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将如何影响多国科研经费支出?》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6-09
  • 科技日报记者 刘 霞

      

    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随之而来也会影响各国科研经费支出。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一些专家担心疫情给科学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会持续数十年,导致成千上万名研究人员失业,并迫使各国削减科研资助。但也有科学家认为,这种大流行病可能会进一步凸显科学的重要性,并刺激各国长期加大对科学特别是对基础研究的资助。

    >>>>疫后生物科学可能会蓬勃发展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不断蔓延,美国的失业率已飙升至上世纪30年代的水平。当此之际,科学界多位领袖正不遗余力地证明支持科学研发至关重要。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罗德·瓦尔姆斯说:“没有科学的帮助,国家会处于危险之中。”瓦尔姆斯曾在1993年至1999年间担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委员、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前首席技术官朱莉娅·菲利普斯也表示:“钱在哪儿,研究人员就去哪儿。”

      

    《自然》的报道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生物科学可能会蓬勃发展,正如二战后物理科学领域所经历的那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经数十年研究和发现,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伴侣号”于1957年在苏联发射。

    >>>>多国承诺增加科研支出

      

    经济状况对科研支出的影响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例如,德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德国承诺在2030年前向科学机构额外投资180亿美元,预算每年稳定增长3%。欧盟委员会也计划未来7年,将“地平线欧洲”项目的资助增加116亿美元,总资助额达到1052亿美元。

    此外,尽管中国的经济和科学发展势头受到了疫情打击,但中国正在相对快速地恢复。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社会学家曹聪(音译)说,中国科研领域的优先发展事项可能会有所更替,中国可能会加大对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投资力度。

      

    无独有偶,今年3月,英国政府宣布,将研究资助从现在每年110亿美元增加到269亿美元。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科学和技术政策专家詹姆斯·威尔斯登表示,迄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政府的这一承诺会出现变化。“当然,如果经济长期衰退或萧条导致国家财政吃紧,那么所有这些研究支出承诺可能都会打水漂。”

    >>>>美国基础研究或受冲击

    至于美国,一些科学政策专家希望能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政府对科研所采取的措施方面汲取经验,为未来提供参考。上次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向联邦科学机构提供了额外资金,启动了多个项目,作为《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的一部分。

      

    例如,2009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300亿美元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又额外获得了108亿美元的资助。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立法关系主任詹妮弗·泽策尔说,ARRA提供的资金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美国科学家今年的“胃口”肯定比上次大。4月初,一个代表美国大学的团体联盟要求国会向科学资助机构拨款260亿美元,以支持学术实验室和科研活动场所重新开放。

    尽管美国国会逐年稳步增加联邦政府在科学方面的投入,但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可能会破坏这一趋势。NIH前院长(2002年到2008年)伊莱亚斯·塞霍尼说:“实际上,研究机构的预算将会减少。”

      

    菲利普斯表示,这可能会打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平衡。过去预算缩紧的情况下,政府会更青睐资助实验和应用科学,而非没有直接实用价值的基础科研——所谓的“蓝天研究”。如果现在这样做,美国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失去竞争优势。

      

