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布《基尔宣言》,呼吁关注海洋脱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8-10-10
  • 2018年9月3—7日,来自33个国家的300多名科学家相聚在德国基尔,共同探讨了海洋中氧气含量下降的现象(即海洋脱氧)、原因及影响,并于会后公布了《基尔宣言》,呼吁提高全球对海洋脱氧的关注,采取迅速而果断的行动限制海洋污染,尤其是过度营养输入和决定性的减缓气候变化行动。

    过去50年,氧气含量在全球海洋中下降2%,贫氧海域扩大4倍。其中,秘鲁和西非地区尤其明显,且在这些沿海地区,过度施肥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最终增加氧气消耗。这些变化不仅危及大部分海洋生物,而且由于温室气体(如一氧化氮和甲烷)会在无氧水中形成,预计还对大气造成影响。

    科学家认为通过反思并立即采取行动,目前仍有机会避免剧烈的、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影响,因此,《基尔宣言》的发布对阻止海洋氧气损耗、保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基尔宣言》内容摘要:

    我们呼吁所有国家、社会行动者、科学家和联合国:

    (a)通过地方、区域和全球努力,包括跨学科研究、创新延伸和海洋教育等方式,提高全球对海洋脱氧的认识。

    (b)立即采取果断行动限制海洋污染,特别是过量营养物质输入。

    (c)通过决定性的减缓气候变化行动限制全球变暖。

    我们一致认为:

    1.过去的50年,贫氧海域扩张了四倍,其中某些区域已失去40%的氧气。

    2.持续的海洋脱氧现象正迅速蔓延,并对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社区构成威胁。

    3.全球变暖以两种方式影响海洋氧气:一是变暖海水的持氧能力降低,同时变暖限制了来自大气的氧供应,减少了海水混合和循环。二是营养和有机废物污染加大了氧气消耗。

    4.海洋脱氧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影响鱼类种群和水产养殖,导致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在极端情况下,当水中所有的氧都消失时,会导致有毒气体产生。

    5.海洋脱氧会促使温室气体增加从而加速全球变暖。

    6.据预测,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在全球持续变暖和向沿海地区增加营养输入的情况下,脱氧问题在未来几年将更加严重。

    7.为了准确记录和预测海洋氧含量变化,需要立即进行扩展观测,并且加深对其原因和影响的理解。

    8.减缓并逆转海洋脱氧需要科学界和社会行动者通力合作。

    《宣言》文件下载地址:

