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smidth和Goldcorp公司获得采矿水管理奖》

  • 来源专题:工业污水治理
  • 编译者: 王阳
  • 发布时间:2018-02-26
  • COPENHAGEN, DENMARK, AJN 29, 2018 -- FLSmidth and Goldcorp are the joint winners of the Mining Magazine Editor's Award 2017 for developing EcoTails™, a new mining system that improves tailings and waste rock disposal while recovering as much as 95% of the tailings water.

    EcoTails combines two major footprint consumers in mining operations; the tailings facility and the waste rock facility. By dewatering tailings via fast filtering technology and recycling the water back into the process, the system dramatically improves tailings and waste rock disposal, while allowing water recovery of up to as much as 95%. By combining dewatered tailings with waste rock, the EcoTails system creates a stackable GeowasteTM product with les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than waste rock or tailings individually.

    哥本哈根, 丹麦, AJN 29, 2018-FLSmidth 和 Goldcorp 公司是2017年针对EcotailTM开发的杂志编辑奖的联合获胜者, 这个新的采矿系统改进了尾矿和废弃岩石的处置,同时回收多达95% 的尾矿水。

    EcoTails 在采矿业务中结合了两个主要的足迹消费者;尾矿设施和废弃岩石设施。通过快速过滤技术对尾矿进行脱水, 将水再循环回工艺中, 从而大大改善了尾矿和废弃岩石的处理, 同时使水的回收率高达95%。通过将尾矿脱水与废弃岩石相结合, EcoTails 系统创建了一个堆叠的 GeowasteTM 产品, 对环境的影响比单独的废弃岩石或尾矿少。

