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了!东莞电池厂突发大火!锂电热失控惹的祸!》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13
  • 5月12日凌晨,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家对岸的电池厂发生火灾,透过火光可以看到消防出动了两条云梯灭火,喷水过程中时不时就会发生剧烈爆炸,连我家的门窗都会强烈振动,而且水只要喷多了,立马会有一条过火龙往天上冲,照亮整个天空。”

     

     

    ▲火灾现场升起火柱。

    从该爆料网友的坐标来看,是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御景半岛小区,与这个小区一江相隔的是广东省东莞市的石排镇。

    5月12日上午10点49分,记者联系了石排镇消防救援大队,一名消防员确认了当地发生火灾的消息,同时表示:“我们仍在处理现场,你们可以直接联系政府。”

     

    ▲石排镇政府官方通报。

    记者致电了石排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这件事我们昨晚已经发布了警情通报,目前没有人员伤亡,火已经被扑灭了。”

    随后记者查看了石排镇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东江石排”,该公众号在5月12日凌晨0点33分介绍了本次火灾的具体情况:“2023年5月11日22时08分许,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位于东莞市石排镇向西村沿河路北21号的广东嘉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指挥中心立即调派石排、石龙、企石、松山湖等周边消防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处置。起火建筑为一栋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主要燃烧物为聚合物锂电池及原材料,目前火灾正在扑救中,无人员伤亡。”

    ▲起火的公司是一家锂电池厂

    据天眼查显示,广东嘉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10日,注册地位于东莞市石排镇燕窝村永威大厦1、2、3层,法定代表人为朱一虎。经营范围包括研发、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芯、聚合物电芯;销售:塑胶制品、电子产品、通讯配件;货物及技术进出口。记者致电该公司,但电话一直处于忙音,无法接通。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3941.shtml
相关报告
  • 《突发!德国一户用电池储能系统爆炸》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13
    • 德国时间5月8日晚上,在德国卡尔夫区的Althengstett,一户用电池储能系统爆炸,造成了数十万欧元的损失。 图片源于电池未来 据警方称,公寓楼的损失达40万至50万欧元。根据地区消防队协会的发言人的说法,此案现已结束。 由于房屋地下室爆炸的压力波,地下室窗户、地窖门以及公寓和前门的所有窗格都破碎了。 门窗因爆炸损坏‎ ‎消防部门称,爆炸中没有人受伤。消防表示庆幸火灾没有在晚上开始,爆炸发生在消防攻击小队进入房子之前,不然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 最后,消防队设法扑灭了大火。储能系统的残骸被回收并放置在装满水的槽中进行冷却。‎目前公寓房子暂时不适合居住,居民们已搬离。 消防队找回烧毁的电池残骸‎ 而对于爆炸项目所用储能产品,官方暂未透露。但有网友经过全网对比,找到了外观相似度相当高的韩国某G家产品。最终结果以官方通报为准。 今年3月,德国‎‎拉芬斯堡地区的博德内格(Bodnegg)也发生了类似的爆炸,严重损坏了一座住宅楼。‎ 目前随光伏配置的储能系统越来越多,未来会是一个风险。
  • 《我国新技术可实现锂电池热失控预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25
    •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暨南大学合作团队成功研制出可植入电池内部的高精度、多模态集成光纤器,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对商业化锂电池热失控全过程的精准分析与早期预警。 电池热失控是制约电动汽车与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导致电池热失控的根源是电池内部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链式副反应”,从局部短路到大面积短路,电池内部温度快速提升,最高可达800摄氏度以上,从而引发电池起火爆炸。因此,亟须深入理解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演变机制,并提出早期预警策略,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而溯源电池热失控发生的内在诱因、厘清各分步反应之间的耦联关系、揭示热失控主导机制与动力学规律、前移热失控预警时间窗口,是从根本上解决储能安全问题的核心。 然而,由于电池的密闭结构和内部复杂的反应机制,电池内部核心状态参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无法保证。如何科学、及时、准确地预判电池安全隐患,成为当前一个国际性科学难题。 为此,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可植入电池内部的多模态集成光纤原位监测技术,设计并成功研制出可在1000摄氏度高温高压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多模态集成光纤传感器,实现了对电池热失控全过程内部温度和压力的同步精准测量,攻克了热失控极端环境下温度与压力信号相互串扰的难题,提出了解耦电池产热和气压变化速率的新方法,首次发现了触发电池热失控链式反应的特征拐点与共性规律,实现了对电池内部微观“不可逆反应”的精准判别,为快速切断电池热失控链式反应、保障电池在安全区间运行提供了重要手段。 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可以实现一根光纤在电池的多个位置同时监测温度、压力、折射率、气体组分和离子浓度等多种关键参数。届时,光纤传感技术与电池的结合将会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安全检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