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型POZ蛋白SPOP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佟琦
  • 发布时间:2014-12-24
  • 斑型POZ蛋白(SPOP)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衔接蛋白。SPOP在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中经常发生突变。到目前为止,报道的所有癌症相关的SPOP突变集中在meprin和TRAF同源结构域,推测其可能影响底物的结合。前列腺癌中,SPOP突变与ETS家族基因重排互斥,定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前列腺癌分子亚家族。SPOP突变通过改变雄激素信号通路关键组分的表达水平,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关报告
  • 《热休克蛋白与癌症》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6-12-29
    • 热休克蛋白 (HSPs) 是参与蛋白质折叠和成熟的一大类蛋白,其表达由热休克或其他压力诱导。基于分子量而被分为不同组别,其中包括 HSP27、 HSP40、 HSP60、 HSP70、 HSP90和大HSPs。热休克蛋白在细胞增殖、 分化和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主要热休克蛋白在癌症生物学和药理学的作用。热休克蛋白被认为在诱导肿瘤发展及转移的分子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热休克蛋白也可能作为癌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病情,或者作为癌症的治疗靶点。
  • 《癌症治疗中以MIF为靶点》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6-01-20
    • 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和癌症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多功能的炎性蛋白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 在炎症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与肿瘤发生、 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也有关系。本文综述了关于MIF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尽管MIF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它已成为癌症治疗的新靶点。当前的研究以小分子方法为重点,这些方法以MIF的互变异构酶活性部位及抗 MIF 抗体为靶点。这些方法在大量的临床前小鼠肿瘤模型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助于我们对 MIF 生物活性的进一步了解。最近,MIF参与关键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如CD74 和 HSP90,这一新发现为抗 MIF化疗策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