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落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3-17
  •   记者12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国家能源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近日签署了国家能源集团东台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合同》和《认购协议》,双方将合资建设并运营装机容量达502兆瓦的东台海上风电项目。这也标志着我国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正式落地。

      据介绍,该项目包括于2019年12月全部并网发电的东台四期项目,装机容量302兆瓦,以及目前在建、预计于2021年初投运的东台五期项目,装机容量200兆瓦。国家能源集团将与法国电力集团共同建设东台五期项目,并共同管理两项目的运行和维护。

      东台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东台市,总投资约79亿元,是国家能源集团成立后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也是现阶段国内综合施工难度最高的海上风电场项目。

      全部投入运营后,预计东台四期和五期项目年发电量13.9亿千瓦时,可满足近200万居民的年用电需求,相当于节省标煤44.1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3.75万吨、二氧化硫1704吨。(记者丁怡婷)

相关报告
  • 《1.5GW!又一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签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10
    • 4月6日下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共同见证下,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刘国跃和法国电力集团董事长雷蒙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国家能源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扩展合作协议》。双方规划在江苏东台共同建设“风光氢储”绿色能源协同融合的海上综合智慧能源岛示范项目,总规划装机150万千瓦,并将积极达成第三方市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具体合作投资机会。 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2019年3月25日,在习近平主席与马克龙总统的共同见证下,国家能源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在巴黎签署了《江苏省东台四期和东台五期海上风电项目合作协议》,2021年建成国内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江苏东台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总投资约人民币80亿元。 截至2023年3月,东台海上风电项目累计供应绿电35亿度,是国内同等条件下发电量最高的海上风电项目之一,可满足近500万居民的年用电需求。项目在设计、装备、建造中应用多项创新型技术,为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当天,刘国跃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围绕“携手应对全球挑战、合作共促繁荣发展”作交流发言。刘国跃就深化与法电合作、实现共享共赢发展提出三点倡议。 一是积极构建共生共赢合作关系。发挥好两国企业作用,加强投资贸易全方位合作,共同营造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环境,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推动项目成果更好惠及中法两国和项目所在地的第三国人民。 二是积极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共同把握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绿色产业开发投资和绿色金融合作,大力推动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协同发展,加快新一批标志性合作项目落地,携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三是积极深化能源科技创新突破。共同推动跨国、跨地区清洁低碳技术创新和标准合作,促进能源技术转移和推广普及,加强先进低碳技术联合攻关,推动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高效畅通、迭代升级。
  • 《分羹!中外合资企业进军广西海上风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13
    • 近日,施璐德文船重工(CWHI)近日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在中国广西钦州港建造其XXXL超大号海上风电单桩制造基地。施璐德文船重工有限公司(CWHI)为中外合资企业。 2021年9月,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与施璐德亚洲有限公司、合肥紫金钢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2022年3月15日成立施璐德文船重工(广州)有限公司。 据了解,施璐德文船重工(CWHI)钦州制造基地将建设8条XXXL超大海上单桩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44根(最大单桩直径达15米,最大重量4500吨)。此外,该基地还配套一个307米长,12米深的码头,可容纳载重10万吨的船只,以及86000平方米的储存区域。 据海上风电观察查询,施璐德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海外工程项目的国际工程公司,曾参与并成功交付了East Anglia One、Moray East等多个欧洲海上风电项目,具有丰富的欧洲海上风电项目管理经验,与欧洲风电项目的业主、设计公司、及总包方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合肥紫金股份公司则是施璐德的长期合作伙伴,双方在国际海工领域已建立长期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