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经信委将加快“中国制造2025”战略步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1-12
  • 中国网浪潮资讯 1月10日上午,2017年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浙江省在过去五年里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了“十三五”规划,在各行业的结构性调整方面取得突破,环境发展领域得到全新优化。

      过去五年,浙江省经信委系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全面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浙江全省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4年的7.0%提高到目前的9.0%。2016-2017年处置959家僵尸企业;浙江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左右。与此同时又大力优化发展环境,特别是2017年以来,牵头制订出台了四批企业减负降本政策文件,两年共计为企业减负2260多亿元,成为全国出台减负政策最多、力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浙江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张金如介绍道,在未来,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处置“僵尸企业”的若干意见》,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确保完成着手处置“僵尸企业”200家左右的目标任务。另外,浙江省经信委将大力发展八大万亿产业,超前谋划布局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力争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成为领跑者,全力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试点,突出工作机制建设和重点产业培育,围绕《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确定的11个重点产业,统筹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建设,继续组织实施百项产品升级和工业强基示范项目、百项新兴产业示范项目。

      其中,针对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杭州市余杭区经信局在报告中提到,余杭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将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核心抓手,抓好转型倒逼、抓实“两化”融合、抓牢智能制造、抓细服务优化,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推动余杭工信经济的发展。

相关报告
  • 《浙江嘉兴港区:加快发展临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2-22
    • 过去,嘉兴港区的产业结构以化工业为主;如今,通过构建新平台筑巢引凤,加快发展临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以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为主阵地,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做好减量提质文章,嘉兴港区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从投资考察到项目签约,香港飞瑞航空华东通航产业园项目虽然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但能被列入浙江省特别重大产业类项目,其“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 “总投资86.7亿元的飞瑞航空华东通航产业基地是飞瑞公司飞机制造、试飞的基地。”飞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龙鹏告诉记者,“目前一期已于去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这里将进行通用机型的总装,开展飞行员的培训以及相关的融资租赁、运营等业务,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接轨上海,理念接轨是核心,产业接轨是重点。”嘉兴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大项目的落户将进一步加快港区接轨上海的步伐,也将进一步推进港区主动融入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的建设。” 在浙江,不以规模论英雄。从“亩产”到“亩均”,从基层探索,到试点推广,再到纳入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浙江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在去年5月举办的全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大会上,浙江省省长袁家军指出,要高效能推广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品牌增值、兼并提效、管理增效、循环利用、设计赋值、新品迭代的“提高亩均效益十法”。 数据显示,嘉兴港区在浙江省省级开发区综合效益排名中位列第3位。这得益于嘉兴港区正进行的一系列“亩均论英雄”改革。一是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车间为重点,全力推进企业智能工厂建设,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提供了源动力。二是聚焦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动智慧化工园区“全国试点”建设。 位于化工新材料园区的浙江鸿基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规上工业企业,去年,该公司智能工厂改造项目之一的MES系统建成投入使用。 “该系统能够分析公司生产数据,自动生成相关数据报表,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实时掌握生产情况。相较于以前人工完成的模式,该系统不仅效率更高而且节省人力。”浙江鸿基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亮介绍说,“通过建设智能工厂,企业单耗成本较原来降低了2-3%,用工人数也由原来的75人减少到了65人,占地100亩的企业,亩均产值提高到了1200万元。” 孙亮坦言,在同行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谁能够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谁就有市场主导权。为此,鸿基石化开拓进取,努力向创新要红利,从2017年开始便投入数百万元实施智能工厂建设,从智能安防、智能生产、智能可视化等多个方面入手。 “智能工厂建设涉及的内容其实有很多。2017年,我们出台了加快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区内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资金补助。针对有意向进行智能化改造的企业,港区也有专门的企业进行服务配套。此外,港区还成立了专项行动小组,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发展。”嘉兴港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助理付鹏程告诉记者,“目前,60%的规上企业已经启动了智能工厂建设,今年的目标是要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工厂改造全覆盖。除了企业数量全覆盖外,我们还希望在产业覆盖上有所突破,不仅要改造化工行业,更要延伸到服装、五金等传统行业上去。” 