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今年或同时出现缺电和弃风弃光问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23
  • 2024年,云南电力电量“双缺”局面或将延续上一年的态势,同时还可能出现弃风弃光问题。

    3月,云南澜沧江来水预计偏枯近2成,金沙江来水偏丰1成,其余流域来水偏枯2~5成。截至2月19日,2月澜沧江来水偏枯16%,金沙江来水偏丰14%。

    据昆明电力交易中心2月9日报告,2024年,云南电力供需形势更加复杂多变,预计全年电量缺口约270亿千瓦时,最大电力缺口达 750 万千瓦。这分别预计为云南往年全年电量、电力需求的10%、20%左右。

    云南是水电大省,水电装机占比约七成,再加上风电、光伏装机,清洁能源装机共占比约九成;另有火电装机占比10.8%。这一电源结构可谓“靠天吃饭”。

    缺电的局面将延续2023年的态势。2023年上半年,云南水电偏枯,电力供应吃紧。昆明电力交易中心介绍,2023年1-7月,云南和西藏雨雪天气较近几年同期偏少,澜沧江上游来水较多年平均偏枯1成,澜沧江区间来水较多年平均偏枯5成,省内其他流域来水较多年平均偏枯2-7成。2023年8月后来水有所好转,但未能扭转全年来水偏枯的形势。2024年汛前枯期,电力供应压力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昆明电力交易中心还预测,在新能源大规模投产背景下,可能同时出现弃风弃光和电力短缺问题。该中心进一步指出,新能源大规模投产,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逐步下降,午间光伏高峰出力时段、夜间风电高峰出力时段,清洁能源消纳面临较大风险。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65746-1.html
相关报告
  • 《越南计划利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应对缺电风险》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10
    • 据越南媒体报道,越南缺电高峰或于2023年出现。为此,越南工贸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补充纳入2021-2025阶段运行,以克服缺电风险,确保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报道称,越南工贸部部长陈俊英近日表示,2021-2024阶段越南将出现缺电现象,缺电将于2021年逐步显现,至2023年将达到峰值133亿千瓦时。至2024年,缺电将有所缓解,但仍将缺110亿千瓦时。 陈俊英表示,越南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从2003年的12.23%已降至2010年的10.15%,2019年则降至6.5%,比政府总理在2016-2020"五年计划"中规定的路线图提前1年。预计,至2030年,越南电力系统总发电量将达近5720亿千瓦时。 陈俊英表示,许多项目进度慢,断电风险加大。电力项目,尤其是非EVN项目通常落后于规划,严重影响未来供电保障。目前可再生能源电价高于传统能源电价,价格补偿机制方面也有许多障碍。电网的发展也在补偿和征地拆迁工作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报道称,为了克服缺电风险,越南工贸部已与各部委协调电力发展战略,适用于紧急电力项目的具体机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一是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补充纳入2021-2025阶段运行。 二是新增使用LNG天然气的发电项目。 三是加大从老挝购电,并考虑增加从中国购电。 四是同步完善和建设电网以释放电源发电功率。 五是制定节约和有效用电的激励措施。 据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处信息综合编辑
  • 《全球7.89亿人缺电 “光伏+储能”或为最佳解决方案》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15
    • 日前,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和国际组织SEforALL联合发布《2020年全球微电网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随着微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网的推广应用可帮助数以亿计的无电及缺电人口解决用电难问题。同时在农村社区和企业供电方面,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微电网形式将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显示,2010年,在世界范围内,约有14亿人口处于无电或缺电状态。目前,随着多方努力,这一数字已降至7.89亿,且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考虑到这一地区的电气化发展水平和人口增长速度,有研究认为,未来10年,这一地区的无电和缺电人口仍可能出现一定增长。 《报告》预计,到203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及部分岛屿国家仍将有约2.38亿个家庭需要解决电力稳定供应问题, 微电网技术可解决其中一半左右家庭的电力需求。但由于微电网的用户大多属于低收入、低购买力群体,加之地理位置偏远,即便是安装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微电网系统平均成本一般也要达到0.49—0.68美元/千瓦时。为此,2020—2030年间所需的资本投入将达到约1280亿美元。 截至今年3月,《报告》跟踪了约21亿美元的微电网投资项目,其中能够按期支付的资金仅为13%左右, 存在重大延迟风险。而且由于当前微电网项目规模相对较小,相关领域也缺乏纯商业化的融资模式。 《报告》综合统计了截至2020年3月,在运的5545个微电网项目,地域范围涉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及部分岛屿国家。其中,亚洲国家占比约60%,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39%左右。 《报告》指出,微电网的主要应用场景为人口密度低、家庭收入低的地区。而且在部分国家,由于负责供电业务的公共事业公司债务缠身,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更是成为开展供电业务的重要参考因素。 无论是与集中式大电网相比还是与诸如柴油发电机等其他独立供电模式相比,《报告》研究发现, 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微电网都更具经济优势,特别是在农村电气化方面优势更为突出。结合各行业协会和监测机构的调研数据,《报告》也指出,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微电网安装量已从2010年的60个左右扩展至今年2月的2099个。 《报告》认为,一方面,农村的家庭和生产用电多数集中在白天,这与光伏发电的特性相吻合。另一方面,即便在部分时间出现电力需求和供给的波动,“光伏+储能”的微电网模式也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且, “光伏+储能”的混合型微电网在远程操控、数据分析上都更具优势。 在储能形式的选择上,《报告》强调,由于技术和成本优势,此前铅酸电池一直是微电网储能的首选。但在2010—2018年间,锂电池成本已大幅下降了约85%,电池技术也日趋成熟,未来, 锂电池有望成为微电网储能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