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化肥减量增效科技创新联盟在京成立》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7-03-22
  • 3月20日,由国家农业部提议,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牵头,全国23家教学、科研、推广机构和农化龙头企业联合组建的“国家化肥减量增效科技创新联盟”在京成立,该联盟旨在整合行业资源,全面推进减肥增效工作。

    2017年 2月5日,中央发布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四份一号文件。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化肥行业应该肩负责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走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前列”。2015年2月,农业部发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2016年,全国农用化肥用量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增长,部分省份已实现负增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国家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介绍,国家农业部近年来加快推进各领域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组建工作,化肥减量增效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化肥研发、生产、销售和农化服务企业,主动承担了“国家化肥减量增效科技创新联盟”的牵头承建业务,搭建了工作平台,建立了运行机制,明确了发展方向。

    联盟的工作重点:“减量”与“增效”并重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中化化肥总经理覃衡德阐述联盟工作重点是应突出和围绕“减”和“增”这两个关键,“减量”和“增效”并重。

    “减量”最重要的应是以养分利用更高效、环境更友好的肥料产品替代传统、常规的低效化肥产品,或与常规化肥形成更好的组合,推动肥料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国家化肥总施用量的减少,带动环境的改善与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提升。

    “增效”方面,最重要的是为农民增收贡献力量。通过化肥减量增效,最终实现农业种植主体的效益增加。覃衡德指出,为实现“增效”目的,一是要共同实施化肥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降低农民的用肥成本、人工成本等;二是在研发和推广新型肥料时,关注农民用户的投入产出效益,在实现农作物增产提质的同时,又要关注成本的变化,实实在在的给农民提供投入产出效益最佳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联盟目标,力争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中化化肥副总经理李仰景表示,围绕“化肥减量增效”这一主题,“国家化肥减量增效科技创新联盟” 将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并逐步降低。同时,他建议农资行业,尤其是化肥行业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市场规范,有效保障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建议不断完善现有标准体系、加大抽样检测力度和惩治力度,通过行业立法、执法,整顿秩序,保证终端用户利益。

    联盟首批成员单位一共23家,除发起单位中化化肥之外,包括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12个权威科研机构,包括中化现代农业、中种集团、河南心连心、云天化、瓮福集团、金正大等11家龙头企业。

相关报告
  • 《京津冀地理信息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mawutong
    • 发布时间:2017-05-30
    • 5月15日,京津冀地理信息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作为联盟指导单位,联盟由河北省地理信息局牵头,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天津市规划局及京津冀地区从事测绘地理信息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企事业单位组成。   联盟成立后,将全面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保障雄安新区建设,吸引和汇聚国内外顶尖的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技术、人才及创新资源,促进数据共享、科技创新,打造面向全球的京津冀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一流的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平台。 联盟以“创新驱动、服务发展”为宗旨,坚持“政府主导、平等自愿、优势互补、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原则,按照搭建京津冀国家重大战略辅助决策平台、地理信息资源协同共享平台、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平台这三大平台的定位,统筹协调京津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装备资源,构建京津冀区域协调统一、动态联动、运行高效的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和服务创新,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和产业发展,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地方重大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和“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2018年度项目安排公示》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11-27
    •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对“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和“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的2018年度拟立项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公示时间为2018年11月28日至2018年12月2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 1.“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联系人:李董,联系电话:010-59199375,传真:010-59199377,电子邮件:xiangmusanchu@126.com。 2.“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联系人:鞠辉明,联系电话:010-59199380,传真:010-59199378,电子邮件:liangfengzx201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