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光科技拟终止收购韩国COWIN公司100%股权》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3-06
  • 2月23日,炬光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COWIN股东协商一致,双方同意公司终止收购韩国COWIN100%股权事项。

     

    交易审批评估结果尚未落地

    关于该项收购事宜,2022年9月9日晚,炬光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收购韩国COWIN DST CO.,LTD.100%股权,支付对价约3.5亿元。

    13日,炬光科技收到上交所问询函,对COWIN DSTCOWIN DST的财务情况、控股情况、核心技术、估值以及公司的交易安排、商誉减值风险六个方面进行了提问。炬光科技表示会按要求及时回复《问询函》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2日,炬光科技对上交所的问询作出了回复。

    2022年9月19日,COWIN接到韩国商务、工业和能源部通知,要求评估COWIN的技术是否属于韩国国家核心技术,如评估结果为COWIN的技术属于韩国国家核心技术,依照韩国政府对国家核心技术的规定,此次并购需要获得韩国商务、工业和能源部的前置审批。

    COWIN自此积极配合韩国商务、工业和能源部的评估,但评估历时约5个月,至今尚未有评估结果。考虑到上述评估时间的不确定性给双方业务、经营带来潜在负面影响,最终炬光科技与COWIN股东协商一致,拟终止收购事项。

    COWINDST连续亏损 但有望盈利

    COWINDST是全球领先的显示面板修复设备、光罩(掩膜版)修复设备以及泛半导体光学检测设备提供商。在泛半导体行业,COWINDST拥有超过17年的技术积累。COWIN DST核心技术的相关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显示面板激光修复、掩膜版激光修复、泛半导体光学检测等领域;COWIN DST核心技术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表现在已获得众多行业知名客户的认可。COWIN DST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和业务符合炬光科技战略发展方向。

    事实上,根据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COWIN DST从2019年开始持续处于亏损的状态。2019年,COWIN DST实现营收1.35亿元,净利润-0.75亿元;2020年,COWIN DST实现营收0.70亿元,净利润-0.53亿元;2021 年,COWIN DST实现营收 0.86亿元,净利润0.87亿元,处置对外投资部分股权确认投资收益1.48亿元,若扣除前述投资收益,公司实际亏损0.63亿元;2022年上半年,COWIN DST实现营收0.42亿元,净利润-0.26亿元。

    对此,炬光科技曾表示,COWIN DST 2022年销售额预计可实现1.51亿元左右收入,同比 2021年收入增长 97%,预计2022年下半年将逐步实现盈利。而未来年度COWIN DST的新产品将在掩膜版修复和泛半导体光学检测领域快速发力,预计可实现较好的收益。根据炬光科技公布的数据,COWIN DST 2026年营收较2021年预计翻四倍,净利润也将稳步上升。

    炬光科技属于激光产业链上游企业。在2017年,公司通过收购德国LIMOGmbH,成功地在自身产生光子基础上,增加了调控光子的技术能力,完善了上游布局,并实现了国际化拓展。炬光科技已明确将泛半导体制程作为三大应用重点战略方向之一,从上游产生光子、调控光子的核心元器件,向中游泛半导体制程的模块、模组或子系统拓展的基础上,希望通过此次并购大大促进公司中游泛半导体制程领域技术和产品布局的快速落地、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基于自身中游领先的模块、模组和子系统技术与产品基础上向市场空间更大的下游发展、完成在特定应用和全新技术领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战略布局。若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与COWIN DST将在市场、技术、运营等方面将形成全方位的协同效应。

    在泛半导体制程领域,激光在开拓新型应用以及取代传统工艺或升级换代上崭露头角、具备潜力。而当前在整体市场需求及政策支持双轮驱动下,泛半导体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内相关投资巨大,设备需求旺盛,但相关制程核心设备国产化程度普遍较低。

