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弗罗里达州大西洋大学(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FAU)海港分校的海洋勘探、研究和技术合作研究所(CIOERT)最近在古巴开展科学考察,探索了海面以下30~150 m范围内未曾研究过的Mesophotic珊瑚礁。该研究项目名为“古巴暮光之城珊瑚礁及其区域连通性(Cuba’s Twilight Zone Reefs and Their Regional Connectivity)”。经过近一年半的规划,研究成员已于30天内环游古巴,顺利完成科考。
该项目由三家来自CIOERT的合作单位(FAU海港分校、迈阿密海洋与大气研究所、北卡罗来纳大学威尔明顿分校)和来自古巴的古巴国家保护区(CNAP)、哈瓦那海洋研究中心、古巴海洋科学研究所以及古巴国家水族馆合作完成。考察经费由NOAA向CIOERT提供。
借助迈阿密大学研究船F.G. Walton Smith的水下机器人(ROV),研究组沿古巴海岸重点记录了海洋生物群的地貌、生物区域和多样性,发现和表征了Mesophotic珊瑚礁。在此之前,仅有少量研究涉及浅层礁区(0~40 m)之外的珊瑚礁。该项目的ROV潜水点多数位于或邻近古巴面积广大的海洋保护区(MPAs),为探索新的潜在海洋保护区域和扩大现有保护区边界提供了机会。项目考察期间,研究人员还收集了海洋学相关数据,以评估碳酸盐化学、水循环模式以及古巴珊瑚礁与美国珊瑚礁的潜在联系。
研究人员指出,与多数美国浅礁相比,古巴的大部分Mesophotic珊瑚礁目前呈现出非常健康、很少有珊瑚病或珊瑚褪色的状态,所受人类活动影响仅限于小规模手工捕鱼业;而且,经常出现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西南部Mesophotic珊瑚礁区的数以百计的入侵狮子鱼,在古巴研究地点出现的数量相对较少。
研究项目共进行了43次ROV潜水和9次浮潜取样工作,收集了500多份海洋植物和动物样本、100小时高清视频以及2万多张水下照片。这些数据为分析珊瑚、海绵、藻类和鱼类密度及分布提供了详细记录。研究小组计划将这些来自古巴的珊瑚与来自中美洲、美国花园银行海洋保护区和佛罗里达群岛国家海洋保护区的珊瑚进行比较,开展基因关联性研究,以进一步支持“姐妹保护区(Sister Sanctuaries)”倡议,加强美国和古巴水域的珊瑚礁管理。
(刘雪雁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