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古装影视剧盛行,“钦天监”这个原本冷门的古代官署名,逐渐为人熟知。 观察天象、气候,推算节气、时令,制定历法……在农耕时代,大自然的细微变化影响百姓一年收成,甚至一个王朝的兴衰。中国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钦天监这一古代“气象机构”正承担着人们心目中那份窥测“天时”的重要任务。 事实上,现代气象工作也与许多重大“时机”的判断息息相关。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气象现代化能力的提升,那些“因天”择时的故事仍然值得回味…… 一份调研报告推动高考时间提前 1977年,在改革开放元年的前一年,我国恢复了中断11年的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因时间紧迫,1977年的高考放在了当年的11月28日至12月25日,时间跨度长达近一个月。到了1979年,我国将高考时间确定在7月7日至9日。 从1979年到2002年,除了1983年的高考推迟至7月15日至17日举行外,其余均在每年7月7日至9日进行。 但改变在2001年11月发生了!教育部宣布,从2003年开始,高考时间由7月提前至6月。对于这样的变动,气象因素正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原来,在千禧年到来之际,教育部曾就高考时间调整一事,委托中国气象局开展调研。在气象部门提供的调研报告中,对1971年至2000年间,6月10日至20日、7月5日至15日全国省会级城市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以及台风发生频率等进行了统计,并以北京、沈阳、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分别作为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的代表开展重点分析。气象专家发现,6月第二候(6月6日至10日)的平均气温,明显低于7月第二候(7月6日至10日);且6月上旬的台风、洪水发生率也比7月上旬要小。 依据这份报告,教育部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将高考时间前提至每年6月7日至9日。由此,赶考等于“赶烤”的情况得到改观。 北京奥运会开幕时的“气象斟酌” 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国际奥委会最初决定的赛事时间为7月25日至8月10日。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北京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七下八上”正是常年的主汛期!这段时间,北京不仅容易出现强降雨,空气湿度大,且容易出现高温闷热天气,极易影响运动员正常发挥。 哪个时期举办奥运会最合适,国家体育总局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气象局。 北京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主任郭文利回忆说,申奥成功后,国家气候中心与北京市气象局便开始准备北京气候背景分析材料。气象专家按奥运会开幕式在周末举行的惯例,以7月25日至8月10日为第一段拟定时间,直至9月28日分为八个时段,系统分析北京1951年至2001年间的气候背景。 经过对各种高影响天气发生频率及天气舒适度等条件的综合分析后,气象专家最后认为,7月下旬到8月上旬北京正处于高温当中,强对流、突发性天气比较多,不适宜比赛项目开展;相比之下,8月中旬以后北京发生高影响天气的可能性逐渐降低。 “简单来说,如果奥运会推迟至第八个时段举行,平均气温可以比原定时间下降1.7℃,降雨概率下降21%。”郭文利说。 于是,北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建议将赛事推迟至8月下旬进行。但由于时间与欧美假期以及美国网球公开赛、北美职业棒球联赛冲突,国际奥组委最初坚决反对。经过双方数轮谈判协商,最终,开幕时间延后至8月8日。 2008年7月下旬,北京,一场场滂沱大雨从天而降。不少国际奥组委官员这才感慨道,当初延期的决定是明智的。 为“天宫”征途寻找气象“窗口时间” “因天”择时,不仅需要从较长时间跨度的历史气象数据中分析预测气候背景,也关系到细至分秒的判断。 40年来,在我国航天事业数次腾飞的背后,都有气象工作者的身影。 2011年9月,我国首艘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备发射。原定于9月27日23时30分准时发射,然而,天气预报显示,发射场在27日和28日间将有一股冷空气突袭,一时间是否推迟发射备受关注。 据时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介绍,航天器发射需要找到适宜的“窗口时间”,气象条件也是航天人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冷空气带来的高空风的变化会对火箭发射产生一定干扰,火箭发射对风速要求很高,通常不能超过每秒10米,即风力不能超过5级,否则,起飞时可能左右摇摆,容易出现危险。 为此,气象部门利用全新集合天气预报系统对发射场天气进行实时监测和滚动预报。最终,发射时间推迟至9月29日。 9月29日21时16分03秒,长征二号火箭携带“天宫一号”成功升空;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半年后,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进入“天宫一号”,开启我国航天事业新纪元;2013年,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成为第二批入住宇航员…… 40年来,中国航天与气象事业相伴而行。2018年,当再次为航天器发射找寻“窗口时间”时,预报员运用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观测资料,有效提高了对强对流等天气的预报能力。 “因天”择时,在这一刻,有了全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