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2020年2月26日
2.机构或团队:谢菲尔德大学健康和相关研究学院、中国台湾地区台湾大学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研究所
3.事件概要:
SSRN于2月26日出版了谢菲尔德大学等发表的论文“Epidemiological Benchmarks of the COVID-19 Outbreak Control in China after Wuhan’s Lockdown: A Modelling Study with An Empirical Approach”。基于Bass-易染-感染-免疫模型开发了一种经验模型,以研究1月23日武汉封锁后中国各省市的COVID-19流行病学。该模型使用1月24日至2月12日之间报告的时间间隔,确定了特定省份的传播参数,外源性感染力和有效人口规模。该模型描述了基本繁殖数量和有效繁殖数量的趋势。在2月12日之后的几个政策情景中,该项研究预测了COVID-19的未来趋势。
结果发现,武汉被锁定后,COVID-19的基本繁殖数量的估计值范围为1.66(福建,95%可信区间(CrI):0.72、2.87)到5.51(吉林,95% CrI:3.87-6.85)。到2月12日,大多数省份的有效繁殖数量接近1,而湖北、黑龙江和贵州的有效繁殖数量仍在2左右。在武汉封锁之后,其他省份甚至也已经存在外来感染力,例如,2月12日,福建省总感染负担达到31%(95%CrI:12%-55%),上海总感染负担达到19%(95%CrI:5%-44%)。但是,在排除所有未来的外来影响之后,一半省份的活跃病例数并不会有显著的变化(<10%)。尽管预计2月中旬以后活跃病例会减少,但是2月24日取消严格的管控措施,仍将导致疫情的第二次爆发。
研究认为,尽管中国的COVID-19疫情从2月中开始减速,但要维持当前的下降趋势仍然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严格的管控措施结束后。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4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