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开园:首批19家企业签约入驻 涵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01
  • 5月23日上午,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开园,首批19家科技企业集中签约并入驻。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宣布开园,副省长吴桂英致辞,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赖明勇,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蒋昌忠,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副校长陈春阳,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古德生、周宏灏、桂卫华,长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迎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夏建平,市政府副市长李晓宏,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凌勤杰,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岳麓区委书记周志凯出席。

    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作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先导工程和区校深度合作示范项目,规划总用地148亩,分两期建设,总投资约20.85亿元。目前,研发总部已与120余家企业(项目)进行了入驻洽谈,其中36家已完成在研发总部的工商注册。首批签约入驻的19家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6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轨道交通)2家,新材料产业2家,生物产业(生物医药)2家,节能环保产业6家,高新技术服务产业1家。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博慧精密制造有限公司、长沙迪迈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红普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中南大学院士领衔入驻。

    吴桂英致辞说,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作为大科城建设的首开项目,短短一年内实现了从开工到开园,标志着校地之间合作的深度、广度在不断拓展,合作的成果将不断显现。希望各方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形成双向互动,达到互利共赢、互动共进;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实现纵深推进,不断建立更加稳固、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推进战略规划、成果转化、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构建常态格局,实现人才培养链、技术转移链与产业发展链的无缝对接。

    易红表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力量的重要结合点,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命题前,中南大学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科技园的建设受到各级政府、广大校友、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科技园的建设,进一步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整合学校各类资源,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力促科技成果就地转换,助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紧密融合,实现学校与各方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作出新贡献。

    张迎春在发言中说,中南大学科技园是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引领项目,是长沙高端人才就近创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的创新高地。新区将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抓好周边环境整治,切实为园区和入园企业提供高效、精准、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签约仪式前,胡衡华一行参观了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入驻科技企业展板,了解了相关情况。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192869
相关报告
  • 《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与西交大签约 推进洛阳新材料产业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3-12
    • 3月10日,西部材料学科发展论坛成功举行。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签署战略发展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彼此优势,在新材料产学研用一体化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加快洛阳新材料产业发展。 活动现场,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孙少波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潘希德共同签署战略发展协议,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鹤林,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兰新哲,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单智伟,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任慧宏共同见签。 任慧宏表示,未来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开端,双方相互学习、探讨,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在材料形变与相变、能源材料、功能材料、生物材料、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而新材料作为洛阳“565”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承载能力。为促进西安交通大学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加快洛阳新材料产业发展,在洛阳市政府、涧西区政府的积极推进下,签约双方将按照按照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务实高效、互惠双赢的原则,充分融合彼此优势资源,联合建立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 该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合主办,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130余名嘉宾参加论坛。
  • 《102亿元!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项目集中签约》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12-16
    • 近日,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与6家客商举行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102亿元,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持续提升化工产业数智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质效,扩大链式发展优势,释放创新发展动能,促进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的集聚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赋能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此次签约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总投资40亿元的有机硅胶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5亿元,主要生产有机硅密封胶和混炼胶;二期投资15亿元,主要生产110硅橡胶生胶和107有机硅橡胶。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各种有机硅密封胶12万吨、硅橡胶混炼胶5万吨、110有机硅生胶5万吨、107有机硅橡胶5万吨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约4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600个,税收1.5亿元。 “连云港化工园区具备完善的水、电、汽、热等要素保障供应条件,在这里投资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将千方百计把项目培植好、经营好,在保障就业、增加税收方面释放企业能量,为促进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现场签约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立足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拓展区的新定位,重新编制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规划环评,打造以石化基地原料精深加工为主的“专精特新”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及以现有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的精细化工产业链。园区重新修编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重点发展医药、装备制造、轻工、电子等优势产业配套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园区,园区还出台了《入园项目综合评价实施方案》《产业发展负面清单》,从严把关入园项目,引导产业提档,提高产业集聚度。2024年1-11月份,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预计8.31亿元,同比增长6.1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53亿元,同比增长48.02%;工业应税销售35.53 亿元,同比增长22.3%;固定资产投资9.87亿元,同比增长 739.43%;外贸进出口额5500万美元,同比增长35.33%。 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吴法亮表示,“园区承载项目,项目成就产业。园区始终牢固树立重商、亲商、爱商的理念,主动对接协调、全程跟踪服务、强化要素保障,营造良好的项目招商和建设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园区投资、吸引更多的项目在园区落地。下一步,化工园区将持续融入全市石化产业发展布局,全局部署经济发展,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新体系,为实现“全市万亿石化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中国石油和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