    实际上,美国一些立法者已经提出了法案,希望大幅增加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但该法案成为法律的可能性目前尚不明确。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报告
  • 《疫情将如何改变世界大学排名?》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5-22
    •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高校大规模停摆,这会影响他们的世界排名表现吗?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首席数据官邓肯·罗斯(Duncan Ross)发表文章表示,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世界大学排名新方法的时间将被推迟,新冠肺炎疫情会对排行榜结果产生影响,但具体情况仍属未知。 原作 邓肯·罗斯(Duncan Ross, 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数据官) 翻译 张元一 编辑 魏潇 我们现在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评估高校的学科排名,哪些学科正在被评估,以及在新的世界大学排名方法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与许多机构一样,Covid-19 危机也改变了我们的关注点。因此,这篇文章将讨论新排名方法出现的时机,以及病毒对我们未来排名的意义。 一年多以来,我们一直在讨论新方法(WUR 3.0)可能带来的潜在变化。最初的计划是及时完成协商,在 9 月份多伦多世界学术峰会上宣布方法新模型。我们计划在秋季开始收集数据,同时进一步商讨所选指标的权重,以期在 2021年公布新方法下的最新排名。 但鉴于 Covid-19 的流行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我们认为现在不是要求大学研究团队和数据提供者做额外工作的时候。 因此,我们决定推迟 THE 排名方法的变革,等到 2022 年发布2023 世界大学排名后再继续。这将给我们更多的时间来探讨潜在的变化。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还引发了人们对我们当前周期内排名的质疑,各个大学面临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其排名结果。 今年的榜单怎么样了? THE 的下一期世界大学排名( 2021 年版)的数据收集工作即将完成。和往常一样,我们非常感谢把数据汇集在一起的大学团队,尤其是在如今的困难时期。 大多数指标的相关数据段在疫情危机发生之前就完成了。文献计量数据则涵盖了 2015 年至 2019 年的出版物和 2015 年至今的引文。 各大学提交的机构数据截至 2018 年的大学学年。不同的大学系统对 2018 学年的具体定义可能存在不同,但通常意味着 2018-19 学年。我们使用的声誉数据收集于 2018-19 年和 2019-20 年。 我们即将发布的拉丁美洲榜单,也使用了相同数据时间段的声誉和学科排名。 明年要发布的榜单呢? THE 明年的世界大学排名(2022 年版)所使用的数据,将体现出疫情的影响。 我的初步想法是,文献计量数据可能只会有一个小变化。只有那些已经发表就很快被引用的论文才有可能对大学的得分产生影响。当然,Covid-19 相关的研究肯定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应对疫情,我们已经建立了大量新的研究项目和合作。可以预期,这将反映为那些以医学见长的大学出版物数量增加,不过领域加权引用影响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制衡。 大学的声誉数据也可能发生变化。能够继续维持研究项目进行的大学可能会有更高的知名度,那些被认为正在应对 Covid-19 危机的大学也会有更高的知名度。例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牛津大学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正在进行的工作目前就非常具有知名度。 2021 以后 其他数据只有在下一年才会受到影响,我们可能会采用新的或调整过的排名方法。 到 2022 年, THE 的 2023 年世界大学排名公布时,我们将开始看到这场疫情对大学国际学生、员工和学术合作的影响,这些指标权重合计占当前方法的 7.5%。国际学生人数必然会下降,不过下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尚不确定。这将给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大学带来特别严重的冲击,但影响将因国家和学校机构而异。 我们也会看到大学收入和研究产出的变化——但同样,现阶段还很难预测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政府会给予学校生存所需的支持吗?新的工作方式会发展得更好吗?会有新的赢家出现,还是现有的一流大学会合并? 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可能是,我们是否应该暂停排名,直到一切恢复正常状况。我想不是,有两个原因。首先,这些数据将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大学如何应对这一困难时期的信息;它(无论多么不完善)将记录高等教育部门所发生的变化。第二,生活会继续。学生们仍然希望在教育方面做出最好的选择,即使是要出国读书。此外,对于排名靠后的数据仍将有需求,无论是当前的方法还是改进的方法。 原文链接: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what-might-covid-19-mean-world-university-rankings
  • 《后疫情时代恢复和加速生物经济五点原则》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9-11
