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Glass将在DARPA资助的LUMOS项目中为耶鲁开发激光器》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11-01
  • 澳大利亚的BluGlass和耶鲁大学的合作获得了美国政府资助,以帮助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发新颖的激光二极管技术。

    现在计划处于第一阶段中,BluGlass和耶鲁大学将根据DARPA的通用微光学系统激光器(LUMOS)计划进行有偿研发,该计划旨在将高效的集成光学系统与完整的光子功能相结合在单个基板上。

    激光对于光通信、遥感、制造和医疗应用至关重要。光子集成电路在光学系统中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可用于广泛的应用,包括光检测和测距(LiDAR)、信号处理、芯片级光学时钟、螺仪和数据传输。但是,目前这两种技术都受制于用于制造材料的不兼容性,硅光子易于制造,但发光体性能不佳,而化合物半导体可实现高效的发光体,但难以规模化以用于复杂的集成电路。

    耶鲁大学和BluGlass研究团队共同致力于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以在单个设备中创建具有光子集成电路的高性能激光器和放大器,以用于紧凑型光学相控阵LiDAR和神经形态光学计算等应用。

    BluGlass正在向耶鲁提供定制的GaN激光二极管和激光外延晶片,以将其集成到光子集成电路(PIC)中。BluGlass表示,其独特的技术能力可提供更多的设计和制造性选择,以结合氮化物和光子集成电路。具体来说,该公司的外延片将在该程序下制造新颖设计的激光器。这一合作展示了BluGlass在GaN激光外延生长技术中的能力,同时展示了其技术与下一代激光应用的集成,这会给BluGlass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相关报告
  • 《美国耶鲁大学开发出首个芯片级掺钛蓝宝石激光器》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李衍
    • 发布时间:2023-01-31
    • 紧凑型窄线宽可见光激光器是光传感、光计量和光通信以及精密原子和分子光谱的关键部件。随着发射带宽接近八倍频程(octave),掺钛蓝宝石(Ti:Sa)激光器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产生固态激光的关键工具。然而,现阶段商业型掺钛蓝宝石激光系统需要高泵浦功率,并且依赖昂贵的桌面组件,这限制了其实验室应用。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团队展示了世界上第一个集成了芯片级光子电路的掺钛蓝宝石激光器,它提供了迄今为止在芯片上见过的最宽的增益光谱,为众多新应用铺平了道路。 此芯片级掺钛蓝宝石激光器的关键还在于激光的低阈值。传统的掺钛蓝宝石激光器的阈值超过100毫瓦,研究团队通过将泵浦和激光模式严格限制在单个微环谐振器中,从730 nm到830 nm将激光器的阈值降低了几个数量级、降至6.5毫瓦。通过进一步调整,研究团队相信可以进一步将功率降低到1毫瓦。 将掺钛蓝宝石激光器的性能与芯片的小尺寸相结合,可驱动受功耗或空间大小限制的应用,如原子钟、便携式传感器、可见光通信设备,甚至量子计算芯片。该系统还可兼容氮化镓光电子器件家族,氮化镓光电子器件广泛用于蓝色LED和激光器。 论文信息:Yubo Wang, Jorge A. Holguín-Lerma, Mattia Vezzoli, et al. Photonic-circuit-integrated titanium:sapphire laser [J]. Nature Photonics, 20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6-022-01144-2#Sec2
  • 《新品 |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首台芯片级掺钛蓝宝石激光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2-06
    • 激光线宽测量 美国耶鲁大学一组研究人员开发出首台芯片级掺钛蓝宝石激光器,这项突破的应用范围涵盖从原子钟到量子计算和光谱传感器。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掺钛蓝宝石激光器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可谓激光领域的一大进步。它成功的关键是用作放大激光能量的材料。掺钛蓝宝石被证明十分强大,因为它提供了比传统半导体激光器更宽的激光发射带宽。这一创新引领了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领域的基础性发现和无数应用。 台式掺钛蓝宝石激光器是许多学术和工业实验室的必备设备。然而,这种激光器的大带宽是以相对较高的阈值为代价的,也就是它所需的功率较高。因此,这些激光器价格昂贵,占用大量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在实验室研究中的使用。研究人员表示,如果不克服这一限制,掺钛蓝宝石激光器仍将仅限于小众客户。 将掺钛蓝宝石激光器的性能与芯片的小尺寸相结合,可驱动受功耗或空间大小限制的应用,如原子钟、便携式传感器、可见光通信设备,甚至量子计算芯片。 耶鲁大学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集成了芯片级光子电路的掺钛蓝宝石激光器,它提供了芯片上迄今看到的最宽增益谱,为许多新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新研究的关键在于激光器的低阈值。传统掺钛蓝宝石激光器的阈值超过100毫瓦,而新系统的阈值约为6.5毫瓦,通过进一步调整,研究人员相信可将阈值降低到1毫瓦。此外,新系统还与广泛用于蓝色LED和激光的氮化镓光电子器件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