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突触作为药理学靶点》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8-06-15
  • T细胞介导免疫的发展依赖于T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APC)之间高度特异化接口的组装,称为免疫突触(IS)。当T细胞受体(TCR)与由APC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相关的特定肽抗原结合时,触发IS装配,随后是TCR,整联蛋白,共刺激受体的时空动态再分布和信号分子,允许微调和整合导致T细胞活化的信号。迄今为止获得的关于IS装配机制的知识强调了这种结构是一个强大的药理学靶点。参与IS装配和功能的分子的活性可被特定化合物靶向调节包括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在内的许多疾病或移植患者中的免疫应答。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利用IS调节免疫反应的最新疗法。

相关报告
  • 《抑郁症的新药理学靶点》

    • 来源专题:生物医药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3-10-30
    • 重度抑郁障碍(MDD)的药物治疗仍然依赖于血清素能药物,尽管这些药物的疗效有限。近年来,从机制上开发出了一些新药,但许多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失败了。人们提出了几种假说来解释 MDD 的病理生理学,表明神经可塑性、昼夜节律和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是潜在的靶点。本篇文章回顾了 MDD 的药物治疗现状及其问题,以及针对非羟色胺能系统的分子具有抗抑郁效果的临床前和临床证据。并对开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见解。
  • 《卒中药理学进展》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8-05-30
    • 当脑血管阻塞或破裂时发生卒中,卒中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通过中断导致神经元死亡或增强神经元存活和再生的分子途径来开发各种药物用于治疗卒中。除rtPA外,这些药物中很少有成功进行临床试验。最近,随着对卒中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开发神经保护剂用于卒中治疗的研究有所复苏,并且已经发现了用于神经保护和神经重建的新型分子靶标来预测或提供临床益处。本文回顾了卒中药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尤其是缺血性卒中;总结新出现的潜在治疗机制;并强调最近的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