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大力减产 美油钻井三周连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13
  • 周一(3月11日),亚洲时段,油价走高。沙特阿拉伯表示,在6月份之前不太可能结束欧佩克主导的减产措施。供求失衡依旧是制约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后续投资者仍需关注OPEC+的减产力度以及地缘局势对原油供应的冲击。此外,美油钻井数下滑9台,连续第三周下滑,或暗示产量增速将放缓。

    截止北京时间13:00,美油报56.34美元/桶,日内涨幅0.48%;布油徘徊66美元关口,报65.97美元/桶,日内涨幅0.35%。

    OPEC+减产政策6月前不会改变

    沙特石油部长法利赫周日表示,在4月份的集团会议上改变OPEC+产出政策还为时过早,中国和美国今年将引领全球石油需求健康。OPEC成员国及以俄罗斯为首的盟国将于4月17日至18日在维也纳举行会议,另一次集会定于6月25日至26日举行。预计不太可能在4月份改变其产量政策,如果需要,将在6月份进行调整。OPEC+自2019年1月1日开始减产120万桶/日的石油产出,有效时长为6个月,以避免供应过剩导致油价走软。其中OPEC减产80万桶/日,非OPEC减产40万桶/日。

    全球石油需求总量将增加150万桶/日

    消息人士最近表示,最可能的情况是,目前的供应削减将在6月延长,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对欧佩克成员国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程度。在遭受政治和经济危机的委内瑞拉,自美国于1月28日对其石油工业实施制裁以来,石油出口下降了40%至约92万桶/日。法利赫称,“如果你单独看委内瑞拉,你会感到恐慌;如果你看看美国,你会说世界上充斥着石油。你必须把整个市场看作市场,我们认为2019年的需求实际上非常健康,今年全球石油需求总量将增加约150万桶/日。”法利赫还补充表示,中国的需求正在逐月打破记录,并估计该国今年将突破1100万桶/日。中国、美国和印度经济的扩张推动了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

    沙特阿拉伯2月原油产量降至1010万桶/日

    沙特阿拉伯一名官员对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表示,该国2月原油产量为1010万桶/日,远低于其1031万桶/日的配额。法利赫上月表示,3月份产量将降至980万桶/日,出口量为690万桶/日。OPEC定于周四在其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公布其成员国2月份的产量水平。在上月的报告中,OPEC最大产油国、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自报1月份原油日产量为1024万桶。沙特阿拉伯表示,计划在其12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中,以身作则,领导由24个国家组成的OPEC+联盟。分析人士表示,沙特正寻求通过提高油价来为国内政府支出提供资金。

    阿联酋承诺继续履行减产义务

    OPEC成员国阿联酋上周日表示将继续履行其减产义务,直到市场重新平衡。阿联酋能源和工业部长马兹鲁埃上周日表示,在全球市场重新实现平衡之前,阿联酋将继续履行一项产油国协议,削减原油供应。马兹鲁埃表示:“我们将继续履行OPEC+自愿调整产量的承诺,直到全球市场重新实现平衡。阿联酋遵守2月份削减石油供应的规定,即使不会超过,也将履行其义务。这将有助于为全球石油市场带来平衡和稳定。”

    石油钻井数触及10个月来最低水平另一方面,美国能源服务公司贝克休斯最新报告显示,石油钻井数量下降了9台至834台,这是连续第三周减少,触及10个月来最低水平,或暗示产量增速将放缓。澳新银行周一表示,“这是连续第三周下滑,此前一些石油生产商削减了2019年的支出前景。”去年高钻井活动导致产量增加200多万桶,达到创纪录的1210万桶/日。国际能源署上个月将2019年的需求增长预测与1月份的140万桶/日保持不变。钻井速度放缓导致未来产量增长更加怯懦,但由于近期下降,整体钻井水平仍然相对较高,许多分析师仍预计美国原油产量很快将超过1300万桶/日。美国原油产量自2018年初以来已增长逾200万桶/日,至1210万桶/日,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加上欧亚经济增长放缓,最终可能会降低燃料消耗。投资银行杰富瑞上周五表示,美国产出增长主要得益于陆上页岩气生产。近期,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等石油巨头的投资令陆上页岩气生产受益。摩根大通称,“大型石油公司带来了规模、稳定的资本投资和科学,这可能导致增长轨迹加快,限制油价上涨。”上周五,在接受调查的35位交易员与分析师中,11人看多油价,8人看空油价,16人持窄幅震荡观点。重点关注:美元及股市表现;OPEC+减产力度;美油产量维持纪录高位;欧亚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石油钻井总数下滑的后续行情发酵。

