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xk1kTb2PCGFAA2K-VdUNw
2023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昌平实验室曹云龙课题组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Repeated Omicron exposures override ancestral SARS-CoV-2 immune imprint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为深入了解SARS-CoV-2免疫印记动态提供了新见解。
这项研究通过高通量单细胞V(D)J测序以及深度突变扫描技术,揭示了在已接种新冠原始株疫苗并产生原始株免疫印记的情况下,二次暴露于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通过感染或者疫苗接种)后,机体可生成高比例的奥密克戎特异性中和抗体,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单次奥密克戎变异株刺激后,由于原始株免疫印记所引起的主要产生靶向交叉结合原始株、非中和表位抗体的现象。同时,这些奥密克戎特异性抗体大多靶向全新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BD)表位,虽然无法中和新冠病毒原始株,但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支系具有卓越的广谱中和能力。
该研究还利用深度突变扫描数据,预测了未来XBB支系的演化热点。该研究不仅从抗体表位层面深入理解了免疫印记现象,还为全球新冠疫苗的更新和使用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