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厅与能源局将建立协同合作工作机制 实施前沿技术攻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8
  • 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与自治区能源局召开协同合作座谈会并签署双方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协议。
    协议双方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共同提出大规模储能、氢能、碳捕集封存利用等领域前沿技术攻关落实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开展现代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在制定和落实“十四五”能源领域相关规划方面密切合作,协同推进;共同研究制定并积极落实支持能源领域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合力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坚持开放合作搞创新,加强与区外高水平科研单位合作,吸引高层次团队参与内蒙古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共同支持能源领域创新平台建设,优化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建设布局,努力提升能源产业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工程在内蒙古落地实施,并梳理能源领域科技需求,协同组织实施自治区现代能源领域科技重大专项、关键技术攻关计划;共同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大规模储能技术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支持相关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示范,支持高新技术成果在能源行业的转化应用,培育壮大新能源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
相关报告
  • 《我国天然铀产业多个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14
    • 近日,天然铀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2024年度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出席会议。联合体年度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多家单位积极融入天然铀产业多渠道科研项目协同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了多项新进展。 会议强调 联合体要落实推进新型举国体制建设,落实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落实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落实提升产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落实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一要持续深化顶层设计,精心谋划天然铀产业美好未来;二要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优势,加快构建联合攻关新模式;三要聚焦攻克卡点技术,引领发展天然铀产业新质生产力;四要一体化推进天然铀产业高水平人才培养,构筑天然铀产业发展人才竞争优势。 1 成矿理论创新发展支撑铀矿“攻深找盲” 针对“砂岩型铀矿矿体形态及形成机制”、“红色建造成矿机理与识别”、“热液型铀成矿构造体系与深部预测”等关键问题,中核地质科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南大学、辽河油田、东华理工大学联合攻关,深化了砂岩“渗出”铀成矿作用对红杂色建造中铀矿找矿的理论指导;梳理了南方花岗岩型铀矿构造、蚀变等关键成矿要素,深化创新了热液型铀成矿理论,完善了南方热液型矿床深部成矿模式。以成矿理论为指导,结合野外勘探工作,支撑四大盆地圈定成矿靶区,落实一批砂岩型铀资源量。 2 高效智能铀矿勘查装备初具规模 针对“无人机地球物理探测”、“自动化安全作业钻探技术装备”和“高精度直接测铀测井系统”等关键问题,由中核地质科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陕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协同攻关,成功研制了砂岩型铀矿自动化钻机、无岩心随钻测井车、野外岩心扫描系统等一批先进的高效低成本铀矿勘查装备,构建了高效、智能的铀矿勘查装备体系。该项目实现铀矿勘查技术装备国产化,野外测量效率显著提升,较现有方法提高2-3倍。 3 先进地浸采铀技术支撑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建设 针对“基于铀煤同时开采地下水位调控技术”“地浸生产智能化装备”等关键问题,中核内蒙古矿业联合中核矿业科技、安徽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单位建立了铀煤同采多场耦合模型,开发出Umine地浸全流程协同系统。研发的数据建模-流场模拟-井场设计-二次成井的四步法数字建井技术,解决了纳岭沟矿床全生命周期采、冶、退可视化设计与调控技术难题;研制了CUP1000全球最大通量铀水冶装备,有力支撑了“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开工建设。 4 智能矿山建设迈向新阶段 针对“井下遥控采矿、露天采矿智能装备”等关键问题,中核广东矿业联合中核矿业科技、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同方软件、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5G+WiFi6井上井下融合系统,实现井下采矿装备无人操控、人员厘米级精准定位、地面选冶远程控制和无人机巡检,基本建成硬岩井下开采智能矿山,生产本质安全度大幅提高。理事会还审议通过了联合体变更理事等事项,为新加入的华北电力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大学两家理事单位授牌,发布2024年度“揭榜挂帅”十大项目清单,与会理事和代表就联合体的工作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交流。天然铀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成立于2022年8月25日,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起,依托中核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联合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等50家单位深度参与。该联合体旨在通过联合体公共平台,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国际领先技术创新体系,共同开展天然铀产业技术创新攻关,加快前沿引领技术和成果创新突破,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队,共同引领天然铀产业高质量发展。
  • 《最高支持2000万,3大类氢能项目!内蒙古科技厅宣布揭榜条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22
    • 7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2024年科技“突围”工程氢能领域 “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了三大类揭榜挂帅氢能项目的参与条件和资金供给情况。 通知要求:牵头揭榜单位应为内蒙古自治区内注册的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应有完善的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揭榜方须提供配套经费与财政科技资金比例不低于2:1。 具体要求是:宽功率波动的千标方级电解水制氢机组关键技术及样机研制领域:自治区预计专项资金投入2000万元,需要企业自筹不低于4000万元。 大规模风/光互补制氢、天然气掺氢输送及工业端消纳工程示范领域:自治区预计专项资金投入1000万元,需要企业自筹不低于2000万元。 大规模离网型风光氢储制氢及氨醇荷随源动一体化技术开发与示范领域:自治区预计专项资金投入2000万元,企业自筹不低于4000万元。 针对创新联合体的要求是:创新联合体原则上由自治区注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强的行业企业牵头组建,须联合区内外相关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其他组织机构等多个独立法人单位组成。 文件还要求:请揭榜方于2024年8月9日前(建议提前注册)登录通过蒙科聚平台(http://www.mengkeju.com)填写《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实施方案》并提交有关资料。 原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专项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实施办法》,科技厅组织实施氢能领域“揭榜挂帅”项目,现发布技术榜单,并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揭榜条件 1.揭榜方应针对榜单要求提出具体解决关键技术的实施方案,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揭榜方应确定1名领军型科研人员作为首席科学家,负责牵头制定实施方案,并负责协调组织揭榜项目的顺利实施。 2.牵头揭榜单位应为内蒙古自治区内注册的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应有完善的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管理制度(相关制度须在申报时提供附件)。 3.牵头企业应联合相关科研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申报。创新联合体原则上由自治区注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强的行业企业牵头组建,须联合区内外相关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其他组织机构等多个独立法人单位组成。牵头企业应处于行业领军或骨干地位,合作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应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前沿水平,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等相关机构可参与创新联合体建设。 4.牵头企业应与成员单位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组建协议或成立独立运营实体推进实施。牵头企业应设立决策、咨询和执行等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决策与执行机制,并配备必要的相对固定工作人员,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5.揭榜方须提供配套经费与财政科技资金比例不低于2:1。 6.揭榜项目中期考核和验收评价采取行业部门满意评测度和专家测评等方式开展。 7.其他要求详见榜单(附件1)。 二、揭榜流程 1.揭榜申报。请揭榜方于2024年8月9日前(建议提前注册)登录通过蒙科聚平台(http://www.mengkeju.com)填写《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实施方案》并提交有关资料。 2.遴选评审。申报截止后自治区科技厅将组织专家对揭榜方的资质条件、揭榜实施方案可行性等进行充分论证,遴选确定揭榜方。对于面向不同技术路线的可采取“赛马制”的方式支持多支研发团队平行攻关。 3.揭榜公告。自治区科技厅向全社会公示揭榜情况。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签订任务书。 三、联系方式 1.业务咨询电话: 科技厅高新处 0471-6328606 2.政策咨询电话: 科技厅资统处 0471-6328603 3.系统技术咨询电话 0471-6328801 附件:1.2024年科技“突围”工程氢能领域 “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 2.内蒙古自治区“揭榜挂帅”项目实施方案(申报格式)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