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裸磁纳米粒子上的同种肽的结合模式:对环境依赖的洞察》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10-27
  • 磁性纳米粒子(MNP)在纳米医学、催化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它们与多肽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个体氨基酸与MNP相互作用的特性仍然具有挑战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20个氨基酸类-hexamers的亲和力与未修饰的氧化铁纳米粒子进行了分类,在不同的条件下,它是识别并合理设计有选择性的有约束力的肽的基础。对缓冲系统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对肽结合位点在MNP表面的可得性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一定的缓冲条件下,不同电荷的缩氨酸可以结合MNP,而相互作用的相对强度可以通过改变缓冲来调节。我们进一步介绍了缓冲与MNP之间的静态绑定与吸附点之间的竞争的模型。因此,我们证明了在表面上的电荷分布可以用来将带正负电荷的缩氨酸与MNP结合起来。这一分析使我们能够设计出MNP对肽的结合,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物纳米相互作用,这是迈向高级生物材料的亲和力标记设计的一步。

    ——文章发布于2017年10月25日

相关报告
  • 《粒子结合纳米纤维。》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4-17
    • 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波照明下的薄纤维的纳米粒子光学结合的结构。我们已经证明,磁场的干扰散射成纳米纤维的引导模式,结果形成了视光学稳定的构型。我们对粘结力的估计和介电粒子的捕获参数表明,在实验上观察粒子对纳米纤维的结合是有可能的。
  • 《利用手性分子在超顺磁性纳米粒子上印迹的单畴10nm铁磁性》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1-28
    • 数据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大数据的新兴应用要求内存容量的增加。磁存储器是满足这一需求的主要技术之一;然而,它们依赖于铁磁体的使用,这造成了尺寸缩小的限制,并对材料提出了复杂的要求。通常磁存储器的尺寸限制在30 - 50nm。进一步减少,≈10 - 20纳米,撼动了磁化和磁取向变得容易热波动和杂散磁场。在本工作中,可以实现10nm的单畴铁磁性。使用不对称手性分子的吸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成为铁磁平均强制性字段≈80 Oe。分子的不对称吸附在室温下稳定了磁化方向,其方向取决于手性分子的旋向性。这些研究表明新方法的小型化铁磁物质(≈10 nm)使用了合成协议。 ——文章发布于2018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