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化将促进材料可持续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5-24
  •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各类材料的大量制造和使用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不断加剧,材料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发达国家近年来先后启动了多项材料可持续发展研究计划。2018年,科技部针对材料可持续发展,启动了关于材料素化的变革性技术重点研发计划,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组织相关单位承担了此项研究任务。应《科学》邀请,该中心卢柯院士和李秀艳研究员撰写了关于晶界调控实现材料素化的展望性论文《材料素化促进材料可持续发展》,于当地时间2019年5月24日在线发表。

    长期以来,材料尤其是大宗结构材料的性能提升往往依赖于合金化,而合金化使得材料的成本不断攀升,性能提升幅度趋缓,回收利用变得更加困难。材料素化旨在通过跨尺度材料组织结构调控实现材料性能提升,替代合金化,减少合金元素的使用,促进材料回收和再利用。尽管这一概念原理上可行,但纳米结构的本征不稳定性导致纳米金属材料热稳定性差,在较低温下即发生晶粒长大;机械稳定性差,在外力作用下出现软化;难以规模制备纳米金属等,从而给材料素化带来困难。

    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塑性变形制备的纳米晶纯金属中,发现了临界晶粒尺寸下的晶界自发驰豫,以及由此导致的材料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应。这一效应的发现,使得制备极小晶粒尺寸超高强度超高稳定性的金属成为可能,为纳米尺度调控组织获得高强度带来了新的机遇,使得材料素化成为可能。