相关报告
  • 《OPEC下月将制定减产目标,美油结束史上最长连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1-16
    • 据知情人士透露,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他产油国将在下个月的一场会议上宣布削减产量以支撑价格增长。受此消息影响,11月14日国际油价上涨约1个百分点,部分收复了前一交易日的巨大跌幅。 截至当地时间11月14日收盘,1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65美分至66.12美元/桶,盘中最高涨至67.63美元。12月交割的WTI原油(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56美分至每桶56.25美元。 在上一个交易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与WTI原油期货分别下跌6.63%与7.07%,创下近两年多以来最大跌幅。WTI原油期货更是以12连跌创下上市以来的最长跌势。 主要产油国供应量激增是本轮熊市的主要原因。过去三个月间,美国、沙特、俄罗斯三国的原油产量总共增加了105万桶/日。另一方面,需求侧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而渐生疲态,对此现象的担忧也给石油市场带来压力。自10月初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累计下跌超过20%,这是自2014年价格跳水以来的最大跌幅之一。“也许一些对额外供应和需求疲软的担忧终于反映在了市场定价上,但我不敢说价格已经明确触底。”传统能源公司(Tradition Energy)副总裁金·麦克吉伦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他还认为,市场在连续数周下跌之后突然反弹,与产油国可能在2019年减产140万桶的消息有关。 当地时间11月14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OPEC将于12月6日召开会议,制定2019年政策。目前,OPEC及俄罗斯等伙伴国正在讨论2019年最多日均减产140万桶的目标,以应对国际油价持续下跌。 该消息人士还表示,日均140万桶的减产目标需要考虑俄罗斯和伊朗的意见,而目前伊朗由于遭受美国制裁,石油出口量下降,因此不希望在新协议中加入具体产量目标,俄罗斯则对减产还没有明确表态。目前,布伦特原油期货和WTI原油期货的相对强弱指数仍然低于30。相对强度指数是一种技术分析指标,用来衡量多空力量的强弱程度。该指数的最高值为100,最低值为0。如果数值低于30,那么就表明该期货价格已经下跌过度。芝加哥能源顾问公司瑞特布希联合(Ritterbusch and Associates)总裁吉姆·里特布什(Jim Ritterbusch)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个市场正试图在前所未有的12连跌之后找到价格底部......虽然供应过剩现象仍然相对温和,但市场关注的是过剩扩张的趋势,需要在价格底部确立之前找到逆转的迹象。”在本月的报告中,国际能源署(IEA)对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量的预测没有变化,但但是降低了对非经合组织国家需求增长的预期。后者是此前世界原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发布报告称,美国7个主要页岩盆地的原油产量预计将在12月达到创纪录的794万桶/日。目前,陆上产量的激增令美国整体原油产量达到1160万桶/日,使美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多数分析师预计,2019年上半年美国产量将突破1200万桶/日。美国原油产量的增加导致其库存进一步增加。分析师预测,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将增加320万桶,连续第八周保持增长。
  • 《OPEC石油减产打响新年第一枪》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04
    • 新年新气象,2018年眨眼就过去了,2018年大起大落的世界石油价格的印象仍令我们记忆犹新,以2018年10月为分界,10月之前由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OPEC的减产和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油价是一路飙升,还预测会破百元大关;10月之后由于各石油输出大国持续增产,加上全球经济走弱,年末美股暴跌的影响,油价就像坐上了过山车,一路下跌,让刚尝到甜头的OPEC国家又自食恶果。 为了拉升油价,OPEC与俄罗斯等国都开始计划减产协议,在12月的OPEC+会议上终于达成了减产协议,但该协议并没有像预期中一样能拯救低迷油价,由于美国在这个时候宣布增产,增产量是OPEC减产的一半,这相当于减产协议的效果也被折中,这对油价颓势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石油市场仍然没有对减产做出反应。 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世界油价创下4年来最大季度跌幅,较10月初高点跌约40%,2018全年跌幅超20%。截止收盘,WTI原油报45.4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收53.8美元/桶,虽然稍稍有上涨,但整体油价还是走低。 国内油价在2018年也是出乎了意料,年末的5次调价都是下调,以“五连跌”收尾,而距离上一次调价已经过去了十个工作日,下一次调价时间为2019年1月14日24时,预计仍然是下调趋势。 2019年的油价是以OPEC减产开始,油价是建立在供求关系的变化上,在如今的世界石油价格上,最有影响力的无非是沙特、美国和俄罗斯这三个石油“大王”了。 首先沙特很明显是想要减产,毕竟,只有减产才有可能拉升油价,由分析师预计,如果顺利达成减产120万桶/日的目标,国内的油价将有望回到60美元/桶的水平,这样依赖石油出口赚取外汇的沙特才能回到以前日进斗金的时代。 反观美国,其持有的态度始终是反对减产,由于页岩油革命后,美国的页岩油技术相对成熟,原油产量大幅增长成为了石油出口国。再者去年美国转型成为能源输出国家,更加想要借助增产打进世界石油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俄罗斯则是摇摆的一方,既不想让美国坐大,也不急着通过减产拉升油价赚取外汇,所以俄罗斯的意见在此显得尤为重要。 巴克莱的能源市场研究负责人预计,明年可能看到V型反弹,但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OPEC减少出口能让库存下降,二是宏观经济环境没有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