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多省政策铺垫 2020年分散式风电能迎来快速发展吗?》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2-14
  • 近日,黑龙江、宁夏、湖北等地先后核准了68个分散式风电项目,总容量共计552MW;几乎在同一时间,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协调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项目的通知,进一步优化分布式风电项目并网工作。
    事实上,早在2019年初,各省即相继出台了分散式风电相关规划与政策,并加快了分散式风电项目核准的力度。以下为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整理(不完全统计)的2019年全面各个省市关于分散式风电的政策,以期为2020年分散式风电市场发展形势提供一些参考。

    如今,我国风电发展现在已经开始从增量替代转到存量替代阶段,发展的动力也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为主,在此趋势下,风电发展的重点则转变为,如何尽快推动产业的评价时代到来。
    在2019年5月,发改委官方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陆上风电上网电价,2020年I~Ⅳ类资源区符合规划、纳入财政补贴年度规模管理的新核准陆上风电指导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29元、0.34元、0.38元、0.47元。不参与分布式市场化交易的分散式风电项目,执行项目所在资源区指导价。
    而无论2020年的指导电价如何,2021年,我国陆上风电即将全面步入平价时代,这一点,在《通知》中明确指出: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中心主任、研究员高虎先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分散式风电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走用户侧平价,一定今明两年风电发展两条腿走路的必经之路。
    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扰乱了平静的市场节奏。制造业、工程建设业全面推迟复工,多数开发企业对如期并网获得2020年电价表示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分散式风电开发的优势则显现出来。
    首先,多省市开始试推行“核准承诺之”,这意味着,分散式项目从立项到开发的中间流程进一步缩短,时间效率进一步提升;
    其次,分散式风电不远距离输送,采取就近消纳方式,有条件的项目可以直接参与当地市场化交易对接用户,在并网环节可控性更高;
    分散式项目体量小,建设周期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吊装并网工作,在电价“窗口期”一再缩短的情况下,2020年或许会成为分散式风电快速发展的一年。

     