    该文以晶界调控实现材料素化为主线,阐述了素化的原理以及晶界调控方面的最新进展。文中提出,与传统的合金化强化原理即阻碍位错运动不同,纯金属或低合金化材料可通过抑制位错形核来提高材料强度,从而达到减少合金元素使用,提高材料可持续性的目的。材料素化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材料性能,还将对材料及器件的制造产生深远影响。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5/24/content_422030.htm?div=-1
相关报告
  • 《纳米肥料对作物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12-09
    • 虽然化肥提高了作物的生产力,但它们造成了土壤矿物质含量的不平衡,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化肥的大规模使用对土壤结构和土壤微生物区系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破坏。它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未来几代消费者的遗传突变。 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增加了农业部门的需求,使研究人员警惕农民过度使用化肥。纳米肥料已经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方法,可以确保高产和土壤恢复。 为什么纳米肥料的使用比传统肥料更好? 纳米粒子的独特特性,如高吸附能力、增加的表面体积比和靶向释放动力学,使其成为潜在的植物生长促进剂。 由于这些特征,纳米结构肥料可以作为一种向植物输送养分的智能系统。与传统肥料相比,纳米肥料的释放速度非常慢。这种方法改善了营养管理,即提高了营养利用效率,减少了养分渗入地下水。 纳米肥料是专门设计来释放活性成分以应对生物需求和环境压力的。科学家进一步指出,纳米肥料通过改善光合活性、幼苗生长、种子发芽率、氮代谢、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合成来提高农业生产力。 开发有效的纳米配方 纳米制剂或纳米肥料由腐植酸铵、氨、尿素、泥炭、植物废料和其他合成肥料制成。纳米配方的一个例子是纳米氮(N)肥,它是由尿素沉积在氰胺钙上而制备的。 纳米氮肥有助于提高水稻的生产力。这被认为是一种极好的化肥替代品,因为它能促进生长,减少环境污染。过度使用常规肥料,化肥淋溶、反硝化、挥发,造成环境污染。 另一种有效的纳米肥料是通过碾磨尿素并将其与不同的生物肥料混合而成。这种纳米肥料能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缓慢而逐渐地释放养分。 纳米肥料的开发采用了机械和生化两种工艺,即通过机械手段将材料磨实以获得纳米颗粒,利用生化技术获得有效的纳米配方。 肥料通常被封装在纳米颗粒中。这种纳米肥料为植物提供了更大的吸收能力和养分利用效率。用纳米材料包封营养物的过程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如下所述 营养粒子表面覆盖一薄层纳米材料(聚合物膜) 在不同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纳米材料中封装的营养物质 营养物以纳米乳液的形式输送 纳米肥料如何进入植物系统? 研究人员指出,与传统肥料相比,植物根系作为营养物质的入口,对纳米材料(纳米肥料)具有高度多孔性。叶片上的气孔也被报道有利于纳米材料的吸收和进入叶片。 科学家们用蚕豆(蚕豆)进行了实验,以确定纳米颗粒穿透植物系统的效率。他们发现,与大于1.0纳米的纳米颗粒相比,43纳米颗粒能够大量穿透树叶。 据报道,纳米肥料也可以通过胞间连丝传递养分。胞间连丝是大约50 - 60nm大小的纳米通道,用于在细胞间传输离子。碳纳米管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运输和运送货物(营养物质和其他重要的生物化学物质)到植物的目标部位的有用工具。 在可持续作物发展中使用纳米肥料 科学家认为,纳米锌肥料对植物的旺盛生长(茎部和根系)和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有重要作用。 在之前的研究中,纳米锌肥的改良显著提高了花生的产量。这些纳米肥料还可以提高蔬菜的种子产量。类似地,含有碳纳米管的肥料被报道可以减少发芽的天数。这些纳米肥料还可以促进水稻幼苗根系的发育。 纳米肥料还可以缩短作物周期,提高作物产量。例如,携带NPK(氮、磷、钾)的纳米颗粒对小麦的改性表明粮食产量增加,小麦的作物周期缩短了40天。在玉米种植系统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Nano-Fertilizers的局限性 尽管纳米肥料有助于可持续的作物生产,但在销售之前应该仔细考虑纳米肥料的限制。使用纳米肥料的限制主要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监测和研究空白。 下面列举了与使用纳米肥料促进可持续作物生产有关的一些缺点。 缺乏纳米肥料风险管理体系 缺乏所需数量的纳米肥料的生产和供应。这限制了纳米肥料作为植物养分来源的更广泛的采用。 纳米肥料的高成本 在制定过程中缺乏标准化。这就导致了同一纳米材料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结果。 获批准的纳米肥料制造公司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一些经批准的纳米肥料及其制造商是: 纳米钙(德国AC国际网络有限公司) 纳米微营养品(印度山茂妙亚贸易有限公司) 纳米绿色(印度纳米绿色科学公司) Biozar纳米肥料(伊朗Fanavar Nano-PazhooheshMarkazi公司)
  • 《发展材料基因工程 产业化与应用不可断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12-06
    • 作为新兴产业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点发展领域,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新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   围绕不断丰富和发展材料基因组工程理念和方法、推动材料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第三届材料基因工程高层论坛于近日召开。   据悉,我国目前已形成了全球门类最全、品种与产量规模较为完善的材料产业体系,材料产业产值约占我国GDP的23%,2018年新材料产值达3.9万亿元。但在新材料方面,创新能力不足、质量不高、迭代经验欠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发达国家已在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新材料上加大创新力度,潜在的新的短板将逐渐显现,创新力不足、难以抢占制高点,以及资源保护和利用能力不强,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材料基因工程的实施,可有效地解决新材料发展的瓶颈问题,促成材料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曹国英说。   材料基因工程是材料科技领域的颠覆性前沿技术,它的基本理念是创新材料研发模式,采用“理性设计—高效实验—大数据技术”相互融合、协同创新的方法,取代传统的试错法,加速新材料的发展;通过突破高通量计算方法、高通量实验方法、材料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建设材料基因工程创新平台,实现新材料研发周期缩短一半、研发成本降低一半的目的。   “未来几年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强国建设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对新材料研发速度、研发成本、质量、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常国武建议,我国发展材料基因工程,还需要进一步加速新材料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的衔接,充分利用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新材料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数据信息设施共用共享,同时进一步营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加快培养一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