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新石器时代农民六代人反复感染鼠疫》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12
  • 2024年7月10日,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Repeated plague infections across six generations of Neolithic Farmers的文章。

    在距今 5300 年至 4900 年(公元前)期间,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人口经历了一个衰退期。然而,关于新石器时代人口减少的原因仍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农业危机导致了人口减少,也有人认为是早期鼠疫的传播。

    该研究利用群体尺度的古代基因组学推断了斯堪的纳维亚新石器时代 108 个个体的祖先、社会结构和病原体感染情况,这些个体来自八个巨石坟墓和一个石棺。研究人员发现,新石器时代鼠疫的传播范围很广,至少在 17% 的采样人群中检测到了鼠疫,而且跨越了很大的地理距离。研究人员证明,这种疾病在新石器时代的社区内传播,在大约 120 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三次不同的感染事件。基于变异图的泛基因组学显示,新石器时代鼠疫基因组保留了耶尔森氏菌假结核病中存在的祖先基因组变异,包括与疾病结果相关的毒力因子。此外,研究人员还重建了四个多代世系,其中最大的世系由 38 个个体组成,跨越六代,显示了父系社会组织。最后,研究人员记录了新石器时代女性外婚的直接基因组证据,该女性被埋葬在与其兄弟不同的巨石墓中。

    总之,该研究结果详细重建了鼠疫在一个大型父系亲族群体中的传播,并确定了新石器时代衰落初期人群中的多次鼠疫感染。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651-2
相关报告
  • 《DNA研究为新石器时代战斧文化的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10-10
    • 在《皇家学会B会刊》上发表的一项跨学科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结合了考古,遗传和稳定的同位素数据,以了解与标志性战斧文化及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引进相关的人口统计过程。 1953年,在林雪平修建环形交叉路口时,发现了一个属于战斧文化的重要墓地。 4500年前,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与一个孩子,一条狗和一系列丰富的坟墓被埋葬在一起,其中包括同名的战斧之一。 “今天,我们称这个站点为'Bergsgraven'。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对这种特殊的墓葬感到好奇。考古学家与遗传学家的合作使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这些人的个人以及他们的祖先来自何处。”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乌普萨拉大学的考古学家海伦娜·马尔姆斯特罗姆(HelenaMalmström)说。 斯堪的纳维亚战斧文化出现在大约5,000年前的考古记录中,并且在考古学上类似于欧洲大陆的有线商品文化。骨考古学家说:“文化综合体的出现和发展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它是一种地区性现象还是与人类迁徙过程有关,以及是否与人类迁徙过程有关。”斯德哥尔摩大学的JanStorå,该研究的资深作者之一。 通过对当今瑞典,爱沙尼亚和波兰的史前个体的基因组进行测序,研究团队表明,斯堪的纳维亚战斧文化和大陆有线商品文化具有共同的遗传血统,这在5,000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或中欧尚不存在。几年前。乌普萨拉大学(University of Uppsala University)人口遗传学家TorstenGünther说:“这表明,这种新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引入与人们的迁徙有关。我们最终可以追溯到黑海以北的蓬蒂草原。”研究的主要作者。 在以前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已经能够证明石器时代的其他文化变化,例如农耕方式的引入,也与人们的流动有关。 TorstenGünther:“再次,考古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有关石器时代人口统计过程的新发现和令人惊讶的结果。”扬·斯托拉(JanStorå)补充说:“史前人类的运动在传播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以前的元素也有一些整合和重新连接。例如,我们发现共享战斧遗址遗传信号的人们正在重新利用为其埋葬的巨石墓。” 这些人与其他史前斯堪的纳维亚人之间的比较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见解。乌普萨拉大学人口遗传学家马蒂亚斯·雅各布森(Mattias Jakobsson)也是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之一,他说:“有趣的是,战斧文化的牧民与斯堪的那维亚的其他当代农民和狩猎采集者群体有所不同。至少有三位遗传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并肩生活了几个世纪,而且生活不多。 有证据表明,新来的牧民和其他农业文化之间的基因混合水平较低。研究小组无法确定这是在抵达斯堪的那维亚之前还是之后。 HelenaMalmström总结道:“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并且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因为来自其他个人以及其他地理区域的更多数据将提供更详细的解决方案。” 通常在林雪平的Östergötlands博物馆展出Bergsgraven的墓葬以及他们的重建物。 “Östergötlands博物馆目前因翻新和更新而关闭。因此,Berssgraven墓的陈列已被暂时删除,但这将是即将到来的展览的中心部分,我们的目的是整合当前的考古和历史研究。这是“这是一次难得的新展览的机会,我们当然想告诉观众有关材料的新分析和解释,”Östergötlands博物馆的考古学家Per Nilsson说。 ——文章发布于10月9日
  • 《Nature | 100个古代基因组显示新石器时代丹麦的人口反复更替》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1-13
    • 2024年1月10日,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100 ancient genomes show repeated population turnovers in Neolithic Denmark的文章。 全新世欧亚大陆的主要迁徙事件在广泛的区域尺度上具有遗传特征。然而,由于缺乏以高时空分辨率采样的古代基因组数据,对接触区种群动态的深入了解受到阻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研究分析了来自丹麦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 7,300 年的 100 个骨骼的霰弹枪测序基因组,并将其与饮食(13C 和 15N 含量)、流动性(87Sr/86Sr 比率)和植被覆盖(花粉)的代理。 研究人员观察到,Maglemose、Kongemose 和 Erteb?lle 文化的丹麦中石器时代个体形成了与其他西欧狩猎采集者相关的独特遗传集群。尽管物质文化发生了变化,但它们在距今约10,500至5,900年之间表现出遗传同质性,当时具有安纳托利亚血统的新石器时代农民到达。尽管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相对于中欧推迟了一千多年,但它非常突然,导致人口更替,当地狩猎采集者的遗传贡献有限。随后的新石器时代人口与漏斗烧杯文化有关,在具有东部草原血统的移民到来之前只持续了大约 1,000 年。第二次也是同样迅速的人口更替产生了单一坟墓文化,其祖先特征与当今丹麦人更相似。在该研究的多代理数据集中,这些主要的人口事件表现为基因型、表型、饮食和土地利用的平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