土壤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要严格落实成果形成技术要求。着力破解成果技术难点堵点和卡点,确保数据准确、方法科学、结果正确、结论可靠、应用导向、对策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