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学科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初景利》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09-26
  • 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建设面临8个关键问题:

    ①加强一级学科的顶层设计。要进一步加强本学科领域在理论、技术、方法层面的顶层设计工作,并重点关注市场需求与应用情境,推动差异化发展。

    ②充分体现新文科的特征。要加强同其他学科的合作,强化学科的实践应用与实际成效,彰显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价值与影响力。

    ③力争在三大体系上取得新突破。要牢记话语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架构、学科体系是目标,在教育、研究、实践方面实现多线并进。

    ④加强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要持续加强和相关学科的交流与整合,推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创新。

    ⑤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与学术话语权。一方面要注重西方知识体系的借鉴与本土化,从一线实践中寻找研究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向其他学科输出,参与战略规划与决策。

    ⑥努力创造内部与外部环境。要实现“学科内核—学科可持续性—学科实力—学科竞争力—学科形象”的良性循环,在做到学科自信、自立、自强的同时,也应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⑦重视学科的传承与创新。既要守住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的根基,也要努力拓展学科边界、深化研究内容、推进科学创新。

    ⑧提升本学科的学科与社会影响力。要建构学科的专业价值,提升学科的职业竞争力。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VVkekMRwMJrahgToxMfr1g
相关报告
  • 《强化学科导航建设 服务科学知识创新--初景利》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黄雨馨
    • 发布时间:2023-09-17
    • 强化学科导航建设 服务科学知识创新——评《面向学科领域的网络信息资源深度聚合与服务研究》 初景利 摘要:[目的/意义]学科网络信息资源聚合与导航服务是图书情报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对《面向学科领域的网络信息资源深度聚合与服务研究》一书进行评述,为新环境下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新视角、新技术、新方法、新应用等角度对该书核心理念和观点进行评述。[结果/结论]该书的出版对学科网络信息资源聚合与学科导航建设等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学科导航;深度聚合;
  • 《复旦大学率先试点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2-03
    • 近日,复旦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迈出重要一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将于2020年试点建设,并启动博士研究生招生。 破解我国集成电路“卡脖子”问题:吸引人才、培养人才 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拥有强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和领先的技术,已成为实现科技强国、产业强国的关键标志。过去十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提升,设计和制造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封装测试技术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明显。但是,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集成电路技术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持续创新能力薄弱,高端芯片产品大量依赖进口,难以对构建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信息安全等形成有力支撑。 解决我国集成电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产业创新的第一要素。我国集成电路人才严重短缺,不仅缺少领军人才,也缺少复合型创新人才和骨干技术人才。集成电路技术在过去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让学生掌握完整而系统的集成电路知识体系,培养满足集成电路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一个关键环节,设立一级学科才能够把集成电路知识体系化和系统化,也才有利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 “集成电路”在复旦:继承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集成电路技术研发的高校之一,近年来积极弘扬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精神,勇攀高峰,在我国集成电路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中担负起重要使命,也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获批建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上海)基地”,2015年成为国家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2018年牵头组建的“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2019年承担了“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建设教育部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 在此大背景下,复旦大学2018年已着手谋划“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2019年上半年开始组织专家学者,讨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建设方案,期间多次与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沟通,达成一级学科建设共识。2019年9月,复旦大学收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支持复旦大学开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的函》,随后组织专家论证会,对编制的方案进行了论证和完善。10月29日,复旦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99次全体会议全票通过,同意自主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该学位点建设方案随后得到了学校校长办公会和党委常委会的批准,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备案。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内容将紧扣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的主要任务,致力于解决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和工艺技术,以及集成电路封测各个环节的核心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它是一门以集成电路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半导体材料、器件,到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再到封装、测试和系统应用的学科。它既是在物理、化学、数学、材料等基础学科上发展起来的应用为主的学科,更是以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等应用学科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学科。 集成电路人才强,集成电路产业才强。集成电路人才质量决定了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复旦大学试点实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将有利于聚集力量,实现产教融合,牵引集成电路技术源头创新,加速学科发展,促进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为破解我国集成电路“卡脖子”问题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