相关报告
  • 《NPL科学家获得未来领导者奖学金》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1-24
    • 英国研究与创新组织(UKRI)最近宣布了75项新的未来领导者奖学金(FLF),资助了一系列学科的研究项目,以解决重大的全球问题。FLF计划旨在支持大学、企业和其他研究和创新环境中的天才研究人员开发和应对雄心勃勃、具有挑战性和重要的研究。 Rory Steven博士是NPL的高级科学家,从事质谱成像(MSI)的各种应用和基础领域的工作。这些主题从研究激光参数的影响到应用MSI研究结直肠癌癌症。 MSI是一项强大的新兴技术,使科学家能够绘制数千个分子的图谱,这些分子可用于深入了解癌症等疾病的生长和进化。然而,MSI数据在信号中包含不太清楚的偏差,这可能导致误导性的观察结果。这可能对该技术的不确定性、再现性和更广泛的采用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这项研究,Steven博士旨在研究这些电离偏差,并对其进行建模和校正,同时开发标准样品以帮助评估相关现象。他的项目将在国家质谱成像卓越中心的NPL进行;在CRUK苏格兰研究所、阿斯利康、萨里大学和Waters公司的研究人员的支持下。 Steven博士说:“这个研究金奖是一个极好的荣誉,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促进我们对电离偏差的理解,提高质谱成像的再现性。这些发展将支持精确的MSI数据采集和解释,最终改善我们对癌症等疾病的研究。” NPL首席科学家JT Janssen教授说:“非常祝贺Rory获得这一奖学金。这是一个极具竞争力和声望的计划,展示了我们进行的世界级研究和候选人的素质。”
  • 《诺奖风向标!多位华人学者获得重磅奖项》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1-02-21
    • 日前,美国艾尔弗·斯隆基金会公布了2021年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获奖名单,128位杰出青年科学家获奖。 其中,共有18位华人学者获奖,涵盖清华大学(6人)、北京大学(4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人)、南京大学(1人)、浙江大学(1人)、华中科技大学(1人)、台湾大学(1人)等多所高校校友。 斯隆研究奖素有“诺奖风向标”的美誉,旨在奖励职业生涯早期的杰出青年学者。 斯隆研究奖自1955年设立以来每年颁发,奖励处于职业生涯早期且取得引领未来科学发展成就的杰出年轻学者。2021年该奖授予的学科领域包括化学、计算与进化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学,共有128名学者获此殊荣。 2007年以来,该奖项历届获得者中已有51人获诺贝尔奖,17人获菲尔兹奖,69人获美国科学奖章,20人获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2021年斯隆研究奖获奖华人学者简介如下: 高伟(Wei Gao),200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2009在清华大学精仪系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化工系获得博士学位。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青年科学家。 现任加州理工学院应用物理与材料科学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可穿戴设备、柔性电子、微米纳米马达、生物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和生化传感器。 李晗(Han Li),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助理教授。2008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学士学位,2013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以及代谢工程研究。 高秭玥(Ziyue Gao),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助理教授。201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学士学位,同时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1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人类遗传学,着重于在生物演化和群体遗传的框架下研究与人类进化、疾病与健康相关的问题。 马腾宇(Tengyu Ma),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助理教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校友,本科毕业后赴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机器学习和算法方面的研究,如深度学习及其理论,(深度)强化学习及其理论,表示学习,鲁棒性,非凸优化,分布式优化和高维统计。 廉骉(Biao Lian),普林斯顿物理系助理教授。2012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2017年在斯坦福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物质拓扑相、量子霍尔系统、低维强相互作用系统以及多体系统的纠缠和量子动力学的理论研究。 甄博(Bo Zhen),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和天文系助理教授。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理基科班,201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质,光学。 徐升(Sheng Xu),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2级本科校友。博士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曾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目前,徐升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纳米工程系担任助理教授,研究工作集中在用于健康监测和人机界面的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曾获材料研究学会(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MRS)“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荣誉。 戴亮(Liang Dai),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07级本科校友。2015年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20年7月加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现任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为引力透镜、引力波及宇宙学。 邓煜(Yu Deng),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7级本科校友,2008年秋季转入麻省理工学院。2010年获普特南(Putnam)大学生竞赛最高奖——Putnam Fellow.2015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到纽约大学库朗研究所(Courant Institute)做博士后。2018年加入南加州大学,现任助理教授。 他和他的合作者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对二维高次Schrödinger方程证明了Gibbs测度的不变性;对Schrödinger方程对应的弱湍流问题,在最佳的时间尺度上验证了极限方程的正确性;证明了三维水波方程在重力-表面张力作用下的小初值整体存在性;证明了二维Couette flow在超临界空间的不稳定性。 刘鲁乔(Luqiao Liu),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物理学专业2002级本科校友。于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现任MIT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为自旋电子学领域,特别是专注于纳米材料和自旋逻辑器件,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微波应用。 汪淏田(Haotian Wang),201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斯坦福大学深造并获博士学位。2016年起担任哈佛大学罗兰学者并组建课题组开展独立工作,2019年起加入莱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任助理教授。2019年入选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 赵刘燕(Liuyan Zhao),2004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校期间曾获2005年优秀学生奖学金(金奖),2006年环贸通专项奖、2007年国家奖学金、大学生研究计划校级优秀等多种荣誉。2008年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优秀毕业生。2013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密歇根大学助理教授。 Heng Li,现任哈佛大学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生物医学信息学助理教授。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97级基地班,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在英国维康桑格研究所(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加入哈佛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 Xiumin Du,浙江大学数学学士,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博士,美国西北大学数学助理教授。 Kai-Wei Chang,2017年起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计算机系助理教授,此前曾在弗吉尼亚大学计算机系担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谷歌引用数超过13000。 本科就读于台湾大学,获得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双学位;2007年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国立台湾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硕士学位。随后,2010年赴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师从Don Roth 教授。2015年取得博士学位,并继续在微软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曾获得 EMNLP 2017最佳长论文奖、SIGKDD 2010 最佳研究论文奖、NSF资助。 Joel Yuen-Zhou,200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201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加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助理教授。 James Zou,本科毕业于杜克大学,并于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为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 Wenxin Du,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2008年于斯沃斯莫尔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于哈佛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