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新材料第一股诞生!证监会同意容百科技IPO注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7-01
  • 6月30日,证监会公告称,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业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公开资料显示,容百科技前身为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重组建立,用了不到5年时间即实现上市目标。

    公告称,容百科技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NCM523、NCM622、NCM811、NCA等系列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目前的主要合作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 化学、天津力神、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比克动力等国内外知名大型锂电池厂商。

    数据显示,容百科技在2016年-2018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85亿元、18.79亿元和30.41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11亿元、0.92亿元和2.03亿元。其中,2017年度和2018年度的营收同比增幅达到112.24和61.88%,扣非净归母利润同比增幅更高达700.94%和121.20%。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于2016年率先突破并掌握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关键工艺技术,于2017年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高镍NCM811大规模量产的正极材料企业,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高镍NCM811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谈及募资用途,容百科技方面表示,募集资金拟用于2025 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一期)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共计16.00亿元。其中,2025 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一期)项目用于扩大前驱体产能。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508376
相关报告
  • 《“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孚能科技争议再起》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6-11
    • 核心阅读:   “孚能科技高度依赖几家大客户和政府补助,此前一直处于‘舒适区’,而这些或许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绊脚石’。”   作为业内最早确立以三元化学体系及软包动力电池结构为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方向的企业之一,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孚能科技”)日前与戴姆勒集团传出了“绯闻”,引发业内热议。   5月21日,孚能科技在科创板注册生效,即将上市。此后,外媒就传出了戴姆勒集团有意参与孚能科技IPO的消息,只是目前该项投资尚未最终确定。   然而,记者分析招股书后发现,顶着“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桂冠的孚能科技,背后或许并没有表面看起来光鲜:财报数据不乐观、极其依赖头部客户、与前研发总监对簿公堂……种种迹象表明,孚能科技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   戴姆勒参股结果未定   在孚能科技放出34.37亿元公开募股的消息后,就有外媒报道,戴姆勒集团计划参与孚能科技该次公开募股,以确保孚能科技为戴姆勒所产电动车稳定地供应电池,但该计划尚未最终敲定,可能会产生变动,且尚不明白戴姆勒可能参加的投资具体数额。   该报道公布后,戴姆勒拒绝置评。而记者联系孚能科技,其相关负责人则称,没有收到相关消息。   尽管戴姆勒与孚能科技最终能否成功“结盟”尚无定论,但该传闻的背后却引人深思。   “自2018年以来,中美欧三地在政策端持续刺激新能源汽车行业,供给端车企加速布局进程。对于戴姆勒而言,加速电动化转型已经迫在眉睫,‘物色’稳定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并不难理解。”国信证券分析指出。   事实也确实如此。据了解,2019年9月10日,戴姆勒官网就已宣布和孚能科技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孚能科技投资6亿欧元在德国建造一家工厂,向戴姆勒提供其电动车所需的锂离子电池,预计该工厂将于2022年末完工,初始产能为6GWh/年,之后会逐年提升到10GWh/年,可供6-8万辆电动车使用。由此可见,戴姆勒计划参投孚能科技并非没有可能。   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戴姆勒已成为孚能科技第一大客户,销售额超6500万元。但除孚能科技外,戴姆勒还与比亚迪、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合作。孚能科技与这些企业相比究竟实力如何仍待观察。此外,受境外疫情影响,戴姆勒推迟或取消采购计划也不无可能。这些都对孚能科技的未来带来诸多不确定。   多项经营数据不佳   在戴姆勒光环的加持下,孚能科技看似前景大好,但记者梳理孚能科技财务报表时,仍然发现了不少问题。   在2017年—2019年的财务报表中,孚能科技的营收增幅分别为185.72%、70%、7.65%,今年上半年更是预计增幅为-72.75%--71.16%。同时,负债总额却在高速增长,数额从2017年的174469.14万元增至2019年的459701.91万元,其中2019年同比增幅高达106.81%。而本次IPO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孚能科技全资子公司孚能镇江2018年净利润更是亏损了55.39万元,2019年1—9月净利润也亏损了452.81万元。   除了财报数据不乐观外,孚能科技的业绩对前五大客户依赖度极高。数据显示,2016-2019年前三季度,孚能科技的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99.97%、99.78%、99.77%和97.38%,接近100%,客户集中度十分惊人。其中2016—2018年,第一大客户为北汽集团,占其销售比重分别为65.63%、87.57%、83.58%。而2019年上半年,长城集团则成为其第一大客户,其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高达56.06%。   “过于依赖对方等于把命脉交给了他人,一旦这前五大客户经营情况出现不利变化,或者停止与其合作,那对孚能科技造成的打击将是致命的。”有业内人士指出。   除了以上问题,记者还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孚能科技不仅与其前研发总监程锦国存在劳动争议纠纷,还在参股神通电动车能源管理有限公司中被质疑涉嫌抽逃出资。而在对比了孚能科技招股书的信息披露和其他官方渠道信息后,记者更是发现多处信息差异,出现自相矛盾、数据不一的情况。如其在2018年的公众号推文中表示,孚能科技镇江动力电池项目预计年产能为20GWh,但在招股书中,这一数据却显示为16GWh。而这种种情况,无疑会对孚能科技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亟需走出“舒适区”   虽然内部待解决问题仍然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孚能科技本身的确实力不俗。公开资料显示,孚能科技在三元软包动力电池产品上,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9个月装机量分别为0.67GWh、1.90GWh和1.51GWh;同期出货量分别达0.68GWh、1.90GWh和1.21GWh,2018年与2019年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被誉为“软包动力之王”。   “总体来说,孚能科技目前的局面还是比较乐观。毕竟在欧洲新一轮动力电池产能的新基建中,中国的电池企业也将迎来进入欧洲市场的绝佳时期,而孚能科技能始终坚持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创新并有所斩获,本身实力就不可小觑。”汽车分析师赵越告诉记者,除了技术能力,产能、资本以及稳定的大客户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生存状态。“虽说孚能科技对前五大客户的高依赖伴随着高风险,但从一方面来说,其实也是一种销量的保障。”   “尽管目前的汽车市场受疫情、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但近期有各层面多项政策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这是一个值得把握的重要机遇。”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也表示,孚能科技若能通过登陆科创板上市等渠道实现融资,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将更为有利。   “但值得注意的是,‘白名单’的取消、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大举进入,同样会对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带来压力。”赵越指出,孚能科技高度依赖几家大客户和政府补助等,此前一直处于“舒适区”,而这些或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绊脚石”。“未来孚能科技想要发展得更好,就必须要做好直面市场风险与挑战的准备,也要有不论身处何处都能迅速‘扎根’的实力,而不是默默无闻继续待在‘舒适区’。”
  • 《世华新材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拟5亿元投资功能性材料扩产及升级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4-05
    • 4月3日,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华新材”)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据了解,世华新材是一家从事功能性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招股说明书显示,世华新材具备功能性材料的核心设计合成能力,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功能性材料。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电子复合功能材料和光电显示模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苹果、三星等多家消费电子品牌,并与其产业链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数据显示,世华新材2017至2019年期间,营业收入分别为2.34亿元、2.56亿元、2.4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7亿元、0.84亿元、0.73亿元。详情如下: 世华新材表示,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功能性材料扩产及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及补充流动资金,合计8.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