    尽管此次收购终止,在促进泛半导体制程业务实现商业化落地及相关产品的大规模量产上,炬光科技已启动在安徽省合肥市投资建设“炬光科技泛半导体制程光子应用解决方案产业基地”项目,进行泛半导体制程应用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将公司目前较为成熟的泛半导体制程业务和正在进行的泛半导体制程相关研发项目转移到合肥进行产业化。后续还将有何规划,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报告
  • 《韩国SK收购越南750MW光伏项目,后续或有更大投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13
    • 近日,越南兴海集团向永福省(Vinh Phuc)人民委员会提交SK建设参与项目申请。SK建设公司推进越南光伏项目的股权收购事宜。此举旨在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相关光伏项目,进军未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越南光伏市场。SK建设总经理安宰贤(音译)着力于环保及新能源项目,相关业务板块有望实现快速扩张。 2020年10月6日,据相关业界人士透露,越南兴海集团向永福省人民委员会提议将在洛宁县(音译)开发的4处光伏发电站的股份出售给韩国SK建设和泰国Super Solar公司。 在项目初期,挪威光伏企业Scatec Solar公司作为该项目的投资人参与了该项目,但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挪威方面撤回了相关投资。 因此,越南兴海集团向包括韩国SK建设公司在内的外部投资人提出了合作邀约。此举是为了将外国资本作为战略投资人引入越南并顺利的进行项目的后续开发。该光伏电站以2020年12月投入COD为目标,正在进行相关的施工。总装机容量为750MW。 SK建设公司将从以此次股权投资项目开始,正式开始在在越南开展包括光伏和风电等环保能源项目在内的项目活动。绿色环保项目是SK建设公司定位为今后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业务领域。2020年7月通过内部组织改编,SK建设公司新组建了环保项目部和新能源项目部门。环保项目部门由安宰贤(音译)社长担任事业部部长进行直接管理。 SK建设公司计划在韩国国内也根据韩国政府7月底刚颁布的绿色能源新政的规划来具体推进环保类项目。 SK建设公司于本月初与私募基金运营公司Affirma Capital和EMC控股公司签订了股票买卖合同(SPA)。EMC控股公司是韩国国内排名第一的综合环保平台企业,从污水处理到废弃物的处理及填埋。在韩国全国运营着超过970处水处理设施和4个废弃物焚烧场、1个填埋场。 与美国燃料电池设备制造企业Bloom能源公司携手,计划从2021年开始正式开展氢气发电项目。SK建设和Bloom能源计划通过今年年初设立的合作法人公司Bloom SK Full-Cell作为主体,自明年开始起在韩国市场推出生产可再生型氢燃料电池及其电解槽产品(电气分解设备)。
  • 《东方日升收购九九久科技100%股权 加速布局新能源与新材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14
    • A股光伏龙头企业东方日升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收购必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价格原则上不低于26亿元,最终转让价格以评估结果作为定价依据,由双方协商确定。 公告称,东方日升致力于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式发展并举的方式构建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公司“新能源、新材料”两新战略规划目标;本次框架协议相关内容若得以完成实施,预计将完善公司新能源储能板块的产业链布局,丰富新材料核心产品门类,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市场份额,增加公司利润增长点,对公司的业绩具有积极影响,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和长远规划。 对于此次东方日升为何接盘必康制药旗下子公司九九久科技,该公司表示,这与九九久科技近年来在新能源和新材料两大领域的快速发展不无关系。公开资料显示,九九久科技主打产品分别为六氟磷酸锂和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其中以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为主要产品的新材料板块在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大增61.46%。在新材料领域,九九久科技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较强的规模优势,随着6800吨/年的产能扩建项目的投产,未来九九久科技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产能接近一万吨,位居行业前列。 在收购九九久科技之前,东方日升已大力推进储能业务发展。据此前该公司对外公布的2017年年报透露,目前,东方日升在“光储”、“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等方面已进行商业化应用。今后,东方日升还将推动已有光伏电站的多形式处置,提高电站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公司还将通过技术研发、人才引进以及资源整合,逐渐实现新材料、新能源业务横、纵向的延伸和布局,贯彻“百亿日升,世界日升,百年日升”的战略理念,推进“两新战略”的实现。 近年来,已占据光伏市场半壁江山的户用光伏也为我国储能市场发展带来了机遇。由于风、光等新能源本身具有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阻碍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因此,如果将储能系统应用于光伏发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近期也指出,我国应大力发展小型光伏发电。他指出,小型“光伏+储能”应用系统,项目不必集中于西北,而是应该建在用户身旁,这样可以免去远距离输电线路和线路损耗,在其中建设风电—光伏—储能微电网,还可与大电网进行互补。而在居民区,除了利用屋顶,还可以利用墙面发展户用光伏储能系统。这也预示着“光伏+储能”应用新格局即将开启。 有业内人士还指出,从储能成本趋势来看,这两年储能成本在不断下降,2017年储能每兆瓦时成本为200万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接近150万元。面对这一市场前景无限的光伏储能市场,东方日升则制定了更为雄心勃勃的规划。该公司总裁王洪透露,到2026年,集团有望实现营收收入500亿元,打造极具影响力的全球智慧能源平台运营商服务商,实现光伏、储能、新材料、智能家居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