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技术升级二氧化碳驱油提效》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27
  • 开栏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年份,以其独特的印记,镌刻着一个时代的奋斗与辉煌。2024年,对于吉林油田而言,正是这样一个意义非凡的里程碑。六十五载风雨兼程,从初露锋芒到如今的稳健前行,吉林油田不仅见证了新中国能源工业的发展历程,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以坚韧不拔之志,书写着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这一年,是吉林油田发现65周年的荣耀时刻,也是公司向着实现本质扭亏脱困,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重要节点。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吉林石油人以“三分天下”的战略蓝图为引领,秉持“325”工作思路,矢志不渝地向着新“681”发展目标奋力前行。

    回望这一年,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并网投运,不仅是中国石油单体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更是吉林油田在新能源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标志着绿色转型的加速推进。在川南,区块骨架工程的基本建成,为未来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松南老区,通过不懈的努力,油气稳产的基础更加牢固,展现了吉林石油人对传统能源业务的坚守与创新。

    从松辽平原的广袤到巴蜀之地的深邃,从传统油气的深耕到新能源的开拓,每一步都凝聚着吉林石油人的智慧与汗水,每一份成就都是他们坚毅与执着的最好证明。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吉林油田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

    我们特此开设“2024·印记”栏目,旨在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珍贵的瞬间和深刻的声音,带领大家穿越时空的隧道,近距离感受吉林油田这一年来的不凡历程。在这里,您将看到技术创新的火花,听到奋斗者的心声,感受到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劲脉搏。让我们一同回望过去,珍惜当下,展望未来,共同见证吉林油田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如何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续写辉煌,开创更加灿烂的明天。

    “2024·印记”,期待您的持续关注,一同铭记这一年,吉林油田留下的每一个坚实脚印。

    今年前11个月,吉林油田完成二氧化碳年注入计划的97.6%,超计划运行,驱油效果显著。

    为确保高效开发,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开发公司持续进行精细注采调控,结合监测资料和生产动态分析,对生产区域进行动态调整。同时,积极探索多层非均质油藏扩大波及体积的新方法,持续改善层间矛盾。在工艺方面,进一步开展二氧化碳驱注采井低成本工艺及带压作业技术攻关,研究低成本国产化注气工艺管柱及测试技术,持续加快国产密相泵注入技术研发,降低注入运行成本。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开发公司持续加快大情字井油田新建黑79站伴生气预处理和黑46站余热利用工程的建设进度,预计建成后年注气能力将达到92万吨。同时,优化二期工程推广方案,综合考虑注采平衡、效益保障和埋存等因素,合理匹配水气注入能力,多措并举提升日注气能力。在技术研发方面,吉林油田持续攻关不同类型油藏二氧化碳驱提高开发效果的技术方法,研发出地面和井下两种智能分注工艺,并攻关配套井口和智能配注器。

    二氧化碳开发公司瞄准“电、气、新能源”3个重点领域,扩大机采间抽、注入压损、低温集输等能耗管控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实现节电节气。同时,二氧化碳开发公司积极开展国产化流量计试验,增加了橇装气浮水处理装置,降低注入成本。通过持续提高伴生气回注量,减少外购气,优化气源结构,提升整体效益。

  • 原文来源:https://oil.in-en.com/html/oil-2974887.shtml
相关报告
  • 《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建设正式启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30
    • 4月27日,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条规模最大、里程最长、工艺最齐全的超临界/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将同时满足吉林石化碳捕集和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油需求,实现减碳、增产的双赢重点管道项目。 据介绍,该工程设计总长约400公里,计划分两期实施,途经长春等4市12个县区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400万吨,实现驱油产量超100万吨,将构建起吉林省碳排放企业与利用企业间的主干碳网,形成覆盖全省的碳产业链,有力推动吉林地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项目设计过程中采用二氧化碳离心式压缩机增压、全线光纤测漏等先进技术,并开展10项专题研究,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不仅打通了吉林石化碳捕集项目与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油埋存项目的关键通道,实现碳减排与原油增产的双重效益,还将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推动我国CCUS(碳捕集、利用与埋存)产业从工业化向商业化加速迈进。 吉林油田将进一步优化管道网络布局,强化排放源与利用地之间的连接,提升二氧化碳的输送能力。未来,吉林油田将全力打造吉林地区千万吨注碳规模、千公里长度碳网以及具备30亿吨级埋存能力的工程。
  • 《二氧化碳驱试验防腐新技术成功》

    • 来源专题:超深层油气勘探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3-14
    • 3月2日, 中原油田采油二厂在二氧化碳驱油井濮1-42井实施检泵作业, 发现起出的抽油杆只有1根表面轻微腐蚀, 油管内腐蚀明显减缓, 且检泵周期由66天延长至123天, 表明该厂首次实施纳米极化棒防腐试验获得成功。濮城油田二氧化碳驱油井因腐蚀严重频繁 "躺井", 检泵周期由665天缩短至101天, 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效益。2017年9月份以来, 该厂引进纳米极化棒防腐技术, 先后在濮1-42井、濮5-145井投入试验, 取得初步效果。下一步, 该厂将优选井号进行推广使用(中原石油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