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国已制造出致死率80%的多种冠状病毒》

  • 来源专题:国家病毒资源库信息情报服务平台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23-06-20
  • 11月26日,俄罗斯国防部指控美国除已经制造出致死率达80%的多种冠状病毒外,还已经开始在紧邻俄乌边界处进行生物武器部件的开发。俄罗斯则提议通过多种手段来无条件遵守生物和化学武器公约。

      俄国防部生化防御部队负责人基里洛夫指出,今年10月,美国波士顿大学以奥密克戎和新冠原始毒株为基础,创造了新的冠状病毒感染的人工病原体,这种改良病毒导致80%的试验动物死亡,并出现了不典型的神经症状和严重肺损伤,且现有的疫苗无效。

      虽然美国卫生部已经决定调查该大学的领导,但是基里洛夫认为,美国并没有政府监督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研究与开发的制度。

      

      俄罗斯武装部队辐射、化学和生物防御部队负责人 基里洛夫:“由美国人创造的改良病毒导致80%的实验动物感染死亡,并出现非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严重的肺损害。对抗体的保护性能测试表明,它们中和新病原体的能力下降了11倍,并且现有的疫苗无效。”

      基里洛夫表示,令俄罗斯感到担忧的是,俄已经得到确认消息,在五角大楼的控制下,乌克兰已经或仍在对军人和精神病患者进行传染病病毒测试,且已经在紧邻俄罗斯边界的地方进行生物武器部件的开发。因此,俄方提议可以通过恢复谈判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禁止化武协议书,生产疫苗、境外生物保护以及建立科学咨询委员会等,无条件遵守生物和化学武器公约。

      

      早前,俄罗斯国防部曾表示,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曾指出,美国有必要制造生物武器,以实现该国军队的现代化,并确保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

      来源:凤凰卫视尹莉 莫斯科报道

      编辑:元山

  • 原文来源:http://k.sina.com.cn/article_1643971635_61fd043300100z1c8.html
相关报告
  • 《2019新型冠状病毒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0-06-01
    • 5月21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成功开发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转基因小鼠模型,以“Pathogenesis of SARS-CoV-2 in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为题在线发表(论文链接附后)。研究团队使用SARS-CoV-2感染HFH4-hACE2小鼠(使用HFH4肺纤毛上皮细胞特异性启动子将hACE2基因转入小鼠中),通过持续监测小鼠临床症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以及各组织中病毒载量情况,发现感染的小鼠产生了与COVID-19患者类似的间质性肺炎;预先暴露于SARS-CoV-2可以保护小鼠免受病毒的致死感染。该模型的建立为测试潜在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研究团队前期鉴定出SARS-CoV-2利用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hACE2)作为受体入侵宿主细胞而无法使用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mACE2),这意味着普通小鼠可能无法有效感染SARS-CoV-2。为了建立SARS-CoV-2小动物感染模型,研究团队迅速利用优势资源,使用实验室之前引进的HFH4-hACE2转基因小鼠对SARS-CoV-2的致病性进行研究。作者在使用SARS-CoV-2感染小鼠后,发现部分小鼠出现明显的体重降低并最终死亡。小鼠肺部在感染第1天和第3天时就出现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蛋白渗出的情况。从感染后5天起,小鼠出现重症和轻症两种不同的表型:重症小鼠(27.3%)肺部展现出严重的血管周-支气管周炎性细胞浸润,伴有部分支气管堵塞和透明膜形成;轻症小鼠肺部炎症反应减轻并逐渐恢复正常。病毒载量结果显示SARS-CoV-2主要感染小鼠的肺组织,但在部分小鼠的眼睛,心脏和脑组织中也发现了病毒RNA。 研究团队同时观察了SARS-CoV-2感染小鼠的生存率情况,发现部分小鼠在感染后死亡,主要原因可能是hACE2在小鼠脑中表达所致。通过对感染存活小鼠和未感染过的小鼠进行高剂量攻毒,发现被感染过的小鼠可以免受病毒的致死性攻击(图1)。 这项研究发现HFH4-hACE2转基因小鼠模型对SARS-CoV-2易感,小鼠肺组织是病毒的主要靶器官并且能部分模拟COVID-19的病理变化;预先暴露于病毒能保护小鼠免受严重的肺部感染(图2)。该模型的成功建立给疫苗及抗病毒药物提供了简便,高效的测试平台,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武汉病毒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蒋人地、刘美琴、陈颖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石正丽研究员与杨兴娄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Ralph Baric教授为该论文的合作者。这项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促会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图1.预先暴露于SARS-CoV-2可保护小鼠免受严重肺部感染。存活小鼠及初次感染小鼠在高剂量SARS-CoV-2感染后的体重变化情况(A);生存率情况(B);主要器官病毒载量情况(C);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肺组织与脑组织病毒抗原表达情况:初次感染(D,F,H),再次感染(E,G,I)。 《细胞》(Cell)期刊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622-X 原文链接:http://www.whiov.ac.cn/kyjz_105338/202005/t20200526_5597457.html
  • 《致命的冠状病毒:2003年的SARS大流行和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流行》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12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Journal of Autoimmunity》发表论文“The deadly coronaviruses: The 2003 SARS pandemic and the 2020 novel coronavirus epidemic in China”,探讨COVID-19流行造成的影响。     在中国,这种COVID-19流行已导致1800多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或患有潜在慢性疾病或免疫抑制状态的人。这是继2002-2003年SARS和2012年MERS之后的不到20年的第三次严重冠状病毒暴发。虽然人类冠状病毒株与大约15%的普通感冒有关,但SARS-CoV-2可能会出现从流感样症状到死亡的不同严重程度。目前认为,这种致命的冠状病毒株源于湖北省武汉市华南市场的野生动物。基于从这些动物分离出的冠状病毒的序列同源性以及从SARS-CoV-2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的病毒核酸,蝙蝠、蛇和穿山甲被认为是潜在的携带者。2020年1月开始采取极端检疫措施,包括封锁城市、关闭边界和将人们限制在家中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但到那时,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变得明显,许多损害已经造成。尽管这些检疫措施是必要的,并已预防了西班牙流感造成的历史性灾难,但更早地认识和更早实施检疫措施可能更加有效。从SARS吸取的经验教训可以更快地确定核酸序列并提供更可靠的隔离策略,但是很明显,寻找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开发疫苗仍然是重大挑战。流行病的代价不仅限于医学方面,该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导致重大的社会、心理和经济影响,更不幸的是,SARS-CoV-2的出现导致了许多关于亚洲人在世界范围内遭受种族主义和仇恨犯罪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