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宿主出现H1N1 病毒潜在大流行的可能性基础》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15-11-18
  • 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 Charadriiformes 水鸟是 H1N1 病毒传播感染的宿主,但是h1n1 流感病毒在动物之间的传播并不明确。研究人员从2009 年两个感染Charadriiformes 物种中分离三个 H1N1 病毒株,研究宿主传染路线。H1N1 病毒拥有从雁形目物种的多个内部基因片段的重组。甲型 H1N1 病毒宿主传染性和非宿主传染的分子差异是多基因的,涉及到病毒与人类的受体结合特异性和多个PB2、 PB1 F2 和非结构性基因聚合酶特异性的位点。

相关报告
  • 《血凝素225位的单氨基酸取代改变了豚鼠中欧亚禽类H1N1猪流感病毒的传播性》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8-04-25
    • 人到人有效传播是流感病毒引发大流行的先决条件;然而,流感病毒传播的分子决定因素仍然大部分未知。这项研究通过比较两种在遗传上相似但在豚鼠中的传播能力不同的病毒探索了欧亚禽类H1N1(EAH1N1)猪流感病毒传播的分子基础。使用反向遗传学在GX / 18背景中产生一系列重配子和突变体,并测试它们在豚鼠中的传递性。发现甘氨酸(G)取代HA1蛋白中位置225(E225G)的谷氨酸(E)的单氨基酸取代完全消除了GX / 18的呼吸微滴透射,而E取代G HA1中的相同位置(G225E)使HLJ / 27能够在豚鼠中传播。调查了其基本机制,发现由于装配和出芽效率的差异,HA1中携带225E的病毒比携带225G的病毒复制得更快。研究表明,HA1中的氨基酸225E在EAH1N1猪流感病毒传播中起关键作用,并为评估野外流感病毒毒株的大流行潜力提供了重要信息。 已经证明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中的几种氨基酸对于传播性是重要的,通常通过增加对人类型受体的病毒亲和力。这项研究探讨了两种欧亚型禽流感H1N1(EAH1N1)猪流感病毒在豚鼠中传播性差异的遗传基础,并发现HA1蛋白中位置225处的氨基酸谷氨酸在通过增加病毒装配和萌芽的效率来传播EAH1N1病毒。
  • 《Nature |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向奶牛蔓延》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26
    • 2024年07月25日,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院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pillover of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5N1 virus to dairy cattle的研究论文。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H5N1病毒已成为全球家禽业和野生动物种群的一个重大威胁。该病毒不仅导致了数百万家禽和数千野生鸟类的死亡,而且其跨物种传播的能力引起了科学界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广泛关注。尽管H5N1病毒主要影响禽类,但近年来,它已经溢出到多种哺乳动物,包括猫、狐狸、熊和海豹等,甚至在极地地区造成了北极熊和南极洲的海鸟死亡。这种跨物种传播不仅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也引发了对病毒可能适应人类宿主并引发大流行的担忧。然而,关于H5N1病毒如何在不同物种间传播、其在哺乳动物宿主中的感染动态以及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该研究提供了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H5N1病毒在家畜中的传播和跨物种溢出的深入见解。HPAI H5N1病毒不仅在乳牛中引起了显著的临床症状,包括食欲减退、呼吸窘迫和奶量下降,而且病毒在乳牛的乳腺组织中显示出高度的嗜性,导致病毒在牛奶中高效复制和排出。这些发现揭示了病毒在家畜中传播的潜在风险,以及可能对公共卫生构成的威胁。 通过对病毒基因组的分析,确认了HPAI H5N1病毒B3.13基因型的存在,这一基因型由多个不同的流感病毒基因片段重组而成。流行病学和系统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病毒在不同农场间的传播路径,包括通过乳牛的迁移、野生动物以及可能的污染物传播。这些结果强调了在农场中实施有效生物安全措施的重要性,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H5N1病毒在乳牛和其他哺乳动物中的传播不仅增加了病毒适应新宿主并引发人类感染的风险,而且也突显了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措施,以减少病毒在动物种群中的流行,并降低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这些数据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