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半导体猛将加入,存储大厂美光高层再变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胡思思
  • 发布时间:2025-03-10
  • 继2024年3月英特尔前CEO鲍勃·斯旺(Bob Swan)加盟美光并担任其董事会成员后,近日,美光董事会再次吸引了一位半导体界猛将的加盟。

    美国东部时间3月5日,存储大厂美光科技宣布台积电前董事长刘德音 (Mark Liu) 加入其董事会,以迎接未来AI市场发展。而这也是刘德音从台积电退休后首次出任半导体公司董事职位。

    据悉,刘德音拥有中国台湾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半导体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

    刘德音的职业生涯始于英特尔,并参与了该公司32位微处理器技术的开发工作。此外,刘德音还曾在AT&贝尔实验室高速电子研究实验室研究经理,专注于光学通讯系统的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德音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其在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工作的30多年的工作经验。

    1993年,刘德音正式加入台积电担任工程副处长一职;2000年,台积电收购彼时还是台湾地区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商的世大集成电路,并任命刘德音为该公司总经理。自此,刘德音在半导体领域开始崭露头角。随后更是在台积电担任多个重要领导职位,包括高级副总裁 (2004~2012年)、共同营运长 (2012~2013年)、总裁兼共同执行长 (2013~2018年)、董事长 (2018~2024年)。2024年6月,刘德音正式卸任台积电董事长一职并退休。

    在此期间,刘德音不仅推动台积电建设了其首座12英寸晶圆厂,此后更是主导了逾20座晶圆厂的建设,在其助力下,台积电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据全球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此前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台积电在全球的晶圆代工市占率高达64.9%。

    在退休之前,刘德音积极推动台积电先进工艺制程的研发和量产工作。刘德音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动了先进半导体的需求,这正是台积电在技术和制造方面的强项,因此对公司未来几年的增长持乐观态度。

    众所周知,美光是全球知名的存储厂商,在DRAM和NAND Flash领域均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美光在DRAM和NAND Flash领域分别以22.4%和13.8%的市占率位居第三和第四。

    根据美光科技近期发布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截至2024年11月28日)财报显示,第一财季营收为87.1亿美元,同比增长84.1%,环比增长12.4%。其中,DRAM和NAND Flash收入分别占总营收的73%和26%。正如桑杰·梅赫罗特拉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将继续专注于高利润的战略市场,特别是AI驱动的增长机会。

    尽管美光在存储领域处于头部厂商,但在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领域的竞争中,依然面临着来自SK海力士和三星等对手的挑战,加上地缘政治以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不确定性等因素,均给给美光的业务扩展带来了压力。刘德音的加盟则有望为美光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扩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对此,美光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桑杰·梅赫罗特拉表示:“Mark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拥有深厚的技术专长和商业智慧。他拥有数十年的经验,曾领导全球最先进、最成熟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并管理规模最大的晶圆厂运营。他的经验将有助于美光扩大业务规模,以应对人工智能从数据中心到边缘计算带来的不断增长的机遇。”

    业界亦认为,刘德音加盟美光,除了可以帮助美光强化AI业务布局,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提升HBM市占率之外,同时也有望促进美光与台积电的进一步合作。

  • 原文来源:https://www.eefocus.com/article/1810558.html
相关报告
  • 《IC Insights:半导体资本年支出将首次超过千亿美元,存储占比53%》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08-29
    • 据国外分析机构IC Insights预测,今年半导体资本支出总额将增至1020亿美元,这是该行业一年来第一次在资本支出上花费超过1000亿美元。1020亿美元的支出水平比2017年的933亿美元增长了9%,比2016年增长了38%。 如下图所示,超过一半的行业资本支出预计用于内存生产——主要是DRAM和闪存,这些支出包括了对现有晶圆厂线和全新制造设施的升级。总的来说,预计今年内存将占到半导体资本支出的53%。 数据显示,存储设备的资本支出份额在过去六年大幅增加,几乎翻了一番,从2013年的27%(147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行业资本支出总额的53%(540亿美元),也就是说存储产业的投资在2013-2018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0%。 IC Insights也表示,经过两年的资本支出大幅增加,一个迫在眉睫的主要问题是,高水平的支出是否会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下降。 他们表示,存储市场的历史先例表明,过多的支出通常会导致产能过剩和随后的价格疲软。 但目前看来,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英特尔,东芝/西部数据/ SanDisk和XMC /长江存储技术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幅提升3D NAND闪存容量(以及更多中国新内存创业公司进入市场) 。 IC Insights认为,未来3D NAND闪存市场需求过高的风险正在高涨且不断增长。
  • 《长光华芯又一半导体激光芯片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3-03
    • 3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示了关于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长光华芯入选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更是近5年江苏省唯一一家由企业独立申报并荣获一等奖的企业。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鼓励支持聚焦重大产业科技创新需求,围绕我省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于在技术发明、技术开发、社会公益、重大工程中取得关键技术或系统集成上的重要创新、已实施应用两年以上、为江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基础和应用类科技项目进行的奖励。 获得本次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是由长光华芯独立申报的“高亮度长寿命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高能激光是我国重点战略发展领域,而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是当代高能激光器中最核心的母光源,是高能激光系统中的“心脏”,在激光先进制造和国家战略高技术(激光)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多年来在腔面处理等关键技术方面一直无法突破,长期处于“有器无芯”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我国高能激光领域的发展,是典型的“卡脖子”问题。 长光华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成果转化等项目的支持下,围绕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最核心指标,功率、亮度、寿命及效率,在最关键的三大技术领域(腔面解理及钝化处理、芯片结构设计及制备工艺、外延结构设计及材料生长)进行了10年的技术攻关和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核心指标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全面达到甚至部分超出国外先进水平。 长光华芯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和生产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主要致力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高效率半导体VCSEL芯片、高速光通信芯片及其器件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建成了全球唯二、国内唯一的6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晶圆垂直整合生产线,并在芯片设计、关键设备、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方面实现了自主可控。 公司产品已在相关国家重大项目或工程上应用,并在激光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改变了我国高能激光领域因为“有器无芯”而被 “卡脖子”局面。 此外,长光华芯与苏州高新区共建的苏州半导体激光创新研究院即将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近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包含研发大楼、办公大楼、生产工艺大楼等。 研究院将充分利用长光华芯已有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优势,横向拓展高效率半导体VCSEL芯片、高速光通信芯片、激光照明、激光显示等方向和领域,同时,通过研究院平台吸引全球该领域和相关领域高端人才,形成批量引进和集聚效应,建设国内一流的半导体激光芯片研发平台,打造半导体激光产业高地,进一步推动半导体激光芯片的国产化和产业化进程,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中国激光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