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利用热点网格技术远程指导》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lifs
  • 发布时间:2020-04-01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定力不减,劲头不松,持续做好污染防治工作。近期,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进一步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解决突出问题,在强化监督现场工作不能如期开展的情况下,热点网格技术通过非现场帮扶,充分发挥大气环境监管“千里眼”功能,为疫情下的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无接触式”的环保配送服务,远程指导各地有序开展热点网格针对性排查。   生态环境部结合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分析,查找大气污染集中的热点网格区域,对PM2.5浓度显著高于周边网格的情况发出“报警”提示,指导地方对这些“冒泡”的热点区域开展针对性排查。2020年3月以来,共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以下简称重点区域)39城市推送报警提示信息1989个,帮助发现各类环境问题1191个。   为加强网格监管力度,生态环境部采取了“日调度、周汇总、月通报”模式。每日对重点区域各城市的排查反馈情况进行跟踪,对反馈率低的城市及时提醒;每周周中、周末对各城市报警及反馈情况、发现问题情况、典型案例等进行分析汇总;每半月对重点区域各城市空气质量形势进行分析,帮助各地聚焦重点区域开展针对性排查,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   近一个月以来,重点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热点网格监管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蓝天保卫战的“排头兵”作用,坚守岗位、履职尽责。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针对报警网格开展排查,S1552793网格内扬尘问题严重,两天排查共发现47个问题。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乡1005420234网格多次报警,县乡两级环境执法人员联合对报警网格内的企业开展排查,发现一家正在生产的印刷企业存在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问题。   热点网格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已由各地进行查处整治。生态环境部后续将继续关注热点网格变化情况,对持续反弹、污染集中的地区加密网格监控,聚焦重点区域的突出问题,用好用足热点网格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监督帮扶效能。

相关报告
  • 《生态环境部利用热点网格技术远程指导各地开展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工作》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04-06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定力不减,劲头不松,持续做好污染防治工作。近期,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进一步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解决突出问题,在强化监督现场工作不能如期开展的情况下,热点网格技术通过非现场帮扶,充分发挥大气环境监管“千里眼”功能,为疫情下的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无接触式”的环保配送服务,远程指导各地有序开展热点网格针对性排查。   生态环境部结合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分析,查找大气污染集中的热点网格区域,对PM 2.5 浓度显著高于周边网格的情况发出“报警”提示,指导地方对这些“冒泡”的热点区域开展针对性地排查。2020年3月以来,共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以下简称“重点区域”)39城市推送报警提示信息1989个,帮助发现各类环境问题1191个。   为加强网格监管力度,生态环境部采取了“日调度、周汇总、月通报”模式。每日对重点区域各城市的排查反馈情况进行跟踪,对反馈率低的城市及时提醒;每周周中、周末对各城市报警及反馈情况、发现问题情况、典型案例等进行分析汇总;每半月对重点区域各城市空气质量形势进行分析,帮助各地聚焦重点区域开展针对性排查,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   近一个月以来,重点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热点网格监管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蓝天保卫战的“排头兵”作用,坚守岗位、履职尽责。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针对报警网格开展排查,S1552793网格内扬尘问题严重,两天排查共发现47个问题。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乡1005420234网格多次报警,县乡两级环境执法人员联合对报警网格内的企业开展排查,发现一家正在生产的印刷企业存在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问题。   热点网格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已由各地进行查处整治。生态环境部后续将继续关注热点网格变化情况,对持续反弹、污染集中的地区加密网格监控,聚焦重点区域的突出问题,用好用足热点网格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监督帮扶效能。
  • 《生态环境部: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31
    • 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将配合司法部积极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向环境数据造假说不。 会上,有提问称: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一批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此举是出于什么考虑?当前碳排放报告存在哪些共性问题?针对碳排放报告数据造假现象生态环境部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何计划? 对此,刘友宾指出,我国碳市场自去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目前正处于重要的发展培育期。公开曝光碳排放报告弄虚作假典型问题案例,彰显生态环境部维护碳排放权交易公平、公正,促进全国碳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的决心和信心。 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2021年10-12月,生态环境部抽调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执法骨干和行业专家,赴22个省份47个城市,组织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初步查实了一批典型、突出问题。 从公开曝光的典型问题案例来看,反映出当前部分碳市场技术服务机构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部分咨询、检测机构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利用弄虚作假手段帮助企业篡改碳排放数据,严重干扰碳市场正常秩序。 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技术服务机构质量控制体系缺失,项目管理混乱,工作合规性、数据真实性难以保障。 三是工作责任不落实。部分核查机构为降低成本将核查业务层层转包,存在“代签”“挂名”现象。还有部分核查机构仅查阅企业提供的现成数据和资料,未核实数据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下一步,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配合司法部积极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明确技术服务机构的责任和监督管理要求。二是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生态环境部已将碳排放专项监督帮扶发现问题及相关案卷材料移交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指导各地依法依规处理处罚,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三是多措并举加强监管。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调查、案件移送等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加大信息公开和信用监管力度。 刘友宾强调,环境数据质量是环境管理的“生命线”,事关科学决策、市场公平和政府公信力,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对包括碳排放数据在内的环境数据造假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刘友宾同时介绍,今年,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将在全国继续开展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点查处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备、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以及第三方监测单位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向环境数据造假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