2015年,嘉兴港区率先启动了化工新材料园区智慧园区建设工作;2016年,化工新材料园区获批成为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2017年12月29日,化工新材料园区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单位”称号……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嘉兴港区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2018年,嘉兴港区智慧化工园区一期建设已经全部验收并稳定运行。由浙江航天恒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soco™产品,为港区建立了智慧安防、智慧环保、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地理信息五大智慧应用业务系统。 浙江航天恒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智慧化工园区平台产品经理梁园说:“通过提升化工园区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了区内企业的统一规划管理。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有了这套系统,企业可以大大降低管理、能源消耗、环保排污、物流配送等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亩均产值,提升经济效益。” 如何跑得快?关键在于实行集中处理和提升内部效率。2018年,嘉兴港区进一步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进办事事项“全集中”,实行“无差别综合受理”。 “无差别受理”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新举措,是“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即企业和群众在办理某一业务时,只需领取一个综合受理号,就可在任一综合受理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办理所有相关业务。 而在办事事项的整合集中上,港区按照“应进尽进”原则,14个职能部门的312项(720子项)已经全部进驻港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不仅如此,港区还推行了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登记自助服务,开公司注册办理各类证照不用来来回回跑多趟,不用排队等时间,不用再到窗口递交资料,只需“动动手指”在网上即可领取电子营业执照。让“数据”跑 路,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 跑得“快”,还要跑得“稳”。为此,港区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障“最多跑一次”。 例如,港区建立起了代办员队伍,提供重大项目全程指导,让投资者来到港区放心安心。围绕招商引资工程,对重点项目、大项目,导办专员提前介入、全程指导,从细节入手,指导签约项目一步步完成企业的登记落地。 嘉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去年,我们共代办服务投资项目9个,涉及注册资金19.2亿元。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平台迭代升级,实现项目备案的全流程网上申报、网上办结、网上反馈。” 勇当嘉兴建设大湾区和发展海洋经济排头兵,是嘉兴港区的定位,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一个更美更好的港区!
  • 《浙江省省经信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1-15
    • 1月10日上午,浙江省经信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张金如作工作报告,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巡视员徐焕明主持会议,委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过去五年,全省经信系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全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了“十三五”规划,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特别是在工业综合实力、结构调整、发展动力、两化融合、市场主体、发展环境等六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会议指出,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省经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勠力同心谋发展,砥砺前行续新篇,在推进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有五大亮点:一是聚力供需两侧抓发展,全省工业运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聚力新旧两端强动能,全省经济增长动能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是聚力左右两翼促融合,全省两化融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四是聚力大小两头育主体,全省创业创新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五是聚力加减两面优生态,全省企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会议要求,全省经信系统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制造强国建设的新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批示的十个方面重要论述,把它作为经信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从思想认识、工作机制、工作主线、基本路径、工作着力点、制度保障等方面,牢牢把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围绕发挥好政府的引领作用、企业家的主体作用和消费的带动作用,全面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责任。   会议提出,2018年全省经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全省经信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工业和信息化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79126”五年发展目标,全力打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组合拳,统筹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重点抓好五方面十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全力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防范化解企业风险、工业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二是全力做好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试点、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试点和“信息经济发展国家示范区建设”试点等三大国家试点工作;三是积极打造梯度化的企业创新体系、梯度化的技术改造机制、梯度化的企业培育机制等三大链条;四是全力抓好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优质化的服务环境等三大环境建设;五是全面提高经信干部政治、业务、廉洁等三方面能力和水平。   会议还通报了2017年度全省经信系统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宁波市、绍兴市、嘉兴市、杭州市余杭区、长兴县等地经信委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全省各市、县(市、区)经信委(局)主要负责同志,委机关各处室、各派出机构、委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