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合作开发AAV载体基因疗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7-22
  • 近日,阿斯利康全球生物制剂研发部门MedImmune宣布将与4D Molecular Therapeutics(4DMT)合作开发和商业化针对慢性肺病患者的基因治疗。

    此次合作,战略性地将4DMT在AAV(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的专业知识与MedImmune在呼吸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相结合。这项激动人心的合作可能为呼吸系统患者的治疗取得重大进展打开了大门。

    MedImmune的副总裁RolandKolbeck说:“我们相信快速发展的AAV基因治疗技术能够成为推动慢性肺病创新治疗的新手段,尤其是在未满足的高需求的疾病领域”。

    AAV是目前发现的一类结构最简单的单链DNA缺陷型病毒,需要辅助病毒(通常为腺病毒)参与复制。由于其安全性好、宿主细胞范围广、免疫源性低,在体内表达外源基因时间长等特点,被视为最有前途的基因治疗载体,在世界范围内的基因治疗和疫苗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次合作是阿斯利康在基因治疗领域的又一次尝试。除了这次涉足AAV基因治疗外,阿斯利康也一直在关注基因疗法领域。此前,AZ跟很多拥有先进基因治疗技术的公司都建立了合作关系。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阿斯利康在基因治疗上的布局。

    溶瘤病毒基因治疗

    携带治疗基因的溶瘤疱疹病毒、溶瘤腺病毒、新城疫病毒等治疗恶性肿瘤发展前景良好,近年来,跨国药企纷纷布局溶瘤病毒项目,自然也少不了传统豪门阿斯利康。

    2015年,阿斯利康与奥姆尼斯生物技术公司达成协议,获得后者一个1期阶段的肝癌溶瘤病毒治疗药物,该药物是一种基因改造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

    目前肿瘤学中基因疗法的临床开发由小规模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主导。纵观大型制药公司,阿斯利康是唯一一家在临床开发晚期阶段中拥有内部独立的基因疗法的公司。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用于基因治疗

    早在2015年,阿斯利康就开始在其药物发现平台上使用CRISPR技术进行基因编辑,这使阿斯利康能够在与人类疾病非常相似的临床前模型中识别和验证新的药物靶点。

    2018年3月,阿斯利康的一项临床前研究发现,CRISPR/Cas9基因编辑可消除小鼠中人α1-抗胰蛋白酶(AAT)基因突变带来的有害作用,并且成功逆转了小鼠模型中遗传疾病的症状。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或基因表达异常引起的疾病。近年来,基因治疗技术创新和临床试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多项基因治疗项目相继在美国、欧盟、中国等国家获得批准上市。

    基因治疗目前有几种形式:第一种是将正确的基因导入细胞来替代错误的突变基因;第二种是直接修复错误的基因,也就是常说的基因编辑;第三种是在体外通过基因技术修改细胞,然后把修改的细胞放回人体发挥作用,比如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其中基因治疗载体分为两大类:(1)病毒载体。主要包括慢病毒(LV)、逆转录病毒(RV)、腺相关病毒(AAV)等;(2)非病毒载体。主要包括脂质体复合物、阳离子多聚物、壳聚糖聚合物等。

    2015年8月,阿斯利康和Isis公司合作开发心血管,代谢和肾脏疾病的反义RNA疗法。该疗法通过靶向RNA来预防致病蛋白质的产生,增加正常蛋白质的产生,或者靶向无法产生蛋白质的毒性RNA,从而影响蛋白质的产生。

    2017年8月,阿斯利康投资约3000万美元,与专门从事mRNA研究的德国Ethris公司联合开发新的稳定且非免疫原性修饰的RNA疗法。

    2018年4月,阿斯利康获得Ionis Pharmaceuticals公司授权进一步开发IONIS-AZ6-2.5-LRx,该药物是一个抑制未披露靶点的反义RNA疗法,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这一疗法应用了Ionis公司最新的2.5代化学修饰技术和配体复合反义技术,与2代相比药效可以提高10倍。

    此外,阿斯利康与Moderna长期合作,旨在寻求mRNA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代谢和肾脏疾病以及肿瘤。相方合作申请的mRNA AZD-8601目前正在欧洲等国开展2a期临床试验,该药通过提高VEGF水平促进心脏组织再生,并且在1期临床研究中安全性良好。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25057.html
相关报告
  • 《OXB与Bioverativ合作开发血友病基因疗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3-09
    • 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 专注基因和细胞治疗的生物医药公司Oxford BioMedica(OXB)日前宣布,该公司与Bioverativ公司达成一项重要的新合作和许可协议,开发和生产用于治疗血友病的慢病毒载体。该协议包括许可Bioverativ使用OXB专有的LentiVector Enabled技术和其工业规模的制造技术。 根据协议条款,OXB公司将从Bioverativ获得5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以及1亿美元的多项里程碑付款。Bioverativ还将资助Oxford BioMedica的慢病毒载体血友病产品的工艺开发和扩大生产。该协议还允许双方在OXB公司生产GMP标准的血友病产品达成临床供应协议。 OXB首席执行官John Dawson先生在评论这一消息时表示: “今天的新闻证明了我们的LentiVector Enabled平台的价值,以及我们在临床和商业级的慢病毒载体产业规模上的领先能力和声誉。Bioverativ在血友病基因治疗方面的投资凸显了慢病毒载体用于体内基因治疗的潜力。这项新的合作价值可能超过1亿美元,证明了OXB与行业领导者建立多种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是正确的,并将支持集团的持续增长。OXB公司被公认为慢病毒载体开发和生产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我们很高兴能够支持Bioverativ开发治疗血友病的基因治疗产品。” 我们祝贺两家公司的合作,也期待有新型的基因治疗方法来缓解血友病患者的病痛。
  • 《刘光慧、曲静组合作开发延缓衰老的基因疗法》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1-03-08
    •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刘光慧、曲静等首次利用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体系在人间充质干细胞中鉴定出新的衰老调控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可延缓机体衰老的新型基因疗法。该研究为延缓衰老、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干预靶标与新型策略。 该研究利用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技术、人早衰症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体系,鉴定了百余个新的人类细胞衰老促进基因,并对排名前50的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其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的编码基因KAT7是排在最前面的候选基因。 研究发现,生理性和病理性衰老的人间充质干细胞中,KAT7表达均上调。敲除该基因,可有效延缓细胞衰老;过表达该基因,则促进细胞衰老。其分子机制为,KAT7通过选择性催化H3K14的乙酰化促进p15INK4b表达并诱导细胞衰老。相关动物实验表明,敲低KAT7可减少衰老小鼠肝脏中衰老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血液中促炎因子水平,改善小鼠健康状态,延长生理性衰老和早衰症小鼠寿命。 相关成果1月7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 信息来源:http://www.ioz.cas.cn/gb2018/xwdt/mtsm/202101/t20210110_5854277.html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translmed.abd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