    https://www.geomar.de/uploads/media/Kiel_declaration_fin_02.pdf

    (刘雪雁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www.unesco.org/new/en/natural-sciences/ioc-oceans/single-view-oceans/news/urgent_appeal_for_more_marine_and_climate_protection_marine/;https://www.geomar.de/uploads/media/Kiel_declaration_fin_02.pdf
相关报告
  • 《中美欧科学家联名在Science发文,共同呼吁加强海洋大型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2-09
    • 2022年1月27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海洋实验室、葡萄牙海洋与环境科学中心(MARE)以及意大利国际环境监测中心(CIMA)等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科学家,联名在期刊Science发表了题为“A sea of possibilities for marine megafauna”的Letter文章,旨在共同呼吁加强对海洋大型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已知的海洋大型动物有300多种,主要包括海洋哺乳动物(鲸类、鳍足类和海牛类等大致130个现存物种)、鱼类、海龟、鸟类和头足类动物等,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动物提高了初级生产力,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天然碳汇的作用,是海洋环境健康的指示种与旗舰种,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并通过对渔业和旅游业的影响提供食物和重要经济价值。然而,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数据,由于工业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航运交通、气候变化、过度捕捞以及从塑料到海洋噪声的污染等压力之下,约三分之一的海洋大型动物正面临灭绝的风险。加强对这些动物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为确保海洋可持续发展,国际上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海洋大型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例如中止捕鲸、设法恢复濒临灭绝的种群,以及在世界各地建立海洋保护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和《伯尔尼公约》(《保护欧洲野生动物和自然栖息地公约》)等国际协定促进了多个国家在海洋珍稀动物保护方面的协调行动,并且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对大多数濒危物种所面临的主要威胁进行了确定。然而,尽管如此,许多海洋大型动物种群数量仍然在持续减少。 近期,有十余个国家制定了短期目标,计划到2025年前,对其管辖海域内的海洋空间资源总量进行可持续管理。联合国已宣布“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简称“海洋十年”)。为达成海洋及海洋大型动物的保护目标,我们必须在综合海洋管理方面,大大增加高度受保护的海洋保护区数量和面积。此外,必须大幅减少直接捕捞强度。为了减少误捕,渔业捕捞过程中应限于使用可接受的网具或使用传统渔具。为避免海洋垃圾的产生,应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以防止垃圾进入海洋环境。应修订国际法,促进有责任性、包容性和以社区为基础的海洋旅游业,并推进对公海的充分监管。这些可行和有效的缓解措施与世界各国领导人宣布的承诺和责任空前一致。 原文链接:Filipe Alves*, Massimiliano Rosso, Songhai Li and Douglas P. Nowacek. (2022). A sea of possibilities for marine megafauna. Science. 375(6579), 391. DOI: 10.1126/science.abn6022
  • 《科学家呼吁采取行动探索海洋生物资源以开发海洋药物》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1-01-30
    • 海洋物质是海洋生物在其复杂生态系统中数百万年的进化、适应和化学防御策略的产物。这样的功能分子具有非常高的潜力,可以成为挽救生命的药物,如用于治疗癌症或病毒感染。例如,当今使用的几乎所有抗病毒药物都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海绵代谢产物。然而,海洋药物研发过程漫长且昂贵,需要长期的战略投资。 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GEOMAR)的研究员Deniz Tasdemir教授与国际小组一起呼吁,在海洋生物资源的探索中,要有更好的战略和长期的资金支持。在《天然产物报告》(Natural Product Reports)上发表的评论中,该团队主张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发现新的天然疗法,包括针对COVID-19的疗法。 半数以上的药物,特别是抗感染和抗癌药物,都来自天然产物,即生物体产生的有机小分子。迄今已发现超过40万种天然产物,其中10%来自海洋生物或其微生物共生体。海洋生物分子具有更高的化学新颖性,成为药物的机会比陆地分子高约4倍。尽管研究历史不长,但已有约15种海洋天然产物药物获得批准并在临床上使用。然而,海洋生物医药的研发过程漫长、风险大、成本高,而且资金长期不足,因此海洋在生物医药研究方面仍未被开发。 包括GEOMAR的Deniz Tasdemir教授博士在内的国际团队呼吁,在探索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化学成分作为潜在救命药物方面进行紧急投资,并制定更好的战略方案。Tasdemir教授指出,当前的COVID-19大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对天然产品进行长期投资的必要性,而现有的药物或候选药物很少。第一个抗病毒药物Ara-A是基于20世纪50年代在热带海绵中发现的一种小型核苷开发出来的,至今仍是我们使用的几乎所有抗病毒药物的祖先,过去已证明几种海洋生物分子可有效抵抗冠状病毒(MERS、SARS),但它们从未得到制药业的兴趣,无法跟进或被开发成药物。 森肯伯格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和分类学家Julia Sigwart教授表示,海洋生命已经存在了约37亿年,是陆地生命的3倍,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10%的海洋物种得到描述,人类对海洋的了解比对火星表面的了解还要少。只要有资金支持,研究人员就会报告许多新的海洋物种。由于缺乏分类能力,平均需要20年才能给一种新的生物命名,而这是对生物活性代谢物进行检测、纯化和化学表征之前的先决条件。因此,开发海洋药物有时需要40多年的时间。 Tasdemir教授强调,海洋生物发现是海洋生物技术的主要支柱,但由于其耗时长、风险大,已成为公共或行业研究资金的低优先级。一般来说,3-4年的公共资助计划非常有限,而且竞争非常激烈,行业对此没有兴趣,因此不可能开发海洋资源和医疗渠道。由于全球变暖和污染,海洋生物多样性已经严重下降,甚至在科学家们给生物命名之前,更不用说研究其生物医学潜力了。没有政府资助机构或制药公司投资海洋生物发现的早期阶段,这在各个方面都是致命的。 由森肯伯格研究所、斯德哥尔摩大学、阿伯丁大学和GEOMAR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提出了扩大生物发现渠道的具体途径,以从海洋基因组的潜力中受益,促进全球公共健康:(1)公共基金机构对海洋生物发现的长期和优先投资,包括其早期化合物发现阶段;(2)学术界和工业界在所有阶段的密切合作;(3)为世界范围内的早期职业研究人员提供新的机会,从事高风险的研究,而不会危及他们的职业生涯;(4)与全球网络共享数据和复合库;(5)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源头保护。 海洋宝藏为人类健康提供了根本性突破,但仍未充分利用以造福人类。随着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的开始,现在是时候采取有目的和系统的步骤来支持整个海洋生物发现计划并消除其瓶颈。该团队所提出的战略将大大增加未来全球挑战的解决方案的多样性,包括未来的大流行病。 (刁何煜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