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投能源银江水电站2号机组顺利投产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05
  • 1月25日,川投能源银江水电站再传消息,经过72小时试运行,银江水电站2号机组于当日15时28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继2024年12月31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完成的又一重大目标节点,实现了2025年“开门红”。截至目前,银江水电站首台机组已安全运行25天,累计发电约3800万千瓦时。2号机组并网后,在来水量充足情况下,预计每天可新增发电量150万千瓦时。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10104.html
相关报告
  • 《直径世界第一!银江水电站贯流式机组2号机转轮通过验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29
    • 7月26日,哈电集团研制的国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标志工程、国内在建单机容量最大的灯泡贯流式机组——金沙江银江水电站2号机组转轮顺利通过验收,各项检测、试验结果符合规范、合同及验收大纲的要求。这是哈电集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激发创新驱动力、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又一创新力作。 银江项目水电机组单机容量65兆瓦,是亚洲最大的贯流式机组;转轮直径7.95米,为同类型机组世界第一。为了打造银江精品机组,哈电集团电机公司技术团队“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大量的模型试验和原型实践,使得水轮机原型最优效率达到96.51%,其稳定性、能量特性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且具备在宽水头变幅、宽负荷变化范围内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能力。 转轮是机组的核心部件,关乎水电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在银江项目水电机组转轮结构设计上,技术人员不断优化创新。转轮叶片双裙边、桨叶出水边防卡门涡、低水头发电泄洪设计,以及新型转轮用连杆销、双向“U”耐油耐压密封……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对于提高转轮刚强度和机组运行稳定性等起到了关键作用。 银江项目水电机组转轮总重超137吨,总高约4.4米,整体结构复杂、内部作业空间狭小、装配难度大。转轮共装有4件叶片,采用接力器缸传动形式装配,单件加工精度高、件与件连接把合及总装试验非常严格,桨叶密封、接力器腔密封试验在保压状态不允许有任何渗漏,任何细小的偏差都会影响总装精度。 为了高质量完成银江项目2号机组转轮制造任务,电机公司在总结吸收首台机组转轮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制造工艺,全力保证转轮装配进度和精度要求。在大铜瓦、小轴瓦与转轮体装配过程中,自制压瓦工具提高压瓦质量,节省压瓦时间;安装4组桨叶密封压板时,抽调骨干人员同时进行4组密封压板装配工作,将原本4天的工作量压缩到1天。在攻关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银江项目2号机转轮装配密封试验、动作试验、平衡试验等试验内容均一次性顺利通过。 延伸阅读 银江水电站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城区,是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标志工程之一,共安装6台单机容量65兆瓦的灯泡贯流式机组,全部由电机公司研制。电站投产发电后,将对于四川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革命,促进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 《华能TB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17
    • 6月15日12时15分,由华能澜沧江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的华能TB水电站首台1号机组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TB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骨干工程是中国华能首个实施绿色智能建造、工控系统全面国产化应用的标杆示范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全部投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量超62.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91.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2.3万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 延伸阅读 华能澜沧江公司将TB水电站作为“二次创业”和“两步走”战略进程中的标志性电站和塑造水电品牌形象的关键工程,按照“投产即精品,完工即一流”目标,总结传承20余年基建管理经验,高质量建设“精品工程、智慧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电站全体建设者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克服了环境艰苦、地质复杂、工期紧张等困难,在安全、优质、高效开展电站建设的同时,以主关键线路大坝工程连续5个月平均上升14米、年最大上升126米,刷新了碾压混凝土坝上升速度新纪录,以26.5米长芯样刷新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取芯世界纪录,取得了全部机组转轮零配重出厂的优异成绩。 华能澜沧江公司作为中国华能绿色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先锋队,紧扣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战略部署,大力推动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高质量开发,全力推进TB水电站提前一年实现投产发电,对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稳定电力供应,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