    • 生物未来平台(Biofuture Platform)是一个由二十个国家和多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发起的倡议。2020年8月12日,该平台宣布了一系列关于恢复和加速生物经济的自愿原则。这些原则得到了成员国的支持,并且是在与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以及国际能源机构(IEA)、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和全球生物能源伙伴关系(GBEP)等国际组织协商后制定的。 新冠病毒病(COVID-19)疫情对生物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例如,生物能源是劳动力最密集型的能源产业之一,已经在全球雇用了大约300万人,预计将在能源部门的脱碳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是,它也是受COVID-19疫情影响最大的部门之一。根据IEA早期的分析估计,在疫情之前有望继续增长的运输生物燃料产量实际上可能在2020年下降13%,这将是20年来产量的首次下降。与此同时,加强生物经济对于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恢复将会发挥重要作用。IEA的可持续恢复计划表明,生物燃料可能是在能源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一种非常划算的方式,因为在每百万美元的支出中,生物燃料创造的就业机会数量(15~30个)位居第二。 此次发布的原则并不具有约束力和规定性,旨在鼓励成员国通过更广泛的可持续性倡议和经济恢复方案来实施这些原则。许多国家已经实施或正在考虑符合这些原则的新政策。例如,巴西的国家生物燃料政策(RenovaBio)和加拿大的清洁燃料标准计划,这些计划将生物燃料的正外部性纳入了基于市场的机制中。美国最近还公布了一项更高混合基础设施激励计划,以加强生物燃料分销基础设施。一些地区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例如,印度计划到2030年扩大生物能源的使用,包括在汽油中添加20%的可持续乙醇,欧盟也在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中确立了到2030年扩大先进生物燃料的政策目标。目前已有一些国家将发展可持续燃料纳入其经济恢复措施。例如,法国宣布了一项针对航空业的重要支持计划,其中包括可持续的航空燃料目标。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部门中被忽视的巨人,对全球能源的成功过渡至关重要。但是其增长目前还没有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轨道。至关重要的是,各国政府应将生物能源纳入其COVID-19经济恢复计划中,以促进该部门的就业并避免其巨大潜力一直得不到开发。政策制定者在考虑恢复计划时,可能会将这些指导方针应用于多个部门。疫情对生物经济的影响涵盖了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行业。由于交通运输在恢复计划中占绿色金融的很大一部分,面向创新的资金可以与开发新的用于长途运输和工业的生物能源技术解决方案相联系,这反过来又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应在全球范围内考虑交通生物燃料的生产。尽管2019年的产量达到了破纪录的1620亿升,即每天280万桶,但预计到2020 年产量将减少200亿升(13%),降低到2017年的产量水平。相比之下,在COVID-19疫情开始前,2020年的产量预期是将会增加50亿升(同比增长3%)。 其他机会还包括沼气和生物甲烷,这两种气体可以在全球能源系统的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确保资源得到持续利用和再利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服务需求,同时带来更广泛的环境效益。要实现沼气和生物甲烷的多重效益,就需要在能源、交通、农业、环境和废物管理领域进行协调决策。 后疫情时代恢复和加速生物经济的五点原则 1)不走回头路:确保生物能源、生物燃料和生物基材料目标及已证明成功的现有政策机制的连续性和长期可预测性; 2)考虑为生产者提供短期的COVID-19支持:在与COVID-19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关的救济方案中,酌情应对生物能源和生物基材料行业的短期挑战; 3)重新评估化石燃料补贴:利用低油价的环境,重新评估化石燃料补贴,以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4)利用生物技术更好地重建:在适当的情况下,将生物经济部门纳入更广泛的恢复计划,例如要求将生物经济投资/目标作为交通和化学品等特定部门的援助和恢复计划的一部分; 5)奖励可持续性:将可持续性奖励机制纳入政策框架,促进生物燃料、化学品和材料生产和使用的正外部性。 关于生物未来平台 生物未来平台是一项由政府主导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倡议,旨在通过促进可持续低碳生物经济方面的国际协调,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并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它于2016年11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办的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启动。国际能源机构(IEA)自2019年2月1日以来一直是该倡议的主持机构(秘书处)。生物未来平台现有二十个成员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中国、丹麦、埃及、芬兰、法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摩洛哥、莫桑比克、荷兰、巴拉圭、菲律宾、瑞典、英国、美国和乌拉圭。作为一项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倡议,许多国际组织、学术界和私营部门协会也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参与其中。 编译整理 | 孙裕彤 陈方  生物科技战略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 Biofuture Platform launches Five Principles for Post-COVID Bioeconomy Recovery and Accel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