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储能市场取得里程碑式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06
  • 在过去一年里,加拿大储能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实现净零目标的背景下,目前该行业内部形成了一种强大势头,以加速储能的开发和部署。

    回顾过去的里程碑式发展,不难看出以下几点原因。

    税收抵免政策正在实施

    去年11月份的2022 Fall Economic Statement宣布,2023联邦预算在30%清洁技术投资税收抵免的基础上,引入30%的清洁技术制造抵免和15%的清洁电力投资税收抵免,将范围扩大至无税实体。此外,智能可再生能源(Smart Renewables)和电气化路径计划(SREP)进行资本重组。这些举措均获认可,表明加拿大认识到储能在其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

    安大略省和阿尔伯塔省近期取得重大进展

    加拿大在省级层面也取得了众多里程碑式进展,其中包括安大略省政府于2022年10月宣布北美最大的竞争性储能采购项目之一,其容量为2.5GW,第一批项目于5月16日宣布。

    今年春天,项目合作伙伴签订关键长期合同,容量为250MW的Oneida储能项目在安大略省正朝着步入商业运营方向迈进。

    阿尔伯塔省已安装有容量为100MW项目,目前总容量超过2500MW的项目正等候安装。

    加拿大联邦和省一级的各项行动都对其实现宏伟的净零目标起着重要作用。

    加拿大需安装更多储能以实现净零排放

    加拿大储能公司的2022年报告《储能:加拿大关键的净零路径》表明,加拿大将需要安装至少8-12GW的储能,以确保其实现2035年净零目标。

    此外,虽然各省供应结构不同,但所有省份都确定了储能的潜在容量,以满足需求并优化发电、输电和配电资产。

    目前,加拿大全国储能装机容量不足1GW。

    要实现其净零目标、充分发挥其储能潜力,加拿大仍面临严峻挑战。

    不过,储能技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将迎接这一挑战:

    1.储能系统可以平衡城市中心和容量受限地区的供应量,缩减传输系统升级的成本。

    2.储能可以平衡风能和太阳能的间歇性,提供可靠、清洁的电力。

    3.与核能发电或水力发电等其他传统发电形式相结合,储能可以提供更持续和低成本的电力。

    然而,加拿大要想利用好2023年联邦预算和过去一年的里程碑式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关政策制定者和政府机构应协调努力,改革监管和立法框架,将储能纳入其中,这一点至关重要。系统规划和采购方法需不断完善,以确保定价和投资激励能够反映储能部署的现状及其带来的好处。

    长时储能或将成为加拿大未来能源的关键组成部分

    加拿大在长时储能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OPG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抽水蓄能项目,迄今为止,全球约90%的装机容量是抽水蓄能。

    现在有几种长时储能技术已得到了验证和实施。ESC成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了这些技术,他们现在热衷于在加拿大开发类似的项目。

    根据Canadian Climate Institute数据,加拿大2035年减排目标所需的三分之二可以通过整合现有技术来实现。

相关报告
  • 《我国风电绿色制造迎来里程碑式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13
    • 华中科技大学10月8日上午对外发布,该校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工程技术团队成功实现20MW全球最大单机功率风力发电机转子的整体充磁,成为全球唯一能对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全系列机型整体充退磁的技术团队。 据介绍,这项技术使我国风电绿色制造实现里程碑式发展。针对过去“先充磁后组装”的制造技术,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李亮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大型永磁电机“无磁装配-整体充磁”方法,并在湘潭电机有限公司和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成功应用。该方法在提升永磁电机电气和机械性能的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实现快速充磁的同时,整体充退磁技术还具备低能耗快速退磁能力。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3.89亿千瓦,而在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早期投运的风电机组也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因此该技术在退役永磁风电机组的绿色再制造方面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国际Argo海洋观测网项目取得里程碑式成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9-01-07
    • 国际Argo海洋观测网的机器人刚刚记录了第二百万个剖面图,标志着20年历史观测计划的重要里程碑。 该网络中使用的机器人浮标是在20世纪90年代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Scripps)开发的,现在近4000个浮标安置在全世界的海洋中。 “Argo项目是NOAA海洋观测系统的标志。它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跟踪全球海洋变化的能力,”NOAA海洋观测和监测部门研究主管David Legler说。“在经历过迈克尔飓风和佛罗伦萨飓风之后,我们意识到来自Argo等系统的海洋信息对于准确的天气和气候预测的至关重要性。” 历史上,海洋信息的获取来自卫星信息、舰载观测、系泊浮标和其他锚定仪器。鱼雷形Argo浮标能够对全球海洋进行采样,提供的信息几乎是所有其他海洋观测工具的四倍。五英尺高的自由浮动设备可测量海洋中的温度和盐度。大约每隔10天,一个Argo浮标可下沉至水深2000米(1.2英里),随着洋流漂移,然后通过卫星实时传输数据。 目前Argo计划仍在不断扩展和创新。其中一个正在测试的新型Argo浮标,可深入海底6000米(3.7英里);还有一种浮标可测量氧气、氮气和pH值等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学指标,这对于解决紧迫的环境问题,如海洋酸化和低氧问题等至关重要。 如今主要的海洋和气候评估计划已经广泛依赖Argo数据,是用于追踪地球气候变暖的关键工具。Argo数据均可供任何人免费获取,并已用于包括水产养殖、污染监测、海洋教育和国防等方面。 自1999年成立以来,Argo计划已发展到近4 000个浮标和来自全球26个国家的参与者。其合作伙伴包括Scripps、华盛顿大学、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NOAA的海洋观测和监测部门、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和大西洋海洋学和气象实验室。 (傅圆圆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