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0日,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Repeated plague infections across six generations of Neolithic Farmers的文章。
在距今 5300 年至 4900 年(公元前)期间,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人口经历了一个衰退期。然而,关于新石器时代人口减少的原因仍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农业危机导致了人口减少,也有人认为是早期鼠疫的传播。
该研究利用群体尺度的古代基因组学推断了斯堪的纳维亚新石器时代 108 个个体的祖先、社会结构和病原体感染情况,这些个体来自八个巨石坟墓和一个石棺。研究人员发现,新石器时代鼠疫的传播范围很广,至少在 17% 的采样人群中检测到了鼠疫,而且跨越了很大的地理距离。研究人员证明,这种疾病在新石器时代的社区内传播,在大约 120 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三次不同的感染事件。基于变异图的泛基因组学显示,新石器时代鼠疫基因组保留了耶尔森氏菌假结核病中存在的祖先基因组变异,包括与疾病结果相关的毒力因子。此外,研究人员还重建了四个多代世系,其中最大的世系由 38 个个体组成,跨越六代,显示了父系社会组织。最后,研究人员记录了新石器时代女性外婚的直接基因组证据,该女性被埋葬在与其兄弟不同的巨石墓中。
总之,该研究结果详细重建了鼠疫在一个大型父系亲族群体中的传播,并确定了新石器时代衰落初期人群中的多次鼠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