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发展报告》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yangrui
  • 发布时间:2016-11-15
  • 内容提要:

    材料科技是现代世界竞争力的基石,是各国科技开发的焦点之一,当今世界综合竞争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材料科技的支撑。《材料发展报告》梳理了材料科技发展的历史及其对人类发展的贡献,重点分析了美国、日本、欧盟、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等的新的材料科技战略和政策,从材料科技投入、主要战略、政策计划、产业化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关键科技问题结合当前材料科技发展,选择稀土材料、碳纤维材料、核能材料、超导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光电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重点材料进行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材料科学战略情报研究中心编著的《材料发展报告》可供各级行政和科技部门、发展规划部门、科技政策和管理研究部门,以及高校和研发机构研究人员、各材料行业企业的有关人士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当今世界材料科技发展概况/1

    第一节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

    第二节材料的发展历史和作用/4

    第三节世界材料科技竞争/10

    第二章主要国家材料战略和发展趋势/21

    第一节美国材料战略和发展趋势分析/22

    第二节日本材料战略和发展趋势分析/37

    第三节欧盟材料战略和发展趋势分析/64

    第四节德国材料战略和发展趋势分析/77

    第五节英国材料战略和发展趋势分析/94

    第六节法国材料战略与发展趋势分析/101

    第七节加拿大材料战略和发展趋势分析/112

    第八节韩国材料战略和发展趋势分析/123

    第三章若干战略性材料发展研究/139

    第一节稀土材料发展研究/140

    第二节碳纤维科技发展研究/176

    第四章若干关键材料发展趋势分析/210

    第一节核能材料发展趋势分析/211

    第二节超导材料发展趋势分析/229

    第三节生物降解材料发展趋势分析/240

    第四节光电材料发展趋势分析/248

    第五节新型半导体材料发展趋势分析/261

    第六节生物医用材料发展趋势分析/280

    第五章结语/294

    第一节材料领域未来发展展望/295

    第二节我国材料领域面临的挑战/297

    参考文献/299

相关报告
  • 《工信部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关注前沿新材料》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tengfei
    • 发布时间:2017-11-20
    • 近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会议。会议讨论了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项目、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测试评价平台建设方案和支持新材料推广应用的若干政策。辛国斌表示,要提前做好2018年工作部署,争取“一年一个台阶、一年更比一年好”,齐心协力把新材料产业搞上去。 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2016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引领中国制造新跨越”,“到2020年,力争使若干新材料品种进入全球供应链,重大关键材料自给率达到70%以上,初步实现我国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性转变”。2016年12月,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2017年1月,《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正式发布。 科技部印发《“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重点发展海洋工程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先进轻合金、特种工程塑料、特种玻璃与陶瓷等先进结构材料技术;高性能膜材料、智能/仿生/超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特种功能与智能材料技术;新型微电子/光电子/磁电子材料、印刷电子材料、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等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技术;以高通量设计/制备/表征为特征的材料基因组技术;石墨烯等纳米材料技术。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材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2017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1万亿元,2021年达到8万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6.12%。
  • 《生物医用有色金属材料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5-23
    • 生物医用有色金属材料在医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用于植入物假体、组织修复与再生等方面。然而,面临的挑战包括金属离子溶出、植入材料自身退变等问题。研发重点在于优化生物力学适配性、提高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技术进步带来了新型生物医用有色金属材料,推动着相关产业化和临床应用拓展。未来研究应关注发展趋势,提出产业建议,促进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