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义突变对SARS-CoV-2刺突蛋白稳定性和受体结合亲和力的系统影响》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6-02
  • 霍华德大学在bioRxiv预印本平台发表论文“Systemic Effects of Missense Mutations on SARS-CoV-2 Spike Glycoprotein Stability and Receptor Binding Affinity”。
    在本研究中,文章使用计算饱和诱变方法,基于结构的能量计算和序列的致病性预测,来量化错误突变对SARS-CoV-2 S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影响。文章共分析了18354个S蛋白突变,发现这些突变大部分会破坏整个S蛋白及其受体绑定域RBD的稳定,其中,SARS-CoV-2 RBD中G431和S514残基对S蛋白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文章对384个经实验验证的S错义变异进行了分析,发现D614G可以稳定整个S蛋白,此外,N链糖基化位点的许多突变可以增加S蛋白的稳定性。文章研究了3,705个SARS-CoV-2 RBD突变和11,324个人类ACE2突变,发现SARS-CoV-2的邻近残基G496和F497以及ACE2残基D355和Y41对RBD-ACE2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这些发现为开发抗COVID-19药物和疫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early/2020/05/23/2020.05.21.109835
相关报告
  • 《5月23日_错义突变对SARS-CoV-2刺突蛋白稳定性和受体结合亲和力的系统影响》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5-24
    • 信息名称:错义突变对SARS-CoV-2刺突蛋白稳定性和受体结合亲和力的系统影响 1.时间:2020年5月23日 2.机构或团队:霍华德大学 3.事件概要: 霍华德大学在bioRxiv预印本平台发表论文“Systemic Effects of Missense Mutations on SARS-CoV-2 Spike Glycoprotein Stability and Receptor Binding Affinity”。 在本研究中,文章使用计算饱和诱变方法,基于结构的能量计算和序列的致病性预测,来量化错误突变对SARS-CoV-2 S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影响。文章共分析了18354个S蛋白突变,发现这些突变大部分会破坏整个S蛋白及其受体绑定域RBD的稳定,其中,SARS-CoV-2 RBD中G431和S514残基对S蛋白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文章对384个经实验验证的S错义变异进行了分析,发现D614G可以稳定整个S蛋白,此外,N链糖基化位点的许多突变可以增加S蛋白的稳定性。文章研究了3,705个SARS-CoV-2 RBD突变和11,324个人类ACE2突变,发现SARS-CoV-2的邻近残基G496和F497以及ACE2残基D355和Y41对RBD-ACE2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这些发现为开发抗COVID-19药物和疫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early/2020/05/23/2020.05.21.109835
  • 《3月17日_南方医科大学等团队揭示SARS-CoV-2受体结合域突变导致病毒刺突蛋白结构稳定性和感染性增强》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18
    • 1.时间:2020年3月17日 2.机构或团队: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美国乔治梅森大学 3.事件概要: 3月17日,bioRxiv预印本发表了来自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研究团队的题为“RBD mutations from circulating SARS-CoV-2 strains enhance the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infectivity of the spike protein”的文章。 SARS-CoV-2是当前全球流行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病原,蝙蝠和穿山甲被怀疑是自然和中间宿主。SARS-CoV-2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在与人ACE2紧密结合并进入人体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的SARS-CoV-2的RBD突变,发现有10个突变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阳性选择压力。由于RBD的β折叠支架的稳定作用,3个RBD突变病毒株的平衡离解常数(KD,KD越低说明结合力越强)比原型病毒(Wuhan-Hu-1病毒株)低2个数量级。这表明变异病毒已经进化,并获得显著增加的传染性。蝙蝠和穿山甲SARS样冠状病毒的KD值表明,这种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很难也不太可能感染人类;然而,穿山甲冠状病毒的RBD对人类具有潜在的感染性。文章中对RBD关键突变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SARS-CoV-2在选择压力下的分子进化过程。SARS-CoV-2与其宿主受体ACE2结合亲和力的增强表明,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COVID-19持续流行期间,将会有更高的感染风险。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15.991844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