相关报告
  • 《分散式风电发展聚焦新市场、新技术、新模式》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27
    • 从2011年到2019年,从国家首次明确分散式风电的开发思路到颁布《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分散式风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到突破的近十年发展历程。如今,国内已有陕西、安徽、河北、黑龙江、湖北等超10省市出台分散式风电规划,总容量超1000万千瓦,分散式风电也逐渐成为各地市撬动产业经济,探索风电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未来,市场化交易、绿色港口电力建设、综合能源服务将成为分散式风电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机会。这是8月23日召开的“2019中国第二届分散式风电暨智慧.平价.友好型风电研讨会”上所透露出的信息。 新市场、新机遇 自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来,经过4年的纵深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为新能源发展带来新机遇。 “新能源电力市场交易的范围、规模和类型一直在扩大和加快,参与新能源电力交易的省份也由2015年的1个增加到2018年的13个,并且还在增加。”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王红野指出,“这意味着电力市场化交易不但增加了新能源企业的发电量,更是降低了装机大省弃风、弃光率,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和发展。” 一组数字显示:2019国网上半年省间清洁能源消纳19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新能源省间外送电量4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 对此,领航智库副总裁、《能源》杂志副总编王秀强也持同样的态度。他认为,分散式风电的运营突破口在于电力市场化交易,因为有着明显的近负荷优势, “隔墙售电”合法化、110kv电压等级之内可就近销售电量等政策均给分散式风电的发展带来了系列利好。以蒙东地区为例,2018年新核准风电标杆电价0.45元/Kwh,若选择与一般工商业用户市场交易,交易电价为0.702元/千瓦时(目录电价下调10%),在3000小时利用小时数下,项目内部收益率将提高到10个点以上。 除了市场化交易,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认为基于“绿色港口建设”需求下的分散式风电发展不容小觑。 “随着我国港口吞吐规模不断增加,用能需求显著增强,岸电改造潜力巨大。考虑到港口及周边可用土地因素、风电终端港口电力消费占比,‘十三五’期间港口分散式风电可开发规模在3GW以上。”陶冶指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也在会议上指出,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是推动我国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我国中东南部十九省风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10亿,目前仅开发11%,未来分散式风电还存在众多机遇,大有可为。 来自北京计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技术运营总监邢涛为与会者展示了一组数字:由于分散式风电项目装机容量差异较大、接入方式多样,投资差异也较大。经测算,分散式风电按照110kV接入方案,单位千瓦动态投资为7600~7800元;35kV接入方案单位千瓦动态投资为7300~10150元;而集中式风电项目单位千瓦动态投资水平处于6800~7800元,分散式风电项目投资水平高于集中式项目。 这意味着,分散式风电开发还需要更全面、专业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开发方降低前期投资风险,降低开发成本,从而提高后期收益率水平。 金风科技是业内风电数据持有最大的企业。金风科技风能研究院风资源技术总监王海斌指出,依托6000多台测风塔与3万多台机组数据,金风科技专门针对分散式风电痛点,形成了从测风到风电场设计降本方案,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监控运维模式,并持续改善风机设备的环境友好度,助力分散式风电实现深度定制。 同样带来分散式风电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还有上海电气。“随着平价时代的到来,风电指导电价也在降低,增加分散式项目自发自用的消纳比例,是实现项目未来稳定收益的最佳选择”,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常春阳说,“目前上海电气已形成从风资源评估到风电场设计,从数字化产品到主动运维服务,结合更可靠且性能更优异的风电机组,搭配定制化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能够应对分散式风电市场各种各样的项目形式,实现项目降本增效的需求。” 针对风电运维成本高、影响效益的现存情况,宁波天扬工业新技术有限公司总工杨继新指出,要将风电运维从“事后维修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变,智能润滑对分散式风电实现“无人值守、少人运维”的目标意义重大。据杨继新总工介绍,其智能润滑产品已在某风场的两台机组齿轮箱上使用18个月,油品状况保持良好、可大幅度延长轴承与齿轮寿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频率、降低维护成本。 自维斯塔斯销售第一台商业化风机至今,已经走过四十年的历程,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惠剑为与会专家分享了《四十不惑,维斯塔斯全球分散式风电成功经验与秘密武器》主题演讲。他认为,高可靠性的产品解决方案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前提,基于此维斯塔斯针对中国市场推出基于先进可靠的4MW平台技术新机型V155-3.3 MW,成熟的4 MW平台久经验证,在全球44个国家累计装机超过24GW,是值得信赖的平台机组,其优异表现将助力中国低风速区域和分散式风电发展。 来自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风能设计院的张伟副院长指出,明阳智能分散式风电场一体化评估系统是其在对分散式风电开发新模式的探索中,基于其自主研发的DMS(Deep Matrix Space)风电场数字化解决方案平台并集成了负荷/消纳评估模块的分散式风电场可行性快速评估系统,并可对风电场评估过程中的全过程实现可视化展示,相比传统评估方式可节省90%以上的工作量。 分散式风电仍需突破 从2018年元年至今,分散式风电虽然落地了一些项目,但仍有诸多问题和痛点制约着其发展,如何进一步明确接入定义、降低非技术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专业的勘测手段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国网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凯辉看来,分散式风电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利用自身分布式优势获取典型的应用场景;其次要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考虑电网调峰和输送通道等约束确定全省整体的承载力,将各个配电网的承载力作为省内新能源布局优化的考量条件;最后,则是要重视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 同时,多名与会嘉宾认为,未来的分散式风电可以探索多种运营模式相结合,并根据用户需求延伸,以微电网、多能互补形式向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发展。 最后,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本次会议当天议程。“2019中国第二届分散式风电暨智慧.平价.友好型风电研讨会”由北极星电力网、上海电力大学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深圳市清洁能源研究院、新疆金风科技股份公司、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普优斯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天扬工业新技术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
  • 《发展分散式风电:让兰考兰阳因“风”而振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4-21
    • 曾经的兰考,因风而贫困;如今的兰考,因风而振兴。 2018年,一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总体方案,让河南兰考成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示范县:预计到2021年,兰考县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县域全社会用电量的90%以上,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60%。为此,业内诸多有志之士汇集于此,共同探索兰考当地可实现、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能源科学发展之路。 早在2016年,中广核新能源河南公司便受兰考县人民政府委托,积极参与兰考农村能源革命规划工作。作为一个典型农业县,兰考不仅生物质能丰富,风能开发潜力也十分巨大,因此着重率先探索与应用分散式风电开发,助力兰考农村能源革命的实现。2018年1月30日,中广核新能源河南公司成功投运兰考兰阳分散式风电项目(下称“兰考兰阳项目”),成为中广核在河南省第一个实现投产的分散式平原风电项目。 ↑中广核新能源兰考兰阳分散式风电项目 兰考的风能开发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耕地面积大,风能可开发利用面积少;二是当地电网结构复杂。而发展分散式风电,可就近接入当地电网,实现土地更高效利用,在满足当地用电需要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针对当地情况,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与中广核强强联合,为当地发展分散式风电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一是通过120米钢混塔,保证收益最优。当风切变达到0.17以上时,可考虑为机组配置高塔架以充分利用风资源。兰考兰阳项目地处豫东平原西部,项目所在地风切变达到0.3,100m至120m风切变达到0.27,属于典型的高切变区域。同基于当地的建设施工条件,为了保证客户收益最优,兰考兰阳项目选用金风科技GW121-2.0MW型风电机组,并搭配了120m钢混塔架。这使得兰考兰阳项目成为河南省首个采用该高度钢混塔架的风电项目,为河南省高切变地区高塔架技术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是利用箱变内置,减少投资成本。分散式风电项目靠近用电负荷且总容量小,建设条件要求更高,因此需要精细控制建设成本。兰考兰阳项目的5台风电机组,全部尝试应用了风机箱变一体化技术。通过利用较大的塔底空间,将箱变放入塔筒中,不仅可节省征地,还能降低箱变基础、箱变接地和电缆成本,并减少故障率引起的发电量损耗。这使兰考兰阳项目相比普通项目,每台机组约节省投资12万元。 三是实现无人值守,控制运维成本。为进一步控制运维成本,金风科技基于其自身强大的整合与共享能力,在该项目上实践无人值守运维服务模式。这不仅得益于金风科技80%常规备件24小时到场的能力,同时也取决于能够随地获取项目运行状态、实时交互维护信息、跟踪和记录工作过程的AM数字化移动维护工具。更重要的是,金风科技摒弃了传统的运维方案,为兰考兰阳项目定制了“一机一案”的服务策略,在运维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确保项目发电量损失最小。 中广核新能源河南公司与金风科技针对分散式项目探索运用的上述方案,使兰考兰阳项目实现了稳定的运营、卓越的抗风险能力和远超预期的收益:在2018年与2019年,兰考兰阳项目实际利用小时数达2453h与2485h,相比2023h的可研利用小时数分别高出21.2%和22.8%。预计到2020年年底,中广核新能源在兰考运行装机量将突破2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5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煤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0万吨。 如今,兰考兰阳项目已经成为我国农村能源革命的一张“名片”,吸引着各地政府与开发企业前来参观、考察和学习,起到了良好借鉴作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兰考——这一“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将会因风电等一系列清洁能源,重新焕发绿色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