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孟加拉国以社区为基础的耐药结核病治疗》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3-24
  • 由于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困难,耐药结核病威胁着全球结核病的控制。以社区为基础的耐药结核病规范化治疗管理(cPMDT)能够降低结核病的治疗难度,但与该管理模型相关的数据还较为匮乏。基于此,来自美国CDC、孟加拉腹泻疾病国际研究中心、WHO孟加拉办事处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试图评估了孟加拉国于2012及2013年发起的cPMDT,其相关成果于2015年10月22日发表在Tropical Medicine & International Health上。

    在这项回顾性分析中,研究人员提取了与孟加拉国3个地区实施的超过6个月cPMDT涉及的所有患者相关的人口学、临床、微生物以及治疗效果方面的数据,并对通过非概率抽样得到的便利样本患者人群进行了访谈调查,用于了解他们对cPMDT的认识和看法。

    研究人员通过对77名患者的病历进行审查发现,他们平均每隔1.35及1.36个月分别接收一次痰涂片和痰培养;在74名初始痰培养阳性患者中,70人(95%)的培养结果发生转变,其中有69人(93%)于第6个月之前的培养结果发生转变。在52名(68%)接收不良反应筛查的患者中,16人(21%)出现肌骨胳并发症、16人(21%)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8人(10%)发生听力损失、4人(5%)出现与精神病相关的不良反应;相反地,在60名接受访谈的患者中,55人(92%)自述有过肌骨胳并发症、54人(90%)自述有过恶心症状、36人(60%)自述发生听力损失、36人(60%)自述出现精神障碍。

    综上所述,孟加拉国实施的耐药结核病规范化治疗管理看似是可行且在临床上是有效的,但是对不良反应的监测不足还是会引起一些担忧。既然该项管理是在全国规模的基础上进行,应该不遗余力地优先进行不良反应监测。

相关报告
  • 《多重耐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获得性广泛耐药性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5-04-01
    • 提升药物准入标准对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是必要的,但同时也会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强。世界卫生组织绿灯委员会(GLC)曾于2000年开始提升药物准入标准并尝试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细菌的获得性耐药。 为了评价GLC行动的成效,来自美国、泰国、秘鲁等国家的研究人员从9个国家(其中5个国家的药物满足GLC标准,其余4个国家的药物尚未遵从GLC的规定)挑选出自愿参与试验的832名耐多药结核病成年患者,并从治疗初始阶段到结束,每月都对进行痰培养、药敏试验和基因分型试验,以比较细菌对二线药物(SLDs)的获得性耐药例数。 在那些对特定SLDs没有耐药性基线的患者当中,有68人(8.9%)获得广泛耐药结核病、79人(11.2%)获得氟喹诺酮耐药性、56人(7.8%)对二线注射型药物(SLIs)产生耐药性,其95%CI值分别为0.27(0.16-0.47)、0.28(0.17-0.45)、0.15(0.06-0.39)-0.60(0.34-1.05),并且抗药风险会随着潜在有效药物数量的减少而上升。如果对耐药性基线和各组之间的差异进行控制,则获得广泛耐药结核病组的95%CI值为0.21(0.07-0.62)、获得氟喹诺酮耐药组的95%CI值为0.23(0.09-0.59)。 多重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会存在对SLDs产生获得性耐药的重大风险,且会随着耐药性基线的升高而升高。当然,如果能够满足GLC发布的特定标准,则上述风险会显著降低。
  • 《结核病的治疗:过去、现在和未来》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4-12-18
    • 近日,美国国立犹太医学研究中心的M.D. Iseman在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上撰文回顾了有关结核病治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结核病治疗领域的主要里程碑性事件包括:1944年发现了两种有效药物——链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1952年意外发现能够确保治愈率的“三联疗法”(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和异烟肼);异烟肼和利福平能将结核病治疗时间从18个月降低至9个月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公认;上世纪80年代观察到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添加吡嗪酰胺可将治愈时间缩短至6个月。 为了打击违规行为,一周两到三次的间歇性治疗方案已被证明可以用于治愈更为严重的结核病,且仅有62至78名患者的治疗时间超过了26周。 然而,对于资源贫乏的国家来说,上述治疗方案的治疗周期还不够短,治疗过程还不够方便。因此,耐药菌株的出现威胁到了印度、中国、俄罗斯及前苏联等国家对结核病的控制。基于此,有必要开发新药物来缩短治疗时长、增加间歇疗法的给药间隔以及替换已产生细菌耐受性的药物。此外,还需要着重考虑其它一些注意事项,例如为艾滋病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考虑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群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等。 总而言之,结核病治疗的炼金术士梦想应该是: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来缩短治疗时间和/或克服药物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