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亮点速览: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需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 李扬
  • 发布时间:2024-01-02
  • 2023年12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第15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3):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 原文来源: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kj/2011xkjdt/202312/t20231229_5984295.html
相关报告
  • 《云南省气象局攻关碳排放监测及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4-01-18
    • 依托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和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共同参与研究的2023年度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项目——《云南“双碳”路径下的碳排放监测及气候变化风险评估》项目,云南“双碳”气象服务中面临的四点技术问题得以解决。项目聚焦温室气体、碳排放分布、气候变化对云南“双碳”路径的影响进行研究,其依托云南香格里拉区域本底站、云南新建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站以及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的温室气体浓度、碳通量观测数据研究适合低纬高原地区的温室气体本底浓度筛分方法,对GOSAT卫星、OCO-2卫星遥感反演温室气体浓度和通量数据进行校验,构建云南精细化天基、地基温室气体浓度及碳通量观测数据集,研究云南温室气体浓度、碳通量时空演变规律,揭示自然和人为因子的影响机制,明确云南温室气体跨界输送的主要来源及其贡献。研究基于GOSAT、OCO-2多源碳卫星融合产品的分区域人为碳排放估算模型,揭示云南区域碳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构建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降尺度高分辨率气候模式预估数据集,评估各模式对云南区域关键气候要素、风能太阳能资源、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极端气候事件、高影响气象灾害的模拟能力,优选出对云南区域模拟性能较好的模式,研究适合云南区域的多模式集合方法,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云南实现“双碳”路径的影响,揭示云南“双碳”路径下的潜在气候变化风险,并提出适应对策。
  • 《WMO秘书长: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多边主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20-09-27
    • WMO秘书长: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多边主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 字体: 大中小 .打印本页 . 分享: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5日16:53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9月2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促进多边主义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正发挥重要作用。塔拉斯表示,当前全球面临诸多共同挑战,中国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推动者,并在联合国大家庭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他对中国所提供的支持表示赞赏。  9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联合国发展及后疫情时代联合国如何发挥作用提出四点建议。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表示,后疫情时代联合国应主持公道、厉行法治、促进合作、聚焦行动。  “气候变化需各国携手应对,中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塔拉斯说。不过我们还需要技术支撑,中国已经发展了太阳能和风能等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技术。他表示,希望进一步深化同中国的合作,尤其是在专业技术和卫星技术领域加强合作。20年前,中国还没有成为气象领域的主要参与者。而现在,中国已经成为领先国家之一,并在全球气象技能教育培训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发展了成熟的卫星技术,并收集数据向全球共享,受到高度评价。  今年7月,世界气象组织警告称,在接下来5年,全球气温将继续升高,甚至可能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至少1.5℃。  塔拉斯表示,海平面也在不断升高,过去每年海平面升高1到2毫米,最近海平面每年升高幅度达到3到5毫米。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河正在融化,这意味着将促使海平面继续升高。联合国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放缓没有产生持久影响,今年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创历史新高。  “我们已经打破了温室气体浓度纪录;二氧化碳浓度仍在继续升高。”塔拉斯警告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升高速度略有放缓。但我们基本已经回到了正常水平,和去年基本持平。”  当被问及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的1.5℃目标是否还能实现时,塔拉斯称,我们有24%的可能性能够达到《巴黎协定》规定的1.5℃温控目标。在未来5年内,很有可能至少有几个月气温升高幅度会超过1.5℃这个阈值。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向1.5℃或2℃温控目标迈进。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预计将上升3℃到5℃。但我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当然,中国对于达成《巴黎协定》的目标至关重要。”他还敦促各国通过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和公共交通来改变他们的出行方式,并鼓励向植物性饮食转变。  塔拉斯指出,目前拥有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手段,可以将能源系统转变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核能等。此外,人们应摆脱天然气、煤炭和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