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找到了将分子冷却到纳米凯尔文温度的方法》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04-21
  •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将分子冷却到超高温度的方法,在这种温度下,分子应该会慢得像爬行一样,从而让科学家能够精确地控制它们的量子行为。这将使研究人员能够使用分子作为量子计算的复杂位元,调整像微小旋钮这样的单个分子,一次执行多个计算流。

    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对原子进行了超冷处理,但对分子进行同样的处理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因为分子的行为和结构更加复杂。

    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们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将锂钠分子的温度降低到2000亿分之一开尔文,比绝对零度高一点点。他们采用了一种叫做碰撞冷却的技术,他们将冷的锂钠分子浸入由更冷的钠原子组成的云中。超冷原子充当制冷剂,进一步冷却分子。

    碰撞冷却是一种标准的技术,用来冷却原子使用其他更冷的原子。十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用碰撞冷却法对大量不同的分子进行超冷,结果却发现,当分子与原子碰撞时,它们交换能量的方式是分子在这个过程中被加热或破坏,这被称为“糟糕的”碰撞。

    在他们自己的实验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让钠锂分子和钠原子以同样的方式自旋,他们可以避免自毁,而是进行“良性”碰撞,即原子以热的形式带走分子的能量。研究小组利用精确的磁场控制和一个复杂的激光系统来设计分子的旋转和旋转运动。结果,原子-分子混合物有一个高比率的好与坏的碰撞,并从2微凯尔温冷却到220纳米凯尔温。

    碰撞冷却一直是冷却原子的主要方法。我不相信我们的计划会成功,但既然我们不能肯定,我们就得试一试。我们现在知道它可以用来冷却钠锂分子。它是否适用于其他种类的分子还有待观察。”

    沃尔夫冈·凯特勒,麻省理工学院约翰·d·阿瑟物理学教授,诺贝尔奖得主

    他们的发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标志着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地利用碰撞冷却将分子冷却到纳米克尔文温度。

    Ketterle论文的合著者包括哈佛大学物理系研究生Hyungmok Son、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研究生Juliana Park、滑铁卢大学物理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访问科学家Alan Jamison。

    达到超低温度

    过去,科学家们发现,当他们试图冷静下来超冷分子通过周围温度更冷原子,原子的粒子碰撞这样的额外的能量或旋转分子,把他们飞出的陷阱,通过化学反应或毁在一起。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想知道,具有相同自旋的分子和原子是否可以避免这种效应,从而保持超高的稳定性。他们希望用钠锂来验证他们的想法。钠锂是一种“双原子”分子,凯特尔的团队经常用它来做实验,它由一个锂原子和一个钠原子组成。

    钠锂分子与人们尝试过的其他分子有很大的不同。许多人认为,这些差异将使降温更不可能奏效。然而,我们有一种感觉,这些差异可能是有利的,而不是不利的。”

    艾伦·贾米森,滑铁卢大学物理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访问科学家

    研究人员对一个由20多束激光和各种磁场组成的系统进行了微调,将钠和锂原子困在真空室中,并将其冷却至约2微开尔文的水平。Son表示,这个温度是原子以钠锂分子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最佳温度。

    一旦研究人员能够制造出足够多的分子,他们就会发射特定频率和极化的激光束来控制分子的量子状态,并仔细调整微波场,使原子以与分子相同的方式自旋。“然后我们让冰箱变得越来越冷,”Son说,他指的是围绕在新形成的分子云周围的钠原子。“我们降低了捕获激光的功率,使光阱变得越来越松,从而降低了钠原子的温度,进一步使分子冷却到2000亿分之一开尔文。”

    研究小组观察到,这些分子能够在超高温下保持一秒钟。“在我们的世界里,一秒钟是很长的,”Ketterle说。“你想用这些分子做的是量子计算和探索新材料,这些都可以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完成。”

    如果这个团队能让钠锂分子的温度比目前的温度低5倍,他们就会达到所谓的量子简并状态,即单个分子变得难以分辨,它们的集体行为由量子力学控制。孙和他的同事们有一些实现这一目标的想法,这将涉及数月的工作来优化他们的设置,以及获得一个新的激光集成到他们的设置。

