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3月1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拟组建自然资源部,主要职责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负责测绘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等。这标志着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的改革设想正式得到落实。对此,学术界如何看待?对自然资源管理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为此,我们邀请部分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并整理集锦如下,以飨大家。
郭仁忠 ( 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
组建自然资源部是关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英明决策,彰显“千年大计,功成不必在我”的宽广胸襟和历史担当。自然资源部的设立将根本扫除自然资源管理中政出多门、相互掣肘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消除部门内耗,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高效可持续利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的转型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自然资源管理中,科学技术将大有用武之地,国家的自然资源管理水平将大幅度提升,福荫千秋的生态文明建设将顺利推进。
刘彦随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相关人才计划)
组建自然资源部,是新时代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可持续管理模式的重大举措,地球表层自然资源是一个有机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实行自然资源一体化管理,不仅科学还原了自然资源系统的整体性,而且有望解决我国长期以来自然资源多头管理、空间规划重叠打架的大难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全国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正是践行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施乡村振兴的强国之策、长远大计,有利于 稳固发展根基、守住天然财富,实现永续发展 。在信息化、全球化新时代,创建自然资源部,有利于统筹资源大调查、共建资源大数据,通过加强自然资源综合研究和科技联合攻关,还利于创建自然资源一级学科、创新自然资源一流事业。
林家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
组建自然资源部,是一项问题导向、针对性很强的机构改革举措,对于解决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目前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责不清、部门间相互掣肘等问题有望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将使政府的自然资源管理职能得到统筹和强化。这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将对促进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影响深远的积极作用。
黄征学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地所研究员)
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孕育发展,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配重要战略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各种空间性规划依托的基础资料、分类标准、技术方法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协调难度越来越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后,国家相关部委已在市县和省两级层面开展空间规划试点,取得了一些成效,不过,矛盾依然突出。为深入推进空间规划体制改革,本轮政府机构改革将发改部门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管理职能、住建部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能、国土部门的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职能统一划归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门,既有利于统筹协调各主要空间性规划的关系,也有利于推进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这对完善空间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郝晋珉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二级教授)
组建自然资源部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自然资源部将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将对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进行监管。改革方案中专门提到了空间规划重叠的问题。过去由于部门分隔,众多规划相互重叠、相互矛盾,即使在推进“多规合一”过程中,也发现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根本解决。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等的编制职责,这对建立起全面、科学、高效的空间规划体系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长期从事国土(土地)规划的专业人员非常兴奋,也深感责任重大,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要努力奋斗为建立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严金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相关人才计划)
早春三月, 自然界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自然资源部的组建,标志着自然资源管理的春天到来了。这是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深化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机构改革的一场深刻变革,重塑了自然资源管理的新格局,实现了期盼已久的自然资源管理的“四统一”,即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统一行使所有自然资源的调查和登记,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的“多规合一”,以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正月即将过去,春分即将到来。让我们携起手来,拥抱自然资源管理的春天,踏上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新征程。
黄贤金 (南京大学教授、相关人才计划)
40 年来,农村土地作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新的示范,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优化土地要素配置以及引导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30多年来,土地自然资源系统的关键要素,在保障粮食安全、调控经济发展、推进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0多年来,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和环境督察的示范,在探索构建土地督察体系、引导自然资源督察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土地作为自然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将更在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中发挥着更为重要作用;土地作为自然资源系统的空间,将在引导国土空间管制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土地作为自然资源产权体系的一个权利束,将在平衡各个要素产权关系中发挥中更为重要的作用。
郭旭东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意味着土地资源综合监测时代的正式开始。未来土地的调查监测不再是某一单一地类或一种属性,而是耕、林、草、湿地等各种类型全覆盖和数量质量生态各种属性全涵括的土地全要素调查监测。需要学界同仁进一步协同攻关,加快土地科学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主动作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天地。
李满春 (南京大学教授、相关人才计划、国家教学名师)
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存和发展资源,我们唯有十分珍惜、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好它,才能实现人地和谐。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聚利用,有利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综合效益。集成星空地协同立体观测技术,搞好自然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可夯实资源科学利用基础。统一规划用途语义,统筹国际国内、区域内外、行业之间资源利用,编制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是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物联网、云计算、遥感和GIS等技术,研发并运行综合监管平台,是资源正确利用的保障。新时代又一次给了广大地学工作者施展才华的机会。我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一定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攀科学高峰,做好地球资源环境及其规律科学认知的基础研究,创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键技术,服务“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实现绿色发展,为保护地球(实际上也是保护人类)、实现我国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白晓飞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信息工程与数据中心研究员)
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职责上至各类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下至各种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登记,紧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头一尾,夯实了自然资源家底,统筹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实现了自然资源的空间管控,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里程碑式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国土资源技术人员,我深感责任重大,资源家底亟待整合,空间规划尚未统一,每项工作都是全新挑战。我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本职工作,做一颗拧的紧、靠得住的螺丝钉,着力打造我国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共同体”,为自然资源统一监管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