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已建在建装机规模达1.67亿千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19
  •  广东岑田、山西蒲县和江苏连云港3座抽水蓄能电站近日同获核准。至此,我国“十四五”期间抽水蓄能核准规模累计超过1亿千瓦。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近日联合发布的《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抽水蓄能装机容量4579万千瓦。目前,已纳入规划的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总量约8.23亿千瓦,其中已建、核准在建装机规模1.67亿千瓦,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可再生能源经历了规模化发展阶段之后,正迈向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别连续18年、13年、8年和5年稳居全球装机首位。

      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需要可靠的调节电源作为支撑。2021年,《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印发实施后,抽水蓄能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2年是推进落实“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十四五”建设任务的关键之年,抽水蓄能行业发展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抽水蓄能新增投产880万千瓦,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核准项目48个、总规模6890万千瓦,超过了“十三五”期间总核准规模,总投资超过4500亿元,有力支持了国家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路振刚介绍,过去一年抽水蓄能产业水平不断提升,700米级超高水头、单机容量40万千瓦级大容量的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国内纬度最高的荒沟抽水蓄能电站,额定水头世界第二、国内最高的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等一系列典型工程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设备安装等全产业链技术水平实现重大飞跃。

      2021年以来,抽水蓄能行业快速发展主要受多方面利好因素影响。

      一方面,价格疏导机制得到落实。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以竞争性方式形成电量电价,将容量电价纳入输配电价回收,同时强化与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的衔接。2023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核定了在运及2025年底前拟投运的48座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

      另一方面,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发了市场活力。2021年前,我国抽水蓄能电站主要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经营企业建设和管理,并逐步建立引入社会资本的多元市场化投资体制机制。到2022年,三峡、中国电建、国能、国家电投、华电等传统电源企业,杭州钢铁集团、湖南湘投集团等地方企业开始进入抽水蓄能建设领域,行业投资能力大大增强。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预计,到2025年,我国投运抽水蓄能电站规模约为6200万千瓦;到2030年,这一规模约为1.6亿至1.8亿千瓦。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郑声安认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还需建设大量新型能源,以及与此相配套的灵活性电源。目前,大部分省份的灵活性电源仍以火电为主,需逐步替代。根据我国资源条件,未来对抽水蓄能的需求非常迫切。下一步,应对各省份抽水蓄能发展需求开展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抽水蓄能合理建设规模,有序推进项目纳入规划。(记者 王轶辰)

相关报告
  • 《超前规划储备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世界第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07
    • 当前,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运行管理全产业链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将进一步优化抽水蓄能建设节奏,以超前的规划储备匹配新能源发展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投产总规模达5869万千瓦;全国核准在建总规模约2亿千瓦。预计2025年抽水蓄能新增投产规模约800万千瓦;到“十四五”末,抽水蓄能总装机规模达到6600万千瓦左右。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王可:当前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世界第一,建设运营管理能力和设计施工、设备制造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地域分布也从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发展,服务对象从传统的电网向新能源基地和特定电源点延伸,应用场景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抽水蓄能电站从规划到投产需5~8年,远长于新能源电站1~2年的建设周期。根据国家能源规划,到2035年,全国抽水蓄能需求规模将达4亿千瓦。 考虑未来我国电力系统负荷和电源结构,尤其是新能源发展规模,专家表示,需建立“开工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机制,确保储能调节能力与新能源发展“同频共振”。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万文功:开工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的做法,是滚动满足电力系统需要的一种很好的措施。下一步要建立定期的检查机制,确保项目尽早建成,发挥效益,并开展后续的2040年的需求、资源调查和选点规划的工作,为国家持续发展抽水蓄能提供资源保障。
  • 《世界规模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2
    • 12月30日,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丰宁电站)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其成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抽蓄电站)。同时,作为北京冬奥的重要电力供应地之一,丰宁电站的投产发电将为北京冬奥场馆实现100%绿色电力供应提供坚强保障。 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在内的新能源发电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性,导致发电高峰与用电高峰不能够完全匹配。高效的储能是新能源发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抽水蓄能则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的大容量储能方式,是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抽蓄电站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蓄积能量,从而把电网负荷低谷时多余的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储存起来,在负荷高峰时再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以此实现了电能的有效存储。其将电能在时间上进行了重新分配,有效调节了电力系统生产、供应、使用之间的动态平衡,在保障大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全系统性能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据介绍,在装机容量与储能能力这两项抽蓄电站的核心指标上,丰宁电站均位列世界第一,共安装了12台30万千瓦单级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电动机组,总装机360万千瓦。12台机组满发利用小时数可达到10.8小时,为世界抽蓄电站之最,并且其一次蓄满可储存新能源电量近4000万度,全年可消纳新能源87亿度,堪称是世界最大的“超级充电宝”。不仅如此,丰宁电站也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抽蓄电站接入柔性直流电网,开创了抽蓄电站发展史上的“先河”,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难题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 作为服务北京冬奥的重点工程之一,国家电网公司专门建立了丰宁电站建设专项协调机制,聚焦高质量“绿色办奥”、高可靠“绿电保供”,高效推进工程建设,如期实现了丰宁电站投产发电目标。丰宁电站目前已接入张北柔直电网和华北500千伏电网,首批两台机组投运后即可提供60万千瓦电力,可随时为冬奥场馆提供绿色电力,不仅可靠保障冬奥场馆绿电全覆盖,还显著推动了冬奥举办城市北京、张家口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未来也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