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纳米管的微分电阻脉冲传感器检测单个分子和离子。》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3-06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CNT)的微分电阻脉冲传感技术在奈米射流芯片上检测单分子和碳原子的新方法。建立了多通道RPS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基于网络的RPS信号进行了评价。通过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可以成功地检测到单个阳离子、罗丹明B染料分子和ssDNAs。用15和30个核苷酸对ssDNAs进行区分。实验结果还表明,通过CNT对带负电荷的ssDNAs进行移位,降低了CNT通道的电阻,而带正电的阳离子和罗丹明B分子的易位增加了CNT的电阻。本研究开发的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流体装置为单分子/离子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为DNA测序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策略。

    ——文章发布于2018年3月5日

相关报告
  • 《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统一等效电路模型。》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5-29
    • 碳纳米管在纳米复合材料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在网络中,纳米管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碳纳米管可能是卷曲的或直的,它可能是平行的或交叉的。因此,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具有电感、电容和电阻器的综合特性。在这项工作中,假设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都附着在RLC内部电路中。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制作了三种不同的复合材料,即多孔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MWCNT/PVDF)、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MWCNT/EP)、多壁碳纳米管/聚二甲基硅氧烷(MWCNT/PDMS)。抗性和介电损耗角正切(tanδ)材料在直接测量和交流电。tanδ高度的测量表明,价值影响MWCNT的复合材料的体积分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RLC等效电路模型能够充分描述纳米复合材料中MWCNT网络的电性能。RLC模型提供了一种检测碳纳米管电感和电容的新途径。此外,该模型还表明,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膜可用于开发无线应变传感器。 ——文章发布于2018年5月24日
  • 《碳纳米管上的功能化溶胶凝胶基质用于可更新柔性气体传感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8-28
    • 我们报道了一种碳纳米管上的染料官能化溶胶-凝胶基质,用于湿度校准的可更新和柔性气体传感器。我们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在碳纳米管网络的顶部官能化染料分子,制备了气体传感器。使用具有不同染料分子的混合气体传感器,我们可以通过光学和电信号选择性地检测各种有害气体,如NH3、Cl2和SO2气体。传感器表现出相当大的电导变化,超过50%,即便暴露在某种气体允许的暴露浓度范围内。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地将它们暴露于新鲜的N2气体而不使用任何热处理来翻新使用的气体传感器。此外,我们的传感器可以弯曲以形成通用的实用传感器设备,如用于通风管的管状传感器。这项工作显示了一种简单但强大的方法来建立可更新的和选择性的气体传感器,用于多种工业和学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