    “我们的工作将导致我们的社区讨论为什么碰撞冷却对我们有用而对别人没用,”Son说,“也许我们很快就能预测其他分子是如何用这种方式冷却的。”

    这项研究的部分资金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国宇航局(NASA)和三星奖学金(Samsung Scholarship)。

相关报告
  • 《研究人员探索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12-19
    • 尽管纳米技术日益普及,但纳米颗粒的风险评估是一个艰巨的过程,给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为了确定更有效的测试技术,一个研究小组,包括来自BfR和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的科学家,仔细检查了纳米材料的生物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颗粒和纤维毒理学》杂志上。 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很广,从建筑材料到染料,从医药到电子和化妆品。它们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应用中找到,但这些材料的性质尚不清楚。 纳米材料的定义完全取决于它们的大小。1到100纳米之间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 克里斯汀·舒伯特博士,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分子系统生物学系 为了直观地了解纳米材料的微小尺寸,1纳米仅仅是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由于纳米材料非常小,它们可以很容易地穿透人体——例如,通过胃肠道、皮肤和肺部,它们可以导致不利的影响。 与传统化学物质类似,纳米材料在工业化生产、使用和商业化之前也应该进行健康危害检测。 每一种纳米材料现在都在单独进行测试。此外,每个纳米材料变体都需要单独的测试,因为即使是最微小的变化——例如表面或尺寸特性——也会影响毒性。 纳米材料的风险评估有时是困难和非常耗时的。待测物质的清单每天都在变长,因为纳米技术正在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找到更有效的风险评估的解决方案。 Andrea Haase博士,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 但是如何恰当地将纳米材料分类呢?它们的效果有相似之处吗?材料的哪些特性与这些效应有关?在这项新的研究中,BfR和UFZ的研究人员以及行业代表合作回答了这些问题。 舒伯特补充说:“我们关注的是生物效应,并研究了哪些分子和信号通路会受到哪些纳米材料的影响。” 研究人员进行了体外实验,他们将大鼠肺部的上皮细胞暴露在不同类型的纳米材料中,然后观察细胞内的变化。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研究人员使用了所谓的多组学技术——他们首先检测各种氨基酸和脂质以及数千种细胞蛋白,并分析细胞内重要的信号通路。 然后,在一种创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的帮助下,他们评估了大量的数据并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我们能够证明,具有毒性作用的纳米材料最初会引发氧化应激,而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会被上调或下调。在未来,这些关键分子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来快速有效地检测和提供纳米材料潜在毒性作用的证据。 克里斯汀·舒伯特博士,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分子系统生物学系 如果纳米材料具有高水平的毒性,就会导致氧化应激的增加。随后是炎症过程的发展,细胞在特定的时间点后死亡。 “我们现在对纳米材料如何影响细胞有了更好的理解,”Haase补充说。“在生物标志物的帮助下,我们现在可以检测到比以前更低的毒性反应。”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细胞代谢变化与纳米材料特性之间的明显联系。 “例如,我们能够证明,表面积大的纳米材料对细胞的影响与表面积小的纳米材料截然不同,”舒伯特补充说。 了解在毒性作用中起主要作用的参数类型将是非常有用的。这意味着纳米材料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得到改善,例如,通过微小的改变,从而减少有害影响。 舒伯特说:“我们的研究使我们向前迈进了几大步。”“我们第一次广泛地分析了毒性作用背后的生物机制,根据其生物效应将纳米材料分类,并为新的检测方法确定了关键的生物标志物。” BfR的安德里亚·哈斯非常高兴:“研究结果对未来的工作很重要。它们将有助于为纳米材料的有效、可靠的风险评估提供新概念,并为我们确定前进的方向。”
  • 《研究人员找到了控制纳米孔内污染物的方法,有望实现海水淡化》

    • 来源专题:水与大气环境治理
    • 编译者:胡晓语
    • 发布时间:2025-05-15
    • 自然和工程系统的微小孔洞(被称为纳米孔洞)中包含着整个化学世界,这些孔洞的变化取决于内部的化学官能团。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麦凯维工程学院的一组化学工程师和材料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精确控制纳米孔中的污染物的方法,这种方法最终将有利于水处理中使用的海水淡化技术;二氧化碳储存;以及其他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多孔催化剂。这项研究发表在acs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