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2022年的破纪录增长后,全球生物防治、生物刺激素和生物肥料市场已进入选择性整合与理性增长的新阶段。根据DunhamTrimmer的独家市场情报,2013至2024年间该行业共达成597笔交易,年均签约49项。交易在2022年达到峰值,全年完成82笔交易,其中32笔为并购协议与合资项目。此后,受信贷条件收紧,资本成本上升,及生物制品行业自然成熟化影响,市场交易量下降41%,2024年回落至48笔。此后战略合作正在扩张:分销与共同开发合作已成为当前主流模式,使跨国企业能以更低财务风险获取创新技术。 从规模到价值:投资者思维转变DunhamTrimmer拉丁美洲业务发展副总裁Ignacio Moyano指出:″关注焦点不再局限于企业规模,而是更看重管理方式、财务健康度与可量化的竞争力。″生物投入品之所以成为投资焦点,正是由于其兼具创新性、可规模化与可持续性,与ESG投资理念高度契合。 并购仍是推动实验室创新走向田间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催化剂,帮助初创企业对接跨国公司的分销网络与合规体系。而战略合作则在深化股权投入前,为企业提供了更安全的技术与市场验证通道。 巴西:快速增长的潜力市场DunhamTrimmer首席运营官兼管理合伙人Rick Melnick将巴西称为″仍处于发展初期的巨型市场″。该国广阔的耕地面积,独特的土壤与有害生物复杂性,以及政府扶持政策,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机遇却需要深厚本地知识的复杂环境。 Melnick表示,公司专注于市场进入战略与尽职调查两大核心板块:″投资机构评估生物领域并购机会时,我们往往是其第一联络人。同时我们协助客户优化市场进入策略——在拉丁美洲市场,把握时机与定位至关重要。″ DunhamTrimmer将交易分为四类:收购(非有机进入特定领域),分销合作(非控股式获取创新技术),共同开发(跨国公司协同),以及研发合作(创新者商业扩张)。这种分类折射出行业日益增长的复杂性:技术创新必须与法规、物流、商业能力结合——而这些要素鲜少集中于单一公司。 展望:战略理性、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新一轮并购周期将呈现更精细化,战略导向的交易特征,强调经验证的技术、执行能力与长期财务稳定。行业演进正推动专业化,严格管理与价值创造的深度变革。 对投资者而言,理性已取代盲目热情;对创新者来说,合作已成为通往规模化盈利增长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