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社交中的猕猴自然行为的神经特征》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16
  • 2024年3月13日,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Neural signatures of natural behaviour in socializing macaques的文章。

    我们对灵长类行为的神经生物学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高度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中的人工任务,忽略了灵长类大脑进化产生的大多数自然行为。灵长类动物如何驾驭构成日常生活并塑造生存和繁殖成功的多维社会关系,在单神经元水平上仍不清楚。

    该研究结合了行为学分析、计算机视觉和无线记录技术,来识别不受限制的、社会互动的恒河猴自然行为的神经特征。前额叶和颞叶皮层中的单个神经元和群体活动有力地编码了24个物种的典型行为,以及社会背景。男女伴侣在打扮方面表现出近乎完美的互惠,这是支持友谊和联盟的关键行为机制,而神经活动维持着这些社会投资的流水账。面对具有攻击性的入侵者,行为和神经群体的反应反映了移情,并因伴侣的存在而得到缓冲。该发现揭示了一个高度分布的社会动力学的神经生理学总账,一个支持灵长类社会(包括我们自己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潜在计算基础。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178-6
相关报告
  • 《Nature丨自由活动猕猴社会学习中的视额互动》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2-20
    • 2024年2月14日,德克萨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Visuo-frontal interactions during social learning in freely moving macaques的文章。 社会互动代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个方面,我们通过解释和回应来自同种个体的视觉线索而获得。然而,尽管这种观点被普遍接受,但如何使用视觉信息来指导合作决策仍是未知的。 研究人员无线记录了视觉和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群的尖峰活动,同时无线记录了自由运动的猕猴进行社会合作时的动眼肌活动。当动物学会合作时,视觉和执行区域通过在每个区域的神经元之间分配与社会相关的信息,来细化社会变量的表示,比如同物或奖励。解码人口活动表明,观察社会线索会影响合作的决定。学习社会事件增加了视觉和前额皮质神经元之间的协调尖峰,这与神经群编码社会线索和合作决定的准确性提高有关。 这些结果表明,当自由运动的猕猴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互动时,视觉-额叶皮质网络优先处理相关的感觉信息,以促进学习社会互动。
  • 《Nature丨运动特征决定上丘的感觉运动排列》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07
    • 2024年7月3日,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Kinetic features dictate sensorimotor alignment in the superior colliculus的文章。 执行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需要感觉和运动图谱在空间上协调一致。目前上丘的感觉运动转换模型依赖于静态空间感受野到运动终点的地形映射。在此,为了通过实验评估这种典型静态排列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人员解剖了上丘的视觉-运动网络,并在约束和非约束条件下进行了跨层的活体细胞内和细胞外记录,以评估单个运动神经元和前运动神经元的运动和视觉调谐。 研究人员发现,脊髓运动单元的视觉静态空间感受野定义不清,而是对运动视觉特征做出反应,这揭示了感觉矢量和运动矢量之间存在直接的矢量空间排列,而不是通常假设的空间感受野和运动终点之间的排列。该研究表明,根据这些运动对齐原则建立的神经网络是维持动物学行为(如快速拦截移动和静止目标)的理想工具。这些发现揭示了感觉运动排列过程的一个新维度。通过将排列从静态领域扩展到动态领域,这项研究为理解感觉运动聚合的本质及其在指导目标定向行为中的相关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