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阐述乙烯在植物温度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 姜丽华
  • 发布时间:2023-05-11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系统总结了乙烯在植物温度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相关成果以综述形式在线发表于《植物科学趋势(Trends in Plant Science)》。

    乙烯是一种气态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系统总结了目前乙烯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的最新进展,剖析了高温和低温等不同程度的温度胁迫对乙烯合成的影响,阐述了乙烯信号在植物响应温度胁迫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并阐释了乙烯和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温度胁迫响应中的交叉影响,提出了耐温度胁迫作物育种策略,研究对进一步改良茶树等植物的抗逆性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通讯员:张璐君)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trends/plantscience/fulltext/S1360-1385(23)00081-X

  • 原文来源:https://www.caas.cn/xwzx/kyhd/00424b67dfd64142aff63613de6a8227.htm
相关报告
  • 《综述:色氨酸衍生代谢物在植物胁迫响应中的复杂互作调控》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 编译者: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06-24
    • 色氨酸代谢通路在植物中通过5条核心代谢途径转化为多种关键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血清素和褪黑素(5-HTP和TAM途径)、生长素(IAA)(IPA和IAM途径)以及防御化合物吲哚硫苷(IGs)和植保素camalexin(IAOx途径)。这些代谢途径在CYP79B2/CYP83B1等关键酶的调控下存在代谢流竞争。例如,IAOx同时是IAA和IGs的前体,sur2突变体会导致IGs减少而IAA积累。 这些代谢物在植物应对胁迫中发挥多效功能:IAA通过调节根系构型和气孔发育增强适应性,同时激活抗氧化系统;褪黑素通过清除活性氧和活性氮、维持光合系统缓解胁迫损伤;IGs通过黑芥子酶水解产生有毒异硫氰酸盐,构成防御机制;camalexin则通过诱导病原体程序性死亡发挥抗菌作用。 在非生物胁迫中,代谢物间形成精密调控网络:低浓度褪黑素通过上调YUCs/TAAs促进IAA合成,而高浓度褪黑素通过抑制TIR1/AFB受体降低IAA信号传导;血清素通过重组PIN蛋白影响IAA极性运输;IGs在干旱时经BGLU18水解转化为IAA。这些代谢物还与脱落酸(ABA)、赤霉素(GA)等激素协同调控。面对生物胁迫时,代谢网络呈现防御特异性,病原侵染诱导的ROS爆发触发褪黑素积累,进而通过OXI1-MPK3/6级联激活水杨酸(SA)途径;IGs水解产物吲哚-3-甲醇作为IAA拮抗剂,通过干扰TIR1受体平衡生长与防御。 该领域研究已展现实际应用价值:外源色氨酸处理显著提升草莓低温结实率;过表达TSB1增强抗旱性;褪黑素处理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遗传改造方面,靶向调控COMT、CYP79B2等关键基因可精确重塑代谢网络。未来研究需突破开发亚细胞分辨率探针解析代谢物转运机制、建立多组学整合模型阐明时空特异性调控规律、利用CRISPR-Cas9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代谢工程策略等三大瓶颈。这些进展将推动作物抗逆育种进入精准调控新时代。
  • 《研究阐释植物激素介导的植物-病毒相互作用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03-10
    • 植物病毒是威胁植物健康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在植物寄主与病毒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病毒能够利用多种策略改变宿主的细胞环境,从而更有利于自身复制和传播。为了应对病毒的侵染,植物也建立了多种防御机制。激素是一类内源性小分子物质,主要包括生长素(Auxin)、细胞分裂素(CKs)、赤霉素(GAs)、水杨酸(SA)、茉莉酸(JA)、乙烯(ET)、脱落酸(ABA)和油菜素内酯(BRs)。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的多种生长发育过程,如细胞的分裂与伸长,组织与器官分化,开花与结实,成熟与衰老,以及应对外界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在不同的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精细调控植物响应外界胁迫反应。 北京大学李毅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水稻病毒致病与水稻抗病毒机制相关研究,近年来聚焦赤霉素,生长素,茉莉酸等介导的水稻矮缩病毒(RDV),水稻条纹病毒(RSV)致病与水稻抗病毒机制,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eLife,Nature Plants,PNAS, PLOS Pathogens,Molecular Plant,Cell Host and Microbe等重要刊物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近期,该团队在PLOSs Pathogens发表论题为“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plays between host hormones and plant viral infections”的综述论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同行及该团队在植物激素介导的病毒-寄主植物相互作用机制领域的最新进展,提出了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总结了植物激素测定方法及响应病毒侵染的标志性基因表达,为后续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植物激素在调控病毒-寄主植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