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沐医疗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推动可降解生物材料替代传统植入物》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毛开云
  • 发布时间:2021-02-07
  • 2021年1月28日,花沐医疗正式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菏泽市兖矿金谷文景基金投资。 本次融资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并持续推进可降解生物材料的注册上市计划。

    花沐医疗是一家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公司建立的植入级可吸收材料技术平台,有极强的延展性,以此核心材料技术,已开发出多个科室应用的创新产品,包括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可吸收复合韧带固定钉、可吸收带线锚钉、可吸收颅颌固定系统等产品系列。其中, 首款运动医学可吸收产品已经在2020年进入临床阶段。

  • 原文来源:https://www.sohu.com/a/448172737_133140
相关报告
  • 《超级电容器植入物既轻又柔能降解》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6
    •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兰伟课题组联合美国休斯敦大学教授余存江和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王凯荣,研究了一种轻薄、柔性的全生物可降解超级电容器植入物。该器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且全部由绿色、安全、生物相容性的材料构成,任务完成后可在生物体内完全降解并被吸收,经自然新陈代谢排出体外,无需二次手术移除,具有安全、健康、低成本等特点。该研究有望为下一代生物可降解植入式医疗电子器件或其他瞬态电子器件的供能问题提供能量解决方案。近日,该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植入式医疗电子器件有望实现健康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诊疗,目前其能量供应主要依赖于植入式一次电池。这种电池会占据整个器件的大部分质量和体积,在电池耗尽或工作结束后需要通过手术去替换或移除。由于电池中包含有毒或有害物质,在植入前需要对其外部进行严格的刚性封装和生物相容性处理。 超级电容器具有快速充放电、功率密度高和长寿命等特点,可为有源的植入式医疗电子器件进行供能,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储能装置。研究人员采用简单、绿色、可控的电化学氧化策略,在水溶性金属钼箔表面原位生长了一层富缺陷的非晶氧化钼微纳米片阵列作为电极,生物相容的海藻酸钠水凝胶作为电解质,组装成对称固态超级电容器植入物。研究人员表示,封装后的器件可在模拟体液环境中有效工作长达一个月,且实现了工作寿命的长短可控。器件的能量密度较高,在不同角度持续弯曲数百次之后,未发现明显的能量衰减,通过器件串并联可为各类商用电子产品进行供能。 研究人员将该器件植入大鼠皮下后能正常工作,任务完成之后的半年内,该器件通过一系列水解反应和新陈代谢被自然吸收,未对生物体产生任何不良反应。
  • 《精锋医疗完成近6亿元B轮融资,LYFE Capital和康基医疗领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江洪波
    • 发布时间:2021-01-22
    • 2021年1月,深圳市精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精锋医疗”)宣布完成近6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LYFE Capital(济峰资本)和康基医疗(09997.HK)领投,老股东三正健康投资和国策投资联合领投,祥峰投资、博远资本、雅惠投资、老股东保利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进一步助力精锋手术机器人业务进入新的阶段,快速推进产线建设、全球化注册及市场推广 企业简介: 精锋医疗2017年5月4日在深圳创立,以推动外科手术进步为使命,致力于智能手术机